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留住传统优势产业才能更好转型升级

    2013-07-17 01:10

    遏制人民币汇率,出台针对劳动密集型出口产业的财税、信贷扶持政策;人民币国际地位不是靠升值换来的;劳动密集型出口产业不是低端产业,与转型升级并不矛盾。

    每经编辑 黄人天    

    7月15日,统计局发布经济数据显示,第二季度GDP增长率再次下滑,仅7.5%,而第一季度是7.7%。笔者认为,中国经济下滑的重要原因,是一段时间以来片面追求转型升级,放任人民币升值,放任外向型劳动密集型等所谓 “低端产业”流失,从而导致出口引擎非正常受损,最终影响经济发展。

    从去年初到今年5月,政府一直实行宽松货币政策,地方政府也出台各种刺激计划,大力保增长,不过我们看到应声而起并已然有些红火得过分的是房地产,高房价再次成为焦点。

    投资者不愿意投资实体经济,于是宽松货币政策释放的流动性没有进入实体经济,而是主要进入了金融机构通过各种贷款赖以获利的房地产业。中国经济陷入某种流动性陷阱,超发货币被用于金融性投机,而不是实体经济投资。

    人类的财富最终还是来源于实物商品,放弃生产销售实物商品换来的真实市场需求,最终必定只能靠央行印钞机创造虚假的不可持续的市场需求。扩大内需不是依靠央行印钞机可以实现的,必须有效产业支持,这种有效产业不是过剩产能,而是能够占据有效需求实现成功销售的有效产能。

    外向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就属于有效产能,他们能够成功实现销售,然后上交国家税收、发放工人工资、进行扩大再生产,从而自然形成了政府投资、私人消费和私人投资,再加上他们创造的出口,这不就是GDP的来源吗?在中国生产成本非正常上升,出口产业选择去留之际,并没有扶持挽留政策,只有对所谓“低端产业”转移的普遍放任,甚至视为沿海地区转型升级的需要。

    殊不知,转移出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回过头来就对中国市场出口,所以才会出现进口好于出口的问题,这一问题实际上意味着中国不仅在丢失外需,而且内需也开始竞争不过外商了。

    不要以为中国经济真的是靠投资驱动的,实际上中国经济从加入WTO以来,就牢牢套在了出口引擎上,至今并未根本改观。新世纪以来,正是高额贸易顺差带来的具有国际购买力的外汇储备,支撑着中国货币供应量疯狂扩张,而不致爆发金融危机。疯狂扩张的货币供应量无法完全在实体经济找到出路,大量剩余货币必然会走向金融投机领域。

    在尚未根本改观的出口导向经济结构之下,没有高额贸易顺差作后盾,私人投资、私人消费和政府采购的增长就是无本之木。相对而言,高额贸易顺差是因,高比例投资和所谓房地产业对中国经济的绑架皆是果。没有高额贸易顺差活血供应,中国就不可能有21世纪初的经济奇迹,这就是有效生产力对国民经济的决定性作用。

    是时候转变观念了,否则中国经济增长率还会继续下降,因为国家的市场需求占据能力下降了。赶紧遏制人民币汇率,赶紧出台针对劳动密集型出口产业的财税、信贷扶持政策。人民币国际地位不是靠升值换来的,而是要靠国家有效生产力为后盾。劳动密集型出口产业不是低端产业,与转型升级并不矛盾,留住传统优势产业,才能更好地转型升级。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谁与贵阳房地产市场共舞

    下一篇

    任志强:“钱荒”只是唬人千万不要以为出了“地王”就很火爆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