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峥(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
不管是否承认存在楼市泡沫,事实已经摆在那里。所谓观点分歧,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楼市更多纷争,只会扰乱楼市理性预期,进一步加大房地产市场运行风险。如今市况之下,房地产市场运行将面临重重风险,犹如行走在钢丝绳上,随时可能陷入万丈深渊。
国民经济遭遇房地产行业绑架,在2008年后的国际金融危机治理阶段更为明显。2003年以来的房地产市场,唯一出现较大幅度的价格回落,发生在2008年的第四季度。但随后启动的超常规信贷狂飙,很快扭转了楼市萧条走势,至此房价每年上一个台阶,让购房实力不济的人们望楼兴叹。
2012年下半年楼市的全面复苏,伴随着宏观经济的企稳。这主要是因为,近几年房价上涨到地方投资增长的传导链条日益得到强化。在现行的分税制下,地方财政高度依赖土地出让收入,地方政府债务偿还也有赖于持续上涨的土地市场,由此形成了一个坚不可破的链条。一旦刺破房地产泡沫,恐将迎来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全面爆发,以及地方财政的收支危机。
但是,任由房价继续上涨又必然加剧宏观经济的虚拟化进程,恐将迎来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带来的长期经济萧条泥潭,这种结果也是我们不愿看到的。
在中国这样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置业的习惯延续已久。如果按照自有住房比率进行比较,截至2010年末,我国城镇居民家庭自有住房比率高达89.3%,而美国大城市居民自己拥有住房的平均比率仅超过50%。这似乎也带来一个悖论,理论上看我国刚性住房需求较少,但实际上通过房屋交易价格所反映出来的刚性需求非常旺盛。
无论如何,房价过度偏离收入和租金所引发的风险,正日益挑战我们的承受力。动辄好几百万、上千万的一套房产,需要动用庞大的货币资金,这恐怕也非普通人所能。资金“击鼓传花”的游戏,终究会因为高处不胜寒戛然而止。但资金链条的断裂带来的将是连锁反应和几何级数的收缩反应。近日,李嘉诚抛售不动产套取现金,是一个值得警惕的经济信号。
我国房地产市场运行的风险已经过度累积,给予政府调控和治理的空间日益狭窄。如果不施加调控措施,市场的非理性将占据主导,天价购置土地络绎不绝,房价将面临全面失控的危险。如果施加强度过大的政策措施,房价将明显回落,势必通过地方政府偿债风险传导,影响金融机构资产质量,进而通过财富收缩效应降低投资与消费,引发宏观经济低迷不振。当前我国房价正在危险中艰难穿行。从这一点上说,或许正是抛售物业套现的最好时机。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