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采访手记:“首善”的尴尬

    每经网 2011-07-11 17:24

      齐文婷/文

      上个月的一篇《深圳新首善豪捐3亿元股权 曾是富士康员工》因为约访困难重重,只好在未获同意的情况下,直接去闯该公司位于深圳观澜的洗衣工厂。

      下午接近5时,我在观澜一个工厂密集的村子下车,天阴欲雨,路人急走避雨。问了几人,都表示不知道厂子在哪,我心里很急。最近在十几名路人的一次次指引下,我终于找到了工厂,并在一个充满烟味的小网吧完成了稿件。

      深圳关外以“血汗工厂”著称,这里聚集着多种劳动密集型产业,以电子厂居多,从全国各地来的打工者来到这座“改革开放的窗口”城市,进入郊区的一间间工厂,用青春、劳力换取微薄的薪金。

      这些大大小小的工业园区均自成体系,打工者们居住在十几人一间的工厂宿舍内,一日三餐均在食堂解决,为解决这些人的洗衣需要,深圳市现代后勤集团这样的洗衣企业应需求而生。

      以前做社会新闻记者时,我经常来到位于深圳关外的工厂采访,这些地方普遍治安较乱,经常有二十几岁的青年打工者仅仅因为言语不和,就与对方挥刀相向,酿成惨案。这些年轻人在生存在变革时代的痛苦之中,既远离故土、亲人,又终日被束缚在工作量巨大、氛围压抑,并且难以看到未来希望的工厂之中。

      富士康一起起跳楼惨案并不是偶然,从《中国女工:新兴打工者主体的形成》的社会学著作到南方周末《奢侈品代工厂的自杀女工》的深度报道,我们可以模糊地看到支撑起“世界工厂”的一个个普通打工者辛酸的面孔。

      在国外,企业家做慈善仅仅占社会捐款总量的很小一部分,而更多的是普通公民积极参与,慈善机构从中牵线,社工、义工进行辅助。

      这次采访引发了我的思考,一座每名工人每月仅赚1500元的工厂,他的老板却拿出3个亿去自己的家乡做慈善,这样的事情隐有矛盾的意味。

      由洗衣老板捐出的3个亿,里面又有多少也是贫穷打工者的血汗?“以贫养贫”正在形成慈善领域一个微妙的反讽。与此同时,我们的慈善机构、新富、既得利益者,又在做着什么?
     

    上一篇

    《搏击俱乐部》影评:身为中产的悲哀

    下一篇

    斜说房价拐点论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