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七喜控股盖楼记:七年建不成首募科研楼项目

    每经网 2012-03-29 09:08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还发现,七喜控股在房地产业务上还有一桩“怪事”:首次募资的科研楼项目7年仍未建成。

    不到5%的工程进度,用了整整5年时间

    每经记者 郭荣村 熊蜀 发自广州

    本报于3月23日刊登《七喜控股亿元项目或被大股东间接揽下 涉嫌利益输送》之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还发现,七喜控股在房地产业务上还有一桩“怪事”:首次募资的科研楼项目7年仍未建成。

    近日,3C产品专业制造商七喜控股陷入了一场“抄袭”风波,该公司一款手机被指外形同HTC“渴望S”高度相似。七喜控股副总裁、董秘颜新元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否认了抄袭一说,拒绝承认“研发能力不足”的质疑。他称,2007年,七喜专门已成立子公司专门做手机技术研发。

    记者注意到,七喜控股2004年上市时曾募资2.88亿元,并承诺拿出7300万元用于科研楼项目建设。但这个项目一拖就是7年,至今仍是“在建工程”,这与招股时承诺的两年建成技术研发中心大相径庭。

    不仅如此,记者翻阅七喜控股上市7年来的年报,发现关于科研楼项目的资金投入数额描述有前后不符的情形。

    七年难产

    颜新元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地进行手机研发工作,2007年公司专门成立了子公司,做手机技术研发方面的工作。“这个团队很稳定,而且开发出来的东西越来越好。不仅七喜控股,别人也在用七喜开发出来的产品。”他称。

    “有媒体说我们没有潜质开发,不知道怎么得出来这个结论。”颜新元说。

    虽然颜新元不断强调七喜的研发能力,但是一个事实是,早在2004年就提出建设的研发中心项目,到现在仍未投入使用。

    根据招股说明书的介绍,研发中心项目包括技术研发中心和信息化改造,其中前者包括计算机硬件研究所、计算机软件研究所、计算机网络研究所、智能家居研究所、工业设计研究所、发展战略研究所。

    七喜控股当时在招股书中称,“公司是一个正在崛起的行内地位和社会知名度迅速上升的公司。但是,由于公司建立的时间不长,各种机构还处在不断建立中。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建立起自己完善的产品研发中心,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公司的发展速度。”

    七喜控股注意到,“科技发展一日千里,产品更新换代很快,有实力的厂家,2~3个月就推出一个新的品种。所以对于PC制造厂家来说,必须要有强大的电脑产品设计和开发能力,要拥有高水平专门研发人才和先进的仪器设备,才能保证自己产品在市场上推陈出新,经常以新的面貌迎合消费市场的需要,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所以七喜控股表示“必须尽快建立起本公司的技术研发中心”。根据计划,项目分2005年和2006年两年投入。

    但是该公司的2010年年报披露,该研发中心项目科研楼工程一直未完工结转固定资产。

    年报显示,2010年末投资余额为6322.38万元,投资完工进度为97.27%,还有触手可及的2.5%始终不能完成。

    如今已进入2012年的3月,近日, 颜新元对此项目的进展的答复仍是“现在在办房产证,今年可转为固定资产,现在会议室在用,建成后也是一个办公楼。”

    显示,拖了7年的科研楼项目完工的希望放在了2012年,但建成后却变成了一个纯办公楼,这与当初上市募资的初衷相距甚远。

    据深交所去年对修订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考核办法》,对上市公司在考核期间违规变更募集资金用途的,考核结果不得评为A;如涉及金额达到募集资金净额10%以上的,考核结果则评为C。

    实际上,七喜控股的这个问题也被广东证监局关注到了,在2011年该局发出整改报告指出,“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长期处于未完工状态,相关管理不到位。你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对于研发中心项目建设进度严重滞后的问题疏于管理、监督,未采取有效措施督促公司经营管理层落实招股说明书公开承诺的投资计划,推进项目工程早日建成完工。”

    数字游戏

    不仅如此,关于这座久拖不成的科研楼项目,七喜控股在年报中的数字游戏似乎暗示着其中还隐藏着其他的秘密。

    按照七喜控股在招股说明书中的专述:本项目投资估算为:新增总投资7,300 万元,其中:建立技术研发中心总投资5,300 万元(工程费用4,411.9 万元,设备及配套费用428.3 万元,总预备费:459.8 万元),企业信息化技术改造总投资2,000 万元,(其中硬件费用1,510 万元,软件及培训等其他费用490 万元)。

    招股说明书还具体提到了工程进度安排,“项目建设投资分两年投入,第一年投入1850 万元,主要用于土建工程及设计、研发、软件等费用,第二年投入5450 万元,主要用于设备购置及公用工程等费用。”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认真查阅了7年来的七喜控股年报,研究2005年年报发现,2005年该公司在“投资情况”中提到“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及企业信息化技术改造项目”,报告期内投入金额为6747万元,其原计划投入总额为7300万元,实际投资进度达到92.94%。

    但是,同样在这份年报中,该公司在“在建工程”的“科研楼项目”中,提到2005年增加数为4933万元。

    显然,上面提到的“技术研发中心及企业信息化技术改造项目”是7300万元项目,也即科研楼项目。

    那么2005年年报中前后不符的两个数字6747万元与4933万元,是人为失误还是有意为之呢?

    而在2006年年报中,已经找不到技术研发中心项目,在“在建工程”中,同样提到了“科研楼项目”,此时,科研楼项目的预算数仍为7300万元,同2005年的技术研发中心及企业信息化技术改造项目预算值一样。

    不过,这一年,该公司在2005年4933万元的基础上,又增加了1864万元的投资,年末数为6798万元,工程投入占预算的比例为93.12%。

    显然,这一年科研楼项目工程建设比蜗牛爬得还慢,当初招股书中的承诺也成了一纸空文。

    2007年,该公司的“在建工程”中依然列出了“科研楼项目工程”,相比2006年,多了“工程”两个字。其预算数依然为7300万元,该年度七喜控股在此项目上又投入403万元,在转入1585万元的固定资产后,年末余额5616万元。工程投入占预算比例达到98.64%。

    不过,到了2008年,七喜控股年报中既没有提到技术研发中心,也没有提到科研楼项目。

    2009年,在“重大在建工程项目变动情况”中,“科研楼”几个字再次出现,但是此时,预算数已经变为6500万元,年初余额为6092万元,在增加118万元投资后,年末余额为6210万元,工程投入占预算比为95.53%。

    2010年,“重大在建工程项目变动情况”中,“科研楼”再次出现,预算数仍为6500万元,这一年,公司在该项目上又投入113万元,年末余额变成6322万元,工程投入占预算比为97.27%。

    从2005年的92.94%至2010的的97.27%,不到5%的工程进度,七喜控股用了整整5年时间。不仅如此,预算数也从7300万元缩水至6500万元,七喜控股这到底是在建科研楼还是办公楼?

    上一篇

    面板调关税意在扶持国产 长虹康佳创维观点分歧

    下一篇

    84亿元新广药将诞生 广药高层解读为何弃白云山壳资源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