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杨可瞻实习记者蓬勃
每经记者 杨可瞻 实习记者 蓬勃
在盈利下滑并可能被竞争对手Inditex拉开距离后,海恩斯莫里斯公司(H&M),这家兼顾流行和平价元素的瑞典快时尚巨头,正准备前所未有地押宝中国市场。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据彭博报道,H&M首席执行官Karl-JohanPersson日前预计中国将取代德国成为其最大市场,在中国市场的开店速度将超过全球其他任何国家。
欧洲市场乏力
押宝中国市场的一大原因,是传统的欧洲市场出现疲态。彭博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1月30日的公司第四财季,营收同比增长5%,至325亿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320.9亿元),但同期净利润却下降1.3%至52.9亿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52.23亿元)。
据了解,德国仍然是H&M最大的市场,但其营收已连续2个季度同比下滑,4季度收入同比下降1.5%,至80.12亿瑞典克朗 (约合人民币79.11亿元)。同期中国市场稳居亚洲第一的位置,其营收同比增长39%,绝对额全球排名第七,位于德国、美国、英国、法国、瑞典与荷兰之后。从收入比重看,中国区营收占4.9%,高于第三财季的4.4%。
H&M大多数收入来自欧元区(第四季度是57%),但欧债危机削弱了民众的消费力。2013年1月,欧元区消费者信心指数虽小幅反弹至-23.9,仍远低于次贷危机后的峰值-9.9。
彭博显示,分三大区域看,2012年第四财季中,欧元区除芬兰收入同比下降0.8%,包括德国、荷兰在内的7个国家均出现下滑;斯堪的纳维亚地区收入下降1.6%,其中瑞典、挪威、丹麦和芬兰集体下滑;世界其他地区业绩普遍表现亮丽,营收同比增长16.5%,在有记录的15个国家中,仅瑞士和新加坡下滑。从营收额看,排在前四的国家分别是美国、英国、中国和瑞士。
布局中国市场
据H&M官网,其在全球48个市场拥有约2800家门店,截至去年11月30日,中国内地及香港分别有134家、134家门店,日本有22家;相比之下,其欧元区的门店数量更多,法国182家,德国406家,意大利和荷兰分别有104家、124家;另外,美国有269家。
2012年,H&M在全球范围内新开了339家,创历史最高水平,其中52家在中国。即便如此,德国门店数仍比中国多272家,假设中国每年开店速度为60%,且德国门店数不变,中国要成为其第一大市场仍需要至少3年以上时间。
彭博报道称,截至去年11月30日,H&M在德国虽新开了22家门店,但也关闭了10家门店。值得一提的是,在2011年欧洲最主要的专业服装公司中,H&M开店速度仍保持第三,仅次于英国的SUPERGROUP以及法国时尚巨头PPR。
事实上,在东进中国的背后,是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据波斯顿咨询集团提供的信息,中国消费者每年花在服装上的金额约为1150元/人,仅为美国人均的五分之一,且对新服装的渴望度不断增加。
当然,提高开店速度可能会提高营业支出,但也会进一步削减利润水平。H&M2012年第四财季显示,营业开支同比上升8%,至134.8亿瑞典克朗 (约合人民币133.1亿元),创2011年一季度以来的新高,这使利润同比下滑2%。但得益于主营成本环比增幅慢于收入增幅,毛利率仍维持在61.6%。
为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联系了某券商的服装行研,她认为,这说明H&M中国市场的发展非常快,对中国消费者有很大的引导作用。同时,由于规模效应的存在,大规模开店并不一定会造成H&M的营业与管理成本的上升,比如一定的规模优势可以降低物流成本,反而对H&M来说是一件好事。记者就在中国大举扩张一事致电H&M(中国),但电话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状态。
ZARA母公司Inditex集团是全球最大的服装品牌,亦是H&M的主要竞争对手。彭博显示,在截至2012年10月底的第三财季,ZARA净利润同比上升22%至7.1亿欧元(约合人民币60.4亿元),每股收益为9.66瑞典克朗 (约合人民币9.54元),同期H&M每股收益为2.19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2.16元)。在过去一年,投资者更青睐Inditex,而不是H&M。以欧元结算,Inditex累计回报率为52%,在欧洲主要服装商中排名第6,同期H&M回报率仅为9%,排名第16。
目前,主要服装品牌镇守各自领地,ZARA是西班牙,H&M是德国,优衣库则是日本。即便上述品牌的重心尚未移至中国,在H&M及ZARA快速扩张之时,同类品牌也都虎视眈眈紧盯中国市场,包括GAP、C&A、UR以及无印良品等纷纷加入圈地。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广州:020-89660257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