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深圳速度”思辨:从跑得最快到跑得更远

    2010-08-25 03:19

    三十而立。作为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也是最为成功的经济特区,深圳以无所畏惧、敢为天下先的气魄,引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风潮,在不断探索前行中,为改革开放寻找成功路径,并提供极具价值的科学标本。

    每经记者  翟敏  发自深圳

        2010年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将迎来她的30岁生日,由此跨入“而立之年”。

            三十而立。作为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也是最为成功的经济特区,深圳以无所畏惧、敢为天下先的气魄,引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风潮,在不断探索前行中,为改革开放寻找成功路径,并提供极具价值的科学标本。在这30年里,没有哪座城市能够替代深圳这个样本,因为她创造了世界城市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她的每一个举动都可能是中国经济改革下一步的方向。

            站在下一个30年的路口,凭着“骨子里”具备的敢闯敢试的精神,深圳正意气风发,向着努力当好科学发展的“排头兵”,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的目标大踏步向前。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一句曾经红遍大江南北的深圳口号,对于许多国人来说可谓耳熟能详,“深圳速度”也因此成为深圳一个令人骄傲的标签。

            20多年前,这句口号的广告牌矗立在深圳蛇口这个改革开放的最前沿;20多年过去了,重新审视“深圳速度”,是否还具备当初单纯的激情飞扬?速度,是否还是特区经济建设的首要追求?

    一夜造城

            8月的深圳,几乎所有主干道都换上新装,迎接特区30周年。

            深南大道的小平画像前方,在建的京基金融中心已拔高至70多层,悄然超越领先了15年的地王大厦,成为深圳新的第一高楼。

            福田CBD区域,另一超级高楼——平安金融中心也在建设中。京基金融中心深圳第一高楼的位置,将在短短几年之后被这座新楼再次超越。

            而立之年的深圳,高楼建设如火如荼,高度也一再被刷新。而在特区建设初期,一度红遍大江南北的“深圳速度”,也正是来源于大楼的建设。

            1984年,深圳国贸大厦主体工程建设创造了“三天一层楼”的记录,堪称楼宇建筑速度的奇迹。“深圳速度”由此名扬海内外,成为深圳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的一个标志。

            回望1979年4月,邓小平对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的习仲勋说,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在这句话的鼓励下,特区建设者不辱使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社会管理等领域,以惊人的“深圳速度”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史上的奇迹。

            1983年,2万基建工程兵集体转业深圳,“拓荒牛”拉开了特区建设的序幕,“深圳速度”就此激情上演,一幕幕改革大戏、发展大戏在特区发展史上接连启幕。实干、敢闯,成为“深圳速度”的两大核心动力。

            “深圳速度”,由单纯的建筑建设速度,迅速延伸到整个经济领域,体现在更多方面。特区建立之初,深圳年GDP不足2亿元;2009年,深圳GDP已经高达8201亿元,跃居内地大中城市第四位,是建立特区之初的4000倍,GDP年均增长25.8%。

            毫无疑问,无论是城市建设还是经济发展,深圳在短短二三十年时间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不少人看来,深圳几乎成为“一夜之间建立起来的城市”。

    “快”的矫正

            经济建设速度过快亦是一把双刃剑。发展过快,必然会导致社会其他方面出现问题以致整个社会发展的失衡。

            深圳30年间持续高速发展的速度,就像一个短跑运动员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完了这30年。

            但是,在最初一片“大干快上”的形势中,所有人都希望以最快速度挣钱,却忽视了许多问题,比如把注意力放在了“来得快”的房地产和短线贸易上,使得深圳经济在拥有爆发力的同时却缺乏后续的持久性。

            “这在当年是有着深刻的教训,其中便包括著名的万科烂尾楼。后来,深圳才形成新的经验,不再重视修高楼,而转向重视制造业。于是,在随后的发展中,才逐渐有了华为、中兴、比亚迪这样的成功的制造型企业。”财富同道会首席经济学家王亮表示。

            由最开始发展单一的产业、一味追求“快”,到注重发展金融业、高新技术产业,再到先进制造业,整个深圳经济的转型之路脉络清晰。

            特区建立之始,深圳依靠与香港毗邻的地理位置,从贸易起家,成为内引外联的“窗口”,进而利用有利的政策条件,加快发展加工工业,实现第一次经济转型。

            随着深交所的开业,特区成立十年之时,深圳资本市场发展取得里程碑式的成就,第二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深圳发展模式再次华丽转身,成为中国新的金融中心。

            20世纪末,深圳迈入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发展新增长点的崭新时期,华为、中兴、比亚迪、腾讯等一批高科技企业先后成长为中国乃至世界级企业。

    跑得更远

            如今的深圳,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等立体的产业结构形态已经形成,“深圳速度”与最初的概念不可同日而语。而在深圳未来的发展中,则对“深圳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在深圳处于30年的节点上,面临如此多的困难和问题,比如土地、人口、资源环境等硬约束,很多大项目落地非常困难。所以,过去资源投入型的、规模扩张型的发展道路,在深圳基本都走得差不多了。如果继续按照这个模式发展没有空间、没有前景。”深圳市委副秘书长郭永航坦言。

            郭永航表示,深圳今后的发展,如同进入中长跑的比赛,要“调整姿势,跑得更远。”他说,以百米冲刺速度跑400米、跑800米、跑马拉松,这是不可能的,以这种速度发展经济也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

            深圳市社科院院长乐正认为,对于每年GDP总量接近万亿的深圳来说,10%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已经不低(今年上半年,深圳市实现生产总值4215.57亿元,同比增长11.6%),深圳未来的发展不是继续追求高增长,而是应该加快结构和质量的调整,力求以更小的投入、更低的消耗,创造更大的效益,率先进入更高的发展境界。

            而在中国体改研究会副会长、综合开发研究院副秘书长李罗力看来,新的30年,深圳的目光还应该放到制度探索上来,“能不能主要学习、借鉴香港好的做法,比如法治建设,政府的公开透明规范、高校运作等等”,“深圳如果在这些方面为全国率先摸索出一套好的经验,对中国的贡献又将无可度量。”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联系电话:021-60900099转688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上一篇

    而立深圳的成长烦恼:要GDP城市还是幸福城市?

    下一篇

    发改委官员:推进房产税改革 研征社保税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