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解决说”存在两个问题:产品销售只能反映当下的市场判断,并不能反映效率趋势的市场预期;有些企业有可能“赖着不走”,最终导致资源配置无法最优化。而资本市场逻辑则可克服之:用当前交易来预判未来;以资产证券化来争夺资源。
作者:田立(哈尔滨商业大学金融学院教授)
日前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被普遍认为至少是今后5到10年中国经济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意义重大。
关于文件的解读,各有不同视角。对笔者而言,十六项内容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而这部分最发人深省的就是如何保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对市场的提法与以往的差别,过去我们在提市场这个概念的时候,总是喜欢首先加上制度属性,接着便强调调控手段的地位。但这次没有,这次一上来就强调了市场的地位,以及其意义所在--决定资源配置。这个看似不大的变化却隐含着深刻的意义:
首先是理念的变化,突出市场地位实际上是 "实事求是"思想在经济建设中的体现。过往经验一再证明,"人"没有市场聪明,市场解决不了的事,人也没办法,所谓"调节"几乎从未被证明过是必然有效的。因此,承认市场的地位才是真正承认市场规律的科学发展观。
其次是方向的微调。过去对市场经济的解读更多地强调了市场在企业管理、技术创新、良性竞争等方面的作用,很少触及"资源配置"这个概念。这次则不然,一上来就强调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个变化表明,经过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和尝试后,我们对市场经济的最根本意义理解更为深刻了。
经济学家们一直强调"资源的稀缺性和需求之间的矛盾",并提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理念,这是对的,但问题是究竟该如何提高配置效率,经济学们没给出什么有效的做法。先是市场竞争,后又宏观调节,两大学派的"斗争"倒是如火如荼,但决策者们却有点莫衷一是。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成熟,这个资源配置问题才看到了解决的曙光。
由于现代经济客观上要求参与主体的公平性,也就是人人都有权利占有并支配资源,那究竟该如何让资源属于那些我们所说的"效率高"的部门呢?有人提出"货币解决说",也就是让货币来投票,说白了就是谁有钱就让谁支配资源。但究竟该如何决定谁该钱多、谁又该钱少呢?一般市场理论认为是产品竞争,逻辑是:谁的效率高谁的产品就卖得好,谁就能占有产品市场,谁就可以从产品销售中获得更多的货币,于是效率高的企业就可以获得资源支配权。
但这个逻辑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产品销售只能反映当下的市场判断,并不能反映效率趋势的市场预期,因此是典型的滞后手段;二是即便不能充分占领市场,有些企业可以以维持生计为宗旨,勉强维持、"赖着不走",最终导致资源配置无法向最优化行进。
而资本市场逻辑则克服了这两个问题,首先,资本市场是一个用当前交易来预判未来的环境,它对资源配置权的投票不存在滞后性;其次,它允许以资产证券化为前提的产权转移,并借此来"争夺"资源的支配权。它的逻辑是:效率高的部门可以通过收购效率低的部门(已经被市场定价很低的),将效率低的部门逐出市场,夺取其资源支配权。这套制度安排有一个很容易被误解的名称,叫"恶意抢购制度"。
有了这套制度安排,效率高低不再是遮遮掩掩、模模糊糊的界限,而是实实在在的判别基准,优胜劣汰、物竞天择,资源的配置才能真正在科学的轨道上运行。
因此,要想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类似于抢购制度一类的制度安排必不可少。否则,再美好的设计也无法付诸实践。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抢购制度与一些人士一直以来呼吁的退出制度不是一回事,在一个没有抢购制度做保障的市场环境中,来设置退出制度,无异于给恶意融资者设置了一个逃跑通道。
也有人认为,中国的资本市场本身效率低下,不宜于设立抢购制度,实际上是个误解。正确的逻辑是"市场效率是抢购制度的函数",而非相反。从这个意义上讲,抢购制度的建设不仅可以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逻辑上也必然提高资本市场的效率。笔者相信,这将是下一步改革的关键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