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不断走低,让投资者期盼反弹的信心日渐下挫,也让各种“豆腐底”脆弱不堪。当务之急是慎重发行新股,重启发行制度改革,让A股市场“停车修理”和休养生息。
近期,A股市场不断走低,让投资者期盼反弹的信心日渐下挫,也让各种“豆腐底”脆弱不堪。
当务之急是慎重发行新股,重启发行制度改革,让A股市场“停车修理”和休养生息。但很多人反对这种做法,他们认为,行政叫停新股发行实际就是行政管制,新股发行每当遇到股市低迷就停下来积蓄能量,结果只会制造更多的“三高”股票,这会离真正的市场化越来越远。
但目前A股市场的新股发行还未实现市场化,市场资源配置的功能被高度行政化,再加上新股发行存在暴利分配链条,庞大的“裸申专业户”群体背后隐藏着各种利益关系,导致新股发行不太顾及二级市场的行情变化。另外,发行价与上市价的分离导致一、二级市场割裂,也人为地制造了新股炒作的制度空间。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用发行价开盘、上市,减少新股在一级市场的爆炒,减少一、二级市场的差价空间,让一、二级市场价格和利益有效衔接,特权配售、打新专业户等也就不存在了,一、二级市场价格割裂矛盾就得到了解决。
显然,目前最明智、成本最小的办法就是暂停新股发行,等到发行制度改革合理之后再开闸也不迟,不能再一边制造高价的“垃圾股”,一边纵容一级市场掠夺新股暴利,导致二级市场长期贫瘠和“击鼓传花”。尤其是大盘股的发行,要慎之又慎,避免制造扩容压力和资本错配。
其次,对限售股减持造成的全流通困境不能再视而不见。引起A股市场这轮深层次调整的主要原因是成本分置下的全流通综合症,而不是散户的非理性所致。
最近股市的暴跌也再次印证了人们对全流通的恐惧。投资者之所以担心,主要是由于这些限售股的原始成本远远低于二级市场投资者持有的股票成本。一旦可以市价减持之后,他们只顾套现而不计成本,从而成本分置严重冲击了二级市场的走势,这就是股权分置改革带来的成本分置后遗症。
解决办法无非是堵与疏,要么吸引更多的增量资金来填全流通这个坑,来缓解大小非、大小限的套现压力;要么就采取堵的办法。现在堵显然已经来不及了,但可以要求限售股在减持时预先公告,让其披露减持原因、数量和对股价及公司经营运作的影响,如果他们是为了套现走人,不如让其他投资者先走,只有这样全流通的市场预期才会明确。同时,应将限售股的减持与上市公司分红挂钩,如果是长期不分红或者分红太少的“铁公鸡”,就要限制其减持行为,争取让限售股减持的压力小一些。
此外,要让A股市场重拾信心,必须要进行深层次的制度改革,除了要营造分红回报的“正和博弈”条件,也要完善法制化的市场秩序,更要遏制权贵资本和既得利益者的非市场化行为。同时,应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还得有相应的法制环境,比如可以引入集体诉讼制度,让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得到司法保障。
(作者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首席研究员)
“订悦2013”—— 《每日经济新闻》大征订活动,订报有礼。http://www.nbd.com.cn/corp/2013dingyue/index.html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