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李彪 发自北京
每经记者 李彪 发自北京
封闭式的自来水水质数据管理,给公众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在预警机制的及时性存疑的情况下,公众更容易“草木皆兵”。
经过两天的排查和紧急处理,目前,兰州市自来水苯超标正逐步得到恢复,应急措施也被解除。据了解,目前已初步确定自流沟周边地下含油污水是引起沟内水体苯超标的直接原因。
然而,有关部门是何时发现自来水中苯超标的,这仍然是一个疑问。同时,从首次发现超标到最后通告、停水之间,也相隔了较长时间。对此,国家级环境应急专家、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所长王树义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称,兰州发生这种情况,首先应该关注的是污染企业、供水企业、管理部门的应急预案是否存在,是否有效,这个需要反思。
威立雅称已第一时间汇报/
目前,兰州恢复正常供水的准备工作也在有序推进。然而,有关这起自来水苯超标的争议并没有结束。
4月10日17时,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公司 (以下简称兰州威立雅)检测出厂水苯含量高达118微克/升。发现异常后,该公司又连续3次对水质进行了检测,每次间隔2个多小时。
也就是说,到4月10日23时,兰州威立雅已经完成了3次水质检测工作。但是,直到4月11日凌晨5时,兰州威立雅才最终确认4号自流沟第二水厂入水口及第二水厂出水口自来水苯含量严重超标,并报告兰州市政府。4月11日11时,自来水厂控制阀开启,4号自流沟的水被切断,不再供水。
王树义介绍,按照法律规定,一旦发生这类事件,首先应该第一时间通知相关人员,避免损失的进一步扩大;第二是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污染,控制污染的蔓延,把损失控制在最小程度为宜。
然而,从发现自来水苯含量超标到最终断水,中间已经间隔了大约18小时。王树义认为,可能还是抱有一种侥幸心理,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对于这一问题,据新华社消息,兰州威立雅一名部门负责人也给出了回应,自来水中的苯从检测出来到最终确认需要一个过程,企业在发现苯超标后第一时间就向城建、环保等部门作了汇报,但不能刚一发现超标就向社会宣布,因为还要进行复核确认。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威立雅是一家国际企业,出现问题的时候,按照国际的通行原则本来就应该采取应急措施,中国也有相关的应急要求,但是,其在应急中没有体现及时告知、警示的作用。
应急机制执行效果待加强/
在水安全等环境问题上,应急管理制度一直存在争议。2005年,受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爆炸事故影响,松花江就曾发生过重大水污染事件。
王树义回忆称,当时社会各界向环保部门要相应的一些数据的时候,环保部门拿不出来,后来相关部门也是在慢慢总结经验,监测、预警、应急等工作机制也慢慢建立起来了。
但是,王树义认为,时隔这么久还发生相关的重大事件,是不应该的。“我们的制度在实践当中不能起作用,企业和管理在这方面应该检讨、总结。”
实际上,《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从法律法规、政策条文的角度,我国在应急预案方面已经出台了包括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多部法律、政策,针对环境领域,也出台了《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等,对于政府、企业编制环境应急预案有明确的要求,对于应急预案的内容和监督管理也提出了详尽的要求。
很明显,相关法律和政策,对应急预案启动条件、信息报告、信息发布等程序和措施都有严格规定。
王树义说:“不存在法律上的漏洞,而是没有很好地执行法律上的规定。规定执行得不好,导致了事件的发生。”
法律规定应急机制不严格执行,反映出来的是惩罚力度上的欠缺,完善应急制度需要确认各方的责任,并进行严厉追责。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赵章元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环境问题上,有法不依的情况比较严重,对于一些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只能是用法律来约束,去年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思路就很好。
业内建议水质状况实时发布/
水安全的管理包括应急管理和日常管理,值得注意的是,自来水信息在日常管理中一直难以对外公开。
自来水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马军认为,对于自来水,国家已经列出了上百种指标,到底是否全部达标,其实缺乏相应信息的公开。
2012年,就曾有南京市民向全国各省会城市共计35家自来水公司申请政府信息公开,要求公布自来水新国标生效当天的自来水“检测项目及各项检测数据”,但仅有个别地区提供了相关数据。
据了解,饮用水水质状况主要和水源地、自来水厂、供水的管网部分有关,而最受关注的是水源地水质的污染在一些地区仍较为严重,水源地水质一旦受到污染,即使后期经过自来水厂的深度净化处理,也很难确保水质能够完全达到健康安全的标准。
马军介绍,一些地区是地表水水源地受到污染,还有地下水污染近几年也浮出水面,在某些城市和农村,水质污染比预想的还严重。
“日常中公众很难有知情,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受害,是更难解决的问题,”马军说。
目前,我国城市中的自来水企业,需要按照要求定期检测水质状况,收集相应的检测数据,已经掌握有相关的自来水水质数据。
因此,马军建议,在饮用水的问题上,可以借鉴空气质量的发布和管理方法,向社会实时发布自来水水质检测数据,形成常态化。
此外,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专家表示,我国可能还有一部分地区的水源地水质是不达标的,通过信息公开,激发社会公众参与,以推动水安全治理。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