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史上“仙股”两度现身
“仙”,是我国香港居民对英语“cent”(分)的译音。“仙股”,就是指股价已经低于1元,只能以分作为计价单位的股票。在美国股市上,如果股票的价格长期低于某一价格就会被摘牌。
“仙股”之说,最初源于我国港股,而在A股市场,由于股指期货推出之前缺乏做空机制,借壳重组频发导致垃圾股反复被爆炒,近20年来,沪、深两市股价低于1元的情况并不是十分常见。
据不完全统计,沪、深两市历史上只有两次出现过“仙股”。
最早成“仙”的是挣扎在退市边缘的*ST达曼。2004年的倒数第二个交易日,*ST达曼跌破1元面值,成为沪深两市首只“仙股”。
接下来就是在上一轮大牛市启动前“最黑暗的黎明”。2006年8月29日,S*ST精密在此前盘中跌破1元面值之后,当日以0.95元的跌停价报收,宣告成“仙”。
实际上,如果以收盘价低于1元作为判定标准,自2004年12月30日*ST达曼以0.96元跌停价成为A股市场第一只“仙股”以来,沪深两市历史上共有16只股票沦落为 “仙股”;而如果仅考察最低股价,这个数字将扩大到30只。这些股票中有14只被终止上市转而进入三板市场,截至目前,仅有S*ST云大通过被太平洋借壳回到主板市场。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联系电话:021-60900099转688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