每经编辑 陈小雨
每经记者 李娜
最近一段时间,老鼠仓密集涌现,传闻更是在京沪两地持续发酵。
未经证实的老鼠仓消息同样满天飞,今年以来离职甚至是去年离职的基金经理,也先后被怀疑,统统置于放大镜下,以寻求“蛛丝马迹”。
稍早时,坊间就传出沪上一家以H开头的基金公司旗下基金经理涉嫌老鼠仓。随即,上海七家以H开头基金公司立刻陷入漩涡,并相继展开澄清工作。现在看来,沪上以H开头的汇添富基金、海富通、华宝兴业和汇丰晋信四家基金公司都已有老鼠仓案传出。
就在上周五(5月9日),证监会又最新通报了三起老鼠仓事件。光大保德信红利基金经理钱某涉及买入金额1.03亿元,获利160余万元。嘉实基金、上投摩根欧某某涉及金额1.06亿元,账面获利260万元。平安资管张某某涉及金额达4.87亿元,获利1500余万元。截至目前,由证监会正式公布的公募基金老鼠仓案已超过10起。
去年以来,证监会共受理涉嫌“老鼠仓”案件线索38件,并已陆续启动调查,案件涉及基金管理公司十余家,涉及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两家。毋庸置疑,老鼠仓的名单还在逐步拉长。与此同时,涉嫌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股票的相关人员已由以往的基金经理本人,扩展到上游的研究人员、后台的交易人员,甚至下游的托管银行工作人员。
此外,大数据的应用也彰显监管层对老鼠仓零容忍的态度。一个小小的U盘,宛如照妖镜,往电脑上一插,老鼠仓顿时现形。
不过,对普通投资者而言,密集曝出的老鼠仓案正不断打击其对资本市场的信心。感到失望的同时,处于弱势地位的他们也只能在基金论坛发发牢骚——“这个行业太乱了,那么多人搞老鼠仓!”,“老鼠仓和我有什么关系,又不会赔钱给基民,全当是看看笑笑而已。”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