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面板调关税意在扶持国产 长虹康佳创维观点分歧

    每经网 2012-03-29 09:06

    3月22日,国家财政部下发通知,自今年4月1日起,将对32英寸及以上不含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板调高税率,由原来暂定的3%提高到5%。

    每经记者 郭荣村 发自广州

    再过三天,32英寸及以上的液晶显示板进口关税将以新的面貌呈现在中国进口商面前。3月22日,国家财政部下发通知,自今年4月1日起,将对32英寸及以上不含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板调高税率,由原来暂定的3%提高到5%。

    数字的变化虽然简单,背后引发的关注已经如潮水般涌来。虽然面板关税政策调整前已经经过各方反复博弈,但是当他最终尘埃落定时,业界对他的评价依然难以统一。有人将此视为中国彩电产业崛起的新起点,当然,也有分析认为这是噩梦的开始。

    业内:扶持本土企业?实效难预料

    很显然,国家调高面板进口关税最直接的目的便是扶持我国面板产业继续做大做强。

    在很长的时间里,中国彩电产业链上始终缺少面板这一最重要的零配件。去年,京东方和华星光电的高世代面板相继投产,中国大陆由此有望成为世界面板产区的重要一级。

    但是,依旧需要保持清醒头脑的是,同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地相比,大陆的面板产业依旧娇小而脆弱。

    那么,在此时推出面板关税的调整政策恰逢其时。

    “在这个时候提高面板的进口关税后,将有效降低中国对国外面板的依存度,保护本土的面板企业。”中国家电商业协会营销委员会副理事长洪仕斌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林洪藩也表示,此次面板关税调整,由原来的3%提高到5%,短期内从国内平板显示产业发展的战略考量,有利于刺激整机厂商采购国产面板,对国内面板厂有收益。

    不过,家电观察家刘步尘并不这么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的语调显得激动而高亢:“这个政策能不能扶持本土的面本企业,我认为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刘步尘认为,中国本土面板的生产能力以及技术能力同国外的差距还很远。这使得很多整机企业更愿意选购国外面板。

    “去年在中国生产的电视数量是1.1亿台,本土大概销售了4000万台,出口大约6000万台。这意味着中国大概需要1.1亿张屏,但本土只能提供1000多万张屏,你扶持这一块有什么意义呢?大部分还是靠采购的。”刘步尘认为,这种扶持政策,只能使一小部分企业受益。

    另外,刘步尘还认为,政府扶持的面板产业,是一个即将淘汰的产业。他分析称,从今年开始,索尼、三星和LG纷纷发力OLED电视,而三星的力度更大,已经把LCD事业部分开了,专门成立了OLED事业部。在他看来,在3—5年之内,OLED电视就会取代现在的LCD电视。

    “竟然在LCD即将淘汰的时候作为中国的扶持产业,如果真的想要扶持,为什么不在2005年之前扶持中国企业进入这个领域呢?如果真想扶持中国未来的企业,为什么不出大部分资金扶持中国企业尽快的进入OLED产业呢?”刘步尘连发两个疑问。

    创维新闻发言人李从想也认为,短时间内上述政策不会起太大的作用。具体理由有三个方面。其一,国产面板的良品率还有待观察,整机企业会不会大量使用国产面板也需要考量;第二,国内面板大部分切割的是32寸以下的,32寸以上的很少,而这次涨关税是32寸以上的涨;第三,面板对整机成本占比较高,经过这么多年的市场教育,消费者还是比较看重使用哪家生产的面板,会不会因为2%的价格波动,就不选择进口的面板了,这个也需要考量。

    不过,洪仕斌认为,国产面板的质量其实跟国外并没有多大差别。而供应能力不足的问题,只要提高产能也能弥补上来。

    对于LCD面板是不是落后的问题,奥维咨询平板研究中心副总经理李秋纬认为,OLED的生产是建立在LCD基础之上的,在既有设备基础上进行升级,是可以做OLED的。其实只有具备生产LCD能力的厂商,才能去生产OLED。

    长虹:进口液晶面板仅占两成

    创维:整机企业需时间转换

    康佳:完善本土产业链

    对下游整机企业的影响同样有两种截然相反的声音。

    刘步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中国的本土彩电整机企业,平均的净利润只有2%,面板一般占有整机成本的65%-70%。若按60%来计算,提高2%的话,整体成本就推高1.2%。也就是说把整机2%的利润吃掉1.2个百分点,只剩下0.8%。

    “本来中国整机企业的盈利能力就不强,现在又吃掉了大部分利润,无疑打击了整机企业。”刘步尘说。

    康佳集团多媒体事业本部总经理林洪藩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国产的高世代的面板线量产以后有利于改变竞争的格局,创造对国产品牌有利的局面。因为本土显示产业链将会趋于完整,全面具备从玻璃基板前段、模组封装、主要核心部件等显示上游资源的全产业制造能力,形成基本完整的产业链格局。

    李从想告诉记者,对整机企业来讲,短期来看,转换的时间可能有些太赶,同时在成本上也会抬高。“面板关税的调整,对整机企业的压力还是很大的,整个彩电行业平均净利润只有2个点左右,涨了两个点之后,压力肯定大。”

    当然,李从想同时也表示,2%关税的涨幅最终由哪个环节来承担现在还不能确定。有可能是上游面板企业,有可能是整机企业,有可能是渠道商,也有可能是消费者。所以最终对整机企业的影响还有待观察。如果是各个环节都消化一些,也还是能够承受。

    退一步讲,即使整机企业将此转移至消费者身上,2%的涨幅并不会导致市场太大的波动,消费者还能接受。

    不仅如此,康佳集团多媒体事业本部总经理林洪藩从另一个角度认为,关税调高后,国产品牌在显示屏等核心部件采购上可以降低成本、提高速度,国产彩电品牌的崛起值得期待。

    长虹多媒体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苏子欢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长虹三分之一屏采用等离子面板,真正需要进口的面板之占20%,所以影响也不会很大。

    不过,采用国产面板真的有价格优势吗?从目前来看,并不尽然。奥维咨询平板研究中心副总经理李秋纬说,如果考虑5%的关税的话,国外跟国内面板可能没有太大的成本差异。因为国外厂房、设备折旧都已经快完毕了,原则上讲其成本是越来越小的,而国内这边去年才开始量产,折旧成本是要加进去的。

    “国内面板企业的成本压力就相当于国外关税的压力,进口或者是国内采购,差异不是很大。国内面板成本多了折旧,国外多了关税。”李秋纬说。

    上一篇

    27项国家试点项目成功纳入上海教改“十二五”规划 立项总数居全国首位

    下一篇

    七喜控股盖楼记:七年建不成首募科研楼项目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