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关系在不断摩擦和冲突中取得突破性进展。7月11日,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华盛顿闭幕。中方同意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为基础与美方进行投资协定实质性谈判。
如果达成双边投资协定,将有利于美国公司在中国100多个行业的大规模投资,包括目前存在投资限制的银行、能源等行业。
虽然中美谈判结果还是未知数,但近年来,WTO多哈回合谈判一再停滞,同时各种双边和区域自由贸易谈判趁势而起。
特别是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自贸协定 (TPP)与欧美自贸协定(TTIP)都取得了很大进展。2012年11月10日,美国、日本相继加入。今年7月8日,欧美的首轮谈判也如期进行。
美国已经开始积极部署以其为中心的新的贸易规则、标准和格局,中国在这方面却十分被动。随着入世红利的逐渐消退,以及中国经济疲软和对外贸易的持续下行。中国更应稳步推进所能主导的国际贸易框架协议的达成,以重新确立在国际贸易体系中的地位。
虽然中国在短期内加入TPP等谈判的可能性不大,但被动的压力也促使其利用自身市场优势推进东亚战略、实现亚太自贸区建设,如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和中日韩印澳新与东盟参与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谈判都已正式启动。
目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出口形势极为不佳。虽然中国希望减轻对出口经济的依赖,但短时间内完全摆脱出口寄希望于国内需求显然是不现实的。尤其是美国市场,中国企业不仅希望把产品输往这个全球最大经济体,还希望能够直接进驻展开更多投资和经营。
与美国达成投资协定,无疑将对中国企业对美投资提供一个规范的框架。甚至还将提供一个更为广泛开展国际贸易框架协议的谈判范本。
此外,在中国不断开放的同时,还要积极推进新的国际贸易框架协议,引入外部竞争,促进国内经济结构和体制改革。
更开放的市场意味着中国将进一步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还将会带动中国的外资管理体制、金融体制、司法体制等多方面的改革。因此,对中国来说更重要的是,借此开放的契机改变依赖出口和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提高内需在经济结构中的作用。
(文/腾讯财经)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