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奇安信董事长齐向东:大模型应用密集落地,数据安全市场在多重挑战中静待“引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9 23:41

    4月29日,在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指出,随着人工智能在垂直领域的应用加速,数据安全面临着新的三重挑战:数据密度变高,失去珍贵“小数据”的企业将承担巨大损失;大部分大模型还在“裸奔”上线,极有可能引发业务停摆的链式危机;用户对AI过度依赖,一旦大模型决策失准会引发“蝴蝶效应”。他认为数据安全市场“引爆在即”,预计增速将会高于其他行业。

    每经记者 杨卉    每经编辑 杨夏    

    4月29日,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州举行。会议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等媒体的采访。

    在齐向东看来,随着人工智能,尤其是大模型在垂直领域落地应用的加速,数据安全面临着新的三重挑战:数据密度变高,失去珍贵“小数据”的企业将承担巨大损失;大部分大模型还在“裸奔”上线,极有可能引发业务停摆的链式危机;用户对AI(人工智能)过度依赖,一旦大模型决策失准会引发“蝴蝶效应”。

    除了挑战,齐向东还看到了人工智能时代下数据安全市场的重大机遇。根据他的预测,数据安全市场“引爆在即”,虽然增速尚难估计,但至少会高于其他行业。从细分领域和利好产业来看,数据基础设施底座、算力网平台、数据应用动态管控、数据流通利用安全等方面将成为企业在打造自身数据安全“护城河”时关注的重点;“车路云一体化”趋势下的智能网联车产业对数据安全的需求将大大增加,万亿级市场呼之欲出。

    齐向东接受《每日经济新闻》等媒体采访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大模型“裸奔”上线极有可能引发业务停摆的链式危机

    峰会现场,从人形机器人到智能眼镜再到各类AI解决方案,2025年,大模型终于在垂直领域迎来了应用和落地的爆发。作为经历过上一轮互联网“狂欢”的老兵,齐向东在看到新生产力的同时,也看到了随之而来的安全风险。

    首先是“小数据”的重要性远超从前,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关切。至于这个“小”的范围,齐向东解释称,“小数据”其实是指企业在多年竞争中积累下来的核心资产。“这个小指的是规模小,用硬盘就能拷走。在大模型垂直应用场景中,大数据经过标注、清洗、学习,就变成了‘小数据’,这些精华数据的价值更高,集中度也强。”

    需要注意的是,据齐向东介绍,在相关产业,接触上述数据的大模型开发工程师、训练微调工程师、模型运维工程师、数据管理员、数据标注员等都拥有很高的数据访问权限,因此权限滥用、身份盗取等情况更难防范,安全风险更为严峻。齐向东直言,对企业来说,一旦精华小数据被窃取、泄露、篡改,企业常年积累的核心竞争力会瞬间崩塌。

    第二重挑战是,在企业积极部署落地的同时,大部分大模型都在“裸奔”。据他介绍,大模型在深度融入智慧城市、工控系统、智慧政务等领域时会将风险串联成网,一旦被攻击就是“牵一发动全身”。然而,通过奇安信资产测绘鹰图平台的监测数据,在8971个Ollama大模型服务器中有6449个活跃服务器,其中近九成都在“裸奔”。

    “这就导致任何人,不需要任何认证就可随意调用,或是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访问服务,甚至可以发送指令删除所部署的DeepSeek、Qwen等大模型文件,进而导致与大模型关联的应用业务中断。”齐向东称。

    第三重挑战是用户对AI的过度依赖。“随着人工智能在各行业深入应用,大模型的本领会越来越强,(用户)会对人工智能的辅助决策和判断(能力)过度依赖。从外部攻击视角看,黑客可以通过利用漏洞、数据‘投毒’等方式干扰大模型的决策,披着大模型的外衣作恶。从内部运营视角看,一旦内部员工在更新知识库时引入错误信息,就会污染模型学习环境,使其输出错误结论。”齐向东称。

    不过,即便明知大模型有幻觉、长期使用会有依赖,大模型也已经势不可当地进入了千行百业,用户该如何应对这些风险,安全领域的玩家们又该如何“接招”?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与前一轮互联网浪潮时的安全产品略有不同,此次不少公司选择了加码硬件来抵抗风险。以奇安信为例,据齐向东介绍,奇安信推出了大模型安全空间以及奇安天界大模型安全一体机等解决方案。其中,一体机产品可通过一体化交付、一体化运维和一体化管理来满足大模型的安全和合规需求,已在超千家政企客户中成功部署。

    数据安全市场“引爆在即”

    人工智能浪潮来袭已有一年多的时间,我国的数据资源增长情况究竟如何?

    4月29日,《全国数据资源调查报告(2024年)》正式发布(下称《报告》)在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期间正式发布。《报告》显示,我国数据资源规模优势持续扩大,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活跃度稳步提升,2024年全国年度数据生产总量达41.06泽字节(ZB),同比增长25%;智能家居、智能网联汽车、无人机等智能设备数据增速位居前列。

    然而,与高速增长的数据池对应的却是近年来增速并不理想的数据安全市场。齐向东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他看来,主要原因是此前数据都是以大数据形式存在,一个单位内会有成百上千,甚至上万台服务器用于存储数据。加上彼时数据单位的体系和数据的价值密度并不高,因此哪怕有数据丢失,企业也并不太“痛”。

    齐向东直言,眼下这一情况已经有了明显改变,随着DeepSeek降低大模型部署成本,垂直领域应用开始爆发,企业在数据安全上的“痛感”会越来越明显。毕竟企业要部署大模型,就需要将质量稀疏的大数据变成密度极高的“小数据”,否则将会消耗大量的算力和显卡,烧掉大量资金。在此模式下,密度极高的数据一旦丢失,带来的影响将远超从前。

    “我预计数据安全市场‘引爆在即’,至于增速是多少很难估计,因为它和宏观经济环境有关联性,至少会远高于其他的行业,因为它(数据安全需求)处于‘爆炸增长’的状态。”齐向东称。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预测总量的增长,齐向东还嗅到了更多机遇的“味道”。他告诉记者,其实过去几年,网络安全行业一直是在挑战中创造“历史”,如“脱钩断链”“小院高墙”等情况,其实客观上加速了我国的信创替代进程,极大释放了信创安全需求。

    再看回这波AI浪潮,齐向东认为,随着各类利好政策的密集发布,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将全面提速,全流程动态防护必将成重点。对企业来说,围绕数据基础设施底座、算力网平台、数据应用动态管控、数据流通利用安全等四个方面开展的数据安全建设将成为主流趋势。

    此外,产业方面,齐向东重点谈到了“车路云一体化”行业的潜在机遇。在他看来,“车路云一体化”是智能网联车领域落实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实践,也是未来新型的交通关键基础设施。一旦遭受网络攻击或数据泄露,将造成严重的交通秩序问题及公共安全事件。因此,保障数据安全合规将是智能网联车产业稳健发展的前提。齐向东预测,随着相关政策的密集推出,国家将以超长期国债等方式支持地方投入车路云一体化项目,万亿级市场呼之欲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迪哲医药: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约-1.93亿元

    下一篇

    4月30日新版重要财经事件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