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社会融资规模指标“满岁”功能尚待完善

    2011-12-31 00:06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万敏 发自北京    

    每经记者 万敏 发自北京

    距离央行提出“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已一年。截至目前,央行已经公布了前三季度每季的社会融资规模情况,然而不论是对于市场参与者还是监管部门来说,它仍然是一个“新”指标,其具体功能还有待更长的时间去考验。但这个新指标的提出,至少表明监管层对银行的表外业务和债券类直接融资工具开始给予足够的重视。

    适应新形势的产物

    据统计,2007年以来,非金融企业直接融资绝对规模不断扩大,其中,公募市场的债券和股票融资从2007年的1.17万亿元大幅增加到2010年的2.67万亿元;私募市场的信托和理财融资更是发展迅速,据统计,2010年,信托市场发行2525只产品,规模2779亿元;银行理财发行9958只产品,规模7.05万亿元。

    “由于近年来我国社会融资结构的变化,货币总量和新增人民币贷款已不能准确地反映实体经济的融资规模,现在提出用社会融资规模来替代人民币贷款作为货币政策的监测指标、中间变量。”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在2011年4月份发布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时,也对该指标的来龙去脉进行了详细的解释。

    “社会融资规模是适应新形势的一个产物。传统上央行用M2来衡量物价和经济运行的货币需求情况,但是现在很多银行的新业务出来之后,M2与物价、经济的中长期关系是否牢靠出现了疑问。”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张斌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央行行长周小川在2011年年底的一次会议中也谈到,“社会融资总规模严格定义就是,在整个经济范畴里通过金融系统向非金融部门提供资金的总量,首先扣除了金融部门相互之间的融资,也没包括民间不通过金融中介,而仅发生在个人之间的借贷。目前在整个社会融资规模中,贷款的比重已经少于60%。”

    统计体系趋于完善

    根据央行统计数据,2011年以来,一、二、三季度的社会融资规模依次递减,一季度高达4.19万亿元,二季度为3.57万亿元,三季度下降至2.1万亿元。

    从传统的信贷和M2指标来看,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5.68万亿元,同比少增5977亿元。广义货币(M2)余额9月末达到78.74万亿元,同比增长13.0%,从10月起,央行将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和住房公积金存款纳入M2统计范围,按完善后的口径,2011年10月M2余额为81.68万亿元,同比增速为12.9%。

    在一些市场人士看来,M2统计的缺陷不仅仅在这一次调整中暴露了出来。“传统的计算方法,货币供应量是GDP增速加CPI增速再加一个百分点左右,现在假设2011年GDP速度是9.2%,CPI是5.4%,再加一个点那么M2应该在16%左右,现在的M2肯定有被低估。”国开证券宏观分析师杜征征认为。

    “由于现在很多投资拿不到银行的信贷,是用的自有资金,而M2统计主要是通过信贷渠道。拉动GDP的消费部分也是银行体系外的钱在投入。所以这个M2统计是被低估的。”杜征征认为,M2统计主要依赖银行渠道的数据,导致了其被低估的情况出现。

    “美国在金融脱媒时期也曾出现类似的问题,因此后来用利率水平取代M2指标。但在中国利率还没有市场化,并且用利率水平反映物价、经济运行可能还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没办法很快推出,用社会融资规模这个指标也是各方面妥协的一个产物。”张斌表示。

    成为风向标还需时间

    对于2011年引发众多纠纷的民间借贷问题,周小川表示,民间融资不在央行统计范围内,因为民间融资基本上是遵照合同法、没有通过金融业所产生的活动。

    “民间融资没有算进社会融资规模的统计,因为他本身也没有很好的统计,他也不是能调控的范围。”中国银行战略发展部副总经理宗良认为,民间金融难以有效管控和统计,而纳入社会融资规模的公司债、企业债等项目,虽然也不在央行管控范围内,但是也可以作为调控的参考依据,实际上有办法管控的融资途径已经都在统计范围之内了。

    张斌则认为,M2、信贷是央行可以直接控制得住的,而监管当局对控制社会融资总量是否有充分的手段还是个问题。“但无论如何这也是一个进步,我们需要多角度衡量货币信贷指标,总的来说这还是一个处于观察期的指标。”

    目前来看,社会融资规模指标还很难取代信贷规模和M2,成为央行货币政策的“风向标”,“社会融资规模指标的运用要看具体的货币条件,但由于很多统计项目数据没有公布,市场还很难对社会融资规模给予足够的预期和重视。”中国社科院经济学博士付立春表示。

    但是,也有嗅觉灵敏的市场参与者看到这项指标对于监管当局的重要性,巴克莱资本分析认为,“鉴于央行密切追踪的指标——社会融资总额的下降速度,到第三季度同比下降11.4%,比新增贷款同比下降9.5%更快,信贷扩张在未来几个月将进一步扩大。”

    “社会融资规模指标总体考察社会融资变化情况,有助于监管层加强宏观审慎管理,能看到社会融资各种结构化的特征,还需要在运行中逐步完善,整体上来讲对宏观管理还是有意义的。”宗良表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2012货币政策变调:稳健微调易全面宽松难

    下一篇

    货币政策变动路径:先数量后价格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