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目标额为1500亿美元,“十二五”时期年均增长17%。
每经记者 胡健 发自北京
昨日(5月15日),商务部当日发布的《“十二五”时期对外投资合作发展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明确,201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目标额为1500亿美元,“十二五”时期年均增长17%。
数据显示在“十一五”末的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流量)为688.1亿美元,同比增长21.7%,连续九年保持增长势头,年均增速为49.9%。
除此之外,根据商务部规划,对外承包工程2015年合同额和营业额分别达到1800亿美元和1200亿美元,“十二五”时期年均增长率各为6%。对外劳务合作2015年派出劳务55万人,“十二五”期末在外劳务超过100万人。
商务部称,未来五年,对外投资合作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行业和领域进一步多元化,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在全球范围内运用生产要素的能力继续增强,一批跨国公司和跨国金融机构初具规模。
在分析“走出去”的优势时,商务部认为主要包含:国际产业重组和资源优化配置加快,各国与我开展经贸合作意愿加强。我国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产业优势进一步显现,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稳步推进,企业国际化经营步伐加快等。
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和规划协会副秘书长和振伟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中国企业“走出去”,采用多元化的海外并购道路,增大技术、市场及品牌等方面的投资力度,势必会加速汽车、化工等制造业的发展,这将有助于国内产业优化升级。
文件还称,推动轻工、纺织、机械制造、冶金、化工和信息产业品牌国际化,鼓励企业在境外设立研发中心,加快海外市场营销网络布局,提高产品质量和声誉。
在欧债危机前途未明,美国经济持续低迷的背景下,新兴市场国家不仅成为中国的出口开拓市场,而且也是中国企业的主要掘金地。
此次商务部文件称,“十二五”期间加大对非洲和拉美地区投资合作,推动境外制造业基地建设,深化能源、资源、农业、基础设施合作。支持企业赴台、港、澳地区开展投资合作,与当地企业共同开拓国际市场。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很难一马平川,商务部列出的风险与挑战有:中外之间文化、利益矛盾增多,全球投资保护主义升温,部分国家对外资项目的要求和审核日趋严格,中企特别是国有企业对外投资阻力和经营困难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