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江然 云南瑞丽、芒市摄影报道
每经记者 江然 云南瑞丽、芒市摄影报道
“终于拿到了,新鲜出炉的批文,你看,还是热乎的。”3月末,台丽集团副总裁郭鸿辉拿到了盼望已久的公文,转身对记者念叨,“4年,我可等到了。”
为了进一步加强人民币与缅币兑换,2011年,瑞丽市两家有实力和条件的民营企业——大通公司和台丽公司成为云南省首批获得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经营权的企业,瑞丽也成为中国第一个挂牌交易缅币的城市,填补了我国人民币与缅币直兑的空白。两家特许机构在促进双边货币可自由兑换的进程中,被寄予了厚望。
然而,面对“地摊银行”几十年来形成的稳固市场,受困于自身成本高、便利性不够以及政策释放缓慢等因素,两家特许机构兑换业务累计不足10笔,金额也不到千万元,不得不尴尬地“耗着”,在夹缝中求生。
为了缓解这一长期困扰特许机构的问题,云南省金融办主任刘光溪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云南外汇局已争取到一系列放宽新政支持其业务发展。3月29日,这纸批文送到了郭鸿辉的手上。
与此同时,另一个创新之举在瑞丽萌动。作为中缅贸易领头羊的瑞丽准备乘着沿边金融改革的东风,在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上祭出一道大旗——依托两家特许机构的经营权,规范存在多年的“民间兑换点”,将常年隐藏于地下的“地摊银行”合法化。
半年无本地企业上门/
在瑞丽姐告边贸区的货场国门对面,轻易就能找到台丽公司的特许机构兑换点。兑换点装潢与银行营业厅无异,墙上的电子屏上显示着3月27日的兑换价格,100元缅币兑人民币的中间价为0.655人民币,现钞买入价是0.645人民币,卖出价为0.665人民币。安全门以内,坐着当天值班的工作人员。
记者注意到,与街对面货车频繁出入国门的喧嚣相比,台丽公司的兑换点门可罗雀。“一般周末就这样,没什么生意。”当天值班的年轻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实际上,这样的“冷清”并非周末才发生。据两家公司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其2013年中缅货币兑换量也不过千万元人民币,与“地摊银行”动辄破百亿元的体量相比,不足挂齿。
为什么把兑换点设在姐告边贸区的货场国门?自诩为两家特许机构“发言人”的郭鸿辉对记者说,最初的想法是,货场国门来往进出的都是有兑换需求的贸易商,把兑换点设在这里“非常直观”。然而,据郭透露,近半年来,没有一家本地企业找上门。
“特许机构的设立,没有对‘地摊银行’构成任何影响。”郭鸿辉告诉记者,由于特许机构不便利、成本高,像大通和台丽这样的“正规军”根本无法占领市场份额。
首先,特许机构受到监管部门约束,兑换流程繁琐、复杂。以个人本外币兑换为例,“首先必须到兑换点,从身份审核、录入系统,到最后兑换完毕,平均每一位客人耗时17、18分钟,其他客人怎么受得了?”郭鸿辉说,“而同样的兑换,在‘地摊银行’只需要几分钟就完成了。”
记者从兑换点值班人员处获取了一份货币兑换流程,浏览后发现,境内外个人兑换业务需要5个步骤,而服务边贸及境外投资兑换业务则需要完成从“出示真实交易合同”到“在缅支付网店进行财务往来处理”9个步骤。
其次,居高不下的成本也成为台丽和大通无法与“地摊银行”抗衡的重要原因。据郭鸿辉透露,兑换点严格按照银行标准设计,一个网点的装修费达五六十万元,中缅货币兑换需要专门的软件系统支撑,费用也得另计,更不用提每月人工、设备、管理、系统维护,“光是和外管总局的专线网络,一个月也要9000元”。成本高企也直接决定了两家特许机构能够提供的汇率不像“地摊银行”一样“实惠”,“跟搬个凳子就开张的‘地摊银行’没法比”。
据瑞丽金融办主任杨仕勇介绍,这两家特许机构的目标客户基本局限于需要对缅投资又要进行财务审计的央企、省企。“主要是规范的、省里控股的企业,但这部分市场份额非常小。”他对记者直言,个人业务更是少得可怜。
郭鸿辉还向记者透露,刚开始,“地摊银行”从业者担心生存空间受到特许机构的挤压,曾扬言对两家公司发起疯狂挤兑。“可后来发现特许机构根本无法撼动他们的市场地位,‘地摊银行’的态度也就发生了改变,从原来的威胁变成嘲笑。”郭鸿辉自嘲地说,以“地摊银行”为首的地下金融体系依旧昌盛。
客户、业务、额度“三放宽”/
“几十年的观念根深蒂固,一些边贸商人已与‘地摊银行’成为朋友,彼此信任。”郭鸿辉告诉记者,“再者,‘地摊银行’的服务越来越人性化,已经发展到可以替人垫付、提供融资,这也是为什么‘地摊银行’非但没有萎缩,反而更繁荣的原因。”
这样的情况已经持续了一段日子,尴尬地“耗下去”成了两家特许机构的状态。不过,刚刚到手的这一纸文件让正在发愁的郭鸿辉看到了扭转局面的希望。
这份名为《国家外汇管理局瑞丽市支局关于瑞丽市大通实业有限公司和瑞丽台丽农牧发展有限公司扩大缅币兑换业务范围的批复》的公文写道,“为了进一步支持特许机构人民币与缅币兑换业务,同意两家公司扩大缅币项下个人本外币兑换试点业务范围。”
其中包括:放宽客户范围的限制,客户范围从个人扩大至个人和当地企业、个体工商户;放宽业务范围的限制,可办理全部经常项目下的兑入兑出业务;放宽兑换额度的限制,企业与个人兑换额度均不受限制。
根据2012年5月实施的 《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试点管理办法》,特许机构可为个人办理每年不超过5万美元,且只能办理个人本外币兑换,经营范围不含贸易和资本项下本外币兑换。
据郭鸿辉介绍,这个规定像个紧箍咒一样罩在大通和台丽头上,即便其实力雄厚、可在缅甸设有数十个货币兑换点,在这条规定面前也“无用武之地”,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地摊银行”继续占据市场。
而这三条“放宽”政策之所以让他喜形于色,就在于其有针对性地、逐一突破了上述管理办法的约束,可有效解决特许机构当前面临的困境。“以前口说无凭,即便有企业找上门,我也不敢放心大胆地做,现在可好了。”
郭鸿辉告诉记者,他接下来将凭借该文件,把特许机构安全、合法、有保障等优势在本地大型企业中宣传。除此之外,他也思考着如何在其他方面创新来占领市场份额,“比如在缅甸,我也可以做到代为支付工程款,或者提供支票,甚至送货上门。”
实际上,两家特许机构“摸着石头过河”也有初步成效。郭鸿辉告诉记者,在兑付之前,会签订一系列条款,“甚至细致到谁来拿?收集他的照片、签名、指纹,对方前往指定地点兑付时,要现场拍照,核对无误后,才签字、盖章。”
“这些都是我们自己想出来的一套流程,只能摸索着前进。”郭鸿辉说,“遇到一个问题,争取一个政策,逐步尝试。”
不过郭鸿辉也直言,现阶段特许机构还拿不出比“地摊银行”更优惠的兑换价格。“本身(他们)竞争就很激烈,甚至出现低价竞争,有的毛利率连千分之一都不到。”杨仕勇也证实了这个说法,“正常情况下毛利率是千分之一,有一些只有万分之五。”
拟将“地摊银行”阳光化
眼下,随着云南省沿边金改一系列细则、任务被划定,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成为最重要的任务。
“无论是支持银行开设境外机构人民币结算账户,还是放宽特许业务兑换范围,其核心都在于增加周边国家对人民币持有意愿,加速人民币走出去。”杨仕勇告诉记者,“但仅靠传统、简单的边民互市、双边贸易,企业很难拓展出去,周边国家依然以美元、欧元等主要货币结算,我们的贸易、加工出口依旧受制于人。”
因此,借着沿边金改如火如荼的契机,瑞丽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率先实现中缅双边货币可自由兑换。“不再只是个人,而是贸易、投资全线放开。”杨仕勇说。
要实现这一点,第一步要完成的,就是依托两家特许机构的经营权,将存在了若干年之久的“地摊银行”就地“阳光化”。
这个大胆的思路在瑞丽市门户网站得到证实,其于近日刊登的一篇文章提出,为完善中缅货币兑换体系建设,提高贸易与投资便利化程度,瑞丽将在充分利用国家赋予的金融优惠政策基础上,大胆创新——“利用现有的大通公司、台丽公司所具有的本外币特许经营权,整合目前瑞丽民间货币兑换市场,指定场所,规范经营,防控风险,挂牌成立瑞丽姐告中缅货币兑换中心。”
记者随后从央行德宏州中心支行等多个权威渠道证实了此事,并获悉相关部门已展开行动。
据多个消息源透露,目前该货币兑换市场的规划面积为1000平方米,设立于姐告边贸区内。下一步或将率先成立协会,将当地大而有影响力的“地摊银行”纳入其中,并为其设立专柜,在每一笔业务完成后,向大通和台丽公司进行申报,通过两家公司的支持将其合法化。
“在协会成立后,还可利用协会的律师团、信息共享等手段来规避民间兑换点信用违约等风险。”一位参与此设计的当地官员告诉记者。
“选择姐告的原因在于它属于‘境内关外’,现钞出入境不受限制,有创新的土壤,这里就是瑞丽试验区里的一块试验田,在这里培育出来的优良品种,再把它移植到市里。”杨仕勇说。
而在郭鸿辉看来,“这是瑞丽为沿边金改端上的第一道大菜。”待到市场成熟,中缅货币可自由兑换后,再从已形成规模的资金池里衍生出不同产品,服务于资本和金融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规范工作的前期筹备已经展开。据记者了解,瑞丽相关部门已经就规范民间兑换点一事进行了民意测验。“在成立协会一事上,基本上还没听到反对意见。”杨仕勇告诉记者,“有的还很高兴,说‘终于有人关心我们了’。”据杨仕勇透露,最多的一次,他约见了50名“地摊银行”业主,“反响不错,他们还承诺不会恶性竞争。”
构建地方金融体系成金改重点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地摊银行’承担着中缅银行间的结算功能。”杨仕勇这样总结,“但它没有一个合法的地位,还在躲躲藏藏,我们不能对此视而不见。”
但杨仕勇深知,存在了几十年的地下金融市场,想要在一两年内规范,绝非易事。成立兑换市场难度之大,也不是靠地方政府一己之力就能完成的。
“该有的法律手续、管理办法,我们通过上级再申报。”他告诉记者,“‘先行先试’遇到的问题,不知道怎么解决就先搁置。发生危害性了,把它压掉,不发生危害性,就推动它。”
2012年,瑞丽被国务院批复成为国家开发开放试验区。但由于没有可参照的标准,瑞丽试验区在金融改革的道路上,只能遵照“先行先试”的政策向前摸索。
事实上,瑞丽金融办这个部门也是今年初才成立,主任杨仕勇手下“只有四个兵,好比光杆司令”,一切靠自己摸索。以规范“民间兑换点”为例,一旦试错,会有什么样的后果,杨仕勇自己心里也没底。
眼下,困扰杨仕勇一个问题在于如何突打破现行的金融体制机制,“现实的情况是,在一行三会的高度管控下,地方政府对金融参与度几乎为零。”(注:一行三会是对央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的简称)
“应建立责权利相等的两套管理体系,一套是一行三会的垂直管理,另一套则是以地方政府为主的民间金融管理体系,两套管理体系相互制约。”杨仕勇对此提出意见,“现在民间金融发达,若还是硬性压制,迟早还要出温州那样的问题。”
“一句话,就是李克强总理提出的‘简政放权’,让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金融行业。”云南财经大学教授、昆明泛亚金融战略合作研究院执行院长胡列曲对杨仕勇的观点表示赞同。
在胡列曲看来,金融体制机制上的创新不仅是瑞丽面临的难点,更是整个云南沿边金融改革需要克服的难题,“如何构建一种地方金融体系,是各个地方金融改革的一个重点。
此外,胡列曲认为,想在人民币跨境业务方面创新,另一大难点在于与周边国家金融合作力度不够,“即便你愿意让银行机构走出去,对方不愿对接,也做不了。”
实际上,央行昆明中心支行行长周振海此前就曾撰文指出,我国与东盟国家间的银行合作大多依靠地方政府、人民银行和商业银行推动,但由于周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以及银行业发达程度与我方存在一定差异,双边在结算等业务的合作上困难重重。
“推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还需要从国家层面加强双方金融合作。”上述文章提到。
此外,瑞丽全市金融存款仅163亿元,基础比较薄弱也是沿边金改过程中不可回避的事实,“目前市内的9家银行机构,有部分出现亏损。除非把整个盘子做大,做到1600亿元。”杨仕勇说。
“不懂的问题,就先放一放,其他的还得继续。”就在4月1日,他约谈了第一家想进入瑞丽的民间资本管理公司。按照他的想法,除了推动中缅货币可自由兑换、投资和持有,瑞丽在沿边金改的另一个“先行”方向,就是学习温州模式,最大限度把民间金融搞活。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