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航内蒙公司注册资本为10亿元,其中,国航以现金、实物及土地使用权出资人民币8亿元
每经记者 李卓 发自北京
时隔整一年,继去年筹措大连航空之后,国航北方版图再下一城。
昨日(7月24日),中国民航局网站公示,由中国国航与内蒙古国有资产运营有限公司合资申请组建的国航内蒙古公司已经获民航华北地区管理局初审同意。
据公示,拟筹建的国航内蒙古公司申请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亿元,其中,国航以现金、实物及土地使用权出资人民币8亿元,占注册资本的80%;内蒙古国有资产运营有限公司以现金出资人民币2亿元,占注册资本的20%。
这次出资金额和比例与去年国航筹措大连航空时如出一辙。组建完成后,国航内蒙古公司将以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为运营基地,以B737-300或700为运营机型,经营范围暂时限定为国内客货运业务。
中国民航大学航空运输经济研究所所长李晓津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指出,经此次筹建以后,国航客观上将原来的一些现有资产变成了股权,并且又通过股权的方式,吸引了原本可能需要贷款、发债才能获得的2亿元资金,进一步增强了资金实力,以更好地应对市场风险。
李晓津告诉记者,内蒙古在国航本身的市场份额里占比并不大,大约只在5%左右。因此对国航财务贡献影响不会特别大。同时,覆盖区域对其他航空公司北方市场份额的影响也比较有限。
根据运输生产数据统计显示,截止到2011年12月31日,内蒙古机场集团2011年全年共实现旅客吞吐888.2636万人次,而2011年我国运输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为62053.7万人次,内蒙占全国比重仅1.4%。
不过李晓津指出,可以看得见的是,内蒙古航空市场需求增长迅速,尤其是鄂尔多斯、海拉尔等地的能源拉动。并且客观上,内蒙古地域广大,辖区面积118万平方公里,边境线达4200多公里,拥有发展航空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同时,吸引当地政府进入以后,国航不仅可以通过地方政府支持获得更多的航线、航班时刻,一方面提高收入,今后在土地、税收还有人员安排等方面也都可以借助政府支持来降低成本。”李晓津说。
据记者了解,国航目前投放于国内市场的运力大约占其总运力的65%,主要运营枢纽在北京,占据了北京航空市场的第一大份额。不过近日有消息称,东航也在积极“北上”,对旗下的河北分公司与中联航进行重组,年内,东航河北分公司的资产就有望被注入中联航,与此同时,由东航投资、中联航独用的北京南苑机场,也刚刚完成了扩建启用。显然,国航市场份额面临的压力不断增加。
但李晓津认为,国航筹措内蒙古航空于上述东航“北上”关联不是很大,因为国航筹措意愿由来已久,且在内蒙也一直有着分公司,只是正好目前时机正好成熟。
内蒙古公司组建完成后,国航系下属公司将包括山东航空、深圳航空、西藏航空、昆明航空、北京航空、大连航空、以及正在重组过程中的河南航空共8家地方航空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