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李潮文 发自深圳
“如果没有香港,深圳会是怎样?”
有人说,深圳可能还会是经济特区,但也许它会成为“汕头”、“珠海”或者是“厦门”,但它绝不会是“深圳”;也有人说,这是一个伪命题,因为深圳在作为小渔村时就毗邻着香港,这是谁都无法改变的历史事实。
而今,距离深圳特区的建立已有30年了,这30年里,深圳和香港之间的故事可谓“一纸难尽”,我们不妨从80后“港女”陈亦婷的故事和故事背后的一些数据做出解读。
港商逐利:从“制成衣”到“高科技”
2010年8月7日早上9点,陈亦婷到达罗湖口岸,赴深圳办事。她的堂伯在上世纪60年代去了香港,靠着当建筑工人、给人送煤气,到上世纪80年代,堂伯手里也积累了几万元钱,就回罗湖租了几间厂房,请了几个村民,开了个生产服装的小厂——陈的堂伯在上世纪70年代末就已定居香港,回到深圳开厂已经是“港商”的身份,加工好产品以后,再把成衣拿回香港去卖。
陈亦婷不知道的是,这正是当年被内地其他城市广为学习的“三来一补”,即由外商提供设备、原材料、来样,并负责全部产品的外销,由内地企业提供土地、厂房、劳力。
随着香港土地、劳动力价格的高涨,又有不少人北上试水并获得成功,这种模式也由此被更多港商广泛复制。与此同时,为深圳GDP迅速增长做贡献的“外向型”经济也正是在此时起逐渐建立。
多少年过去了,这种经济模式深入深圳腹地,随着罗湖城区的发展,这些加工厂又搬迁至深圳的布吉、龙岗等地。但在另一方面,这种低附加值的“三来一补”加工产业,不断面临全球经济结构升级的冲击,两地都认识到这种产业结构的落后。
2007年,深圳和香港政府签署《“深港创新圈”合作协议》,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促进高新产业的发展。而就在这个协议签署的第二年,金融危机爆发。
依旧是港资,依旧是服装加工企业,在那一年里得到的教训是惨烈的。位于布吉岭南村的 “深圳登峰旅游制品有限公司”,20多年来一直是给美国SGA制衣厂代工成衣,金融危机导致SGA歇业,登峰手中积压的存货无处可销,资金链出现断裂,因为欠下当地供货商货款,企业几乎走到绝境。
登峰是“三来一补”模式缺陷的一个缩影,而金融危机不过是放大镜,让人们更清晰地看到这种企业的脆弱,也让人更加清晰地看到两岸经济合作结构升级的的迫切性。
“合作协议”逐步落实,2009年5月,协议向高新企业开放专项资助,重点瞄准弥补基础研发短板,推进“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
经济结构的转型需要一个过程,但不能否认的是,港资对深圳经济发展功不可没。数据显示,2010年,深圳投资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和年出口1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中,约80%是港商投资或参与投资的企业。
港人北上:从“炒房”到“找工作”
如果说香港商人的北上带有“拓荒”性质,是迫不得已,那普通港人的北上,不能不说是深圳这个城市本身的进步了。
买房子是香港普通民众北上的重要活动,但这其中经历了从“炒房”到“安居”的变化。
2000年左右,随着深圳地产热,不少港人持币北上买房,但大多以炒房为目的。以深圳红树林片区楼盘为例,深圳西部湾大桥开通后,大批港人前去购房,房价扶摇而上,在深圳政府重点监控的炒房对象里,港人正是其中之一。
但这种情况随后发生了变化,在2003年之前,港人在深圳的住房大多以公寓型、过渡型为主,但在2003年之后,开始有越来越多的港人选择大户型和豪宅,居住在深圳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至2009年8月20日,香港特区规划署公布的《香港人在深圳居住状况调查》指出:截至2008年底,共有61865名港人在深圳定居。他们中的七成表示未来5年内不打算回港居住。
更能说明普通港人北上趋势的是他们中的很多人选择在深圳工作。
2010年8月7日,陈亦婷来深圳正是为工作面试。今年快30岁的陈亦婷已经有近7年的工作经验,早年从香港演艺学院的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辗转数家公司,现供职于一家报社从事版面设计。“比较尴尬啦,这么多年了,收入也就1.5万元(港币)左右”,这个看上去有些高傲的 “港女”说,“现在内地经济发展好了,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在内地开公司,我们就来深圳找工作了。”
虽然目前没有统计数据表明像陈亦婷这样北上工作的港人到底有多少,但这的确已成一种潮流,从香港书店里售卖的类似《港人北上人才攻略》这样的书籍就可见一斑。
陈说,她也读过这些“攻略”,按照这些书上说的,她这样在香港工作过几年的设计人员,对一些内地企业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陈说,她有同行的朋友去上海工作了,拿的薪水并不比香港低,发展空间却更好。这次她应聘的是一家美资出版社的美术总监,薪水和发展前景应该会比在香港好。
后30年猜想:“叫板香港”
深圳曾经提出:“为香港服务,向香港学习。”
过去30年,深圳确实以一种谦卑的态度 “为香港服务”:办工厂制成衣、产品销往香港;开饭店、开娱乐场所,等香港人前来消费。不可否认的是,“服务港人”确实为深圳GDP增长带来巨大贡献。
但让人欣慰的是,在这个服务的过程中,深圳也一直以一种“实用主义”的精神低调地学习。过去30年,从土地规划、到城市建设,深圳都在向香港学习。
而就在深圳特区迎来30岁生日之际,深圳市委书记王荣更公开高调表示:“深圳的下一步,就是叫板新加坡、叫板香港地区。”
按照深圳的《政府工作报告》,深圳要在2015年实现GDP总量1.5万亿元的目标,接近新加坡的总量水平。这也意味着深圳GDP在目前8200亿元的基础上,5年内要再翻一番。
而“十二五”末,预计深圳互联网、新能源、生物三大新兴产业产值规模将超过6500亿元,估计形成将近3000亿元的增加值。显然,希望实现上述目标的深圳,已经有足够的底气。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联系电话:021-60900099转688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