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三全食品(002216)延续了7月以来的升势,全日上涨4.31%,盘中最高价达到34.69元。至此,自去年8月以来曾跌入15.55元的底部后,不到一年时间,三全食品二级市场股价已反弹超出一倍。今年第二季度大盘急跌,该股却逆市上涨14.50%,年初至今涨幅更是达到55.47%,表现可谓“强悍”。
三全食品究竟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吸引资金如此青睐?
与行业龙头差距渐微
2008年2月,坐落于河南郑州的三全食品登陆深圳中小板。翻看公司的招股说明书:“……公司从事速冻汤圆、水饺、粽子和面点等速冻米面食品的生产和销售,是我国第一颗速冻汤圆、第一只速冻粽子的发明者……主持了国家速冻汤圆产品行业标准制定、国家速冻水饺产品行业标准制定、国家速冻米面食品行业标准制定……”
字里行间,不难看出公司对自身在速冻米面行业地位的自豪。然而普通投资者可能并不知道,在A股市场上备受追捧的三全,却有一个同城“冤家”——同样是位于郑州、2006年在新加坡上市的思念食品。以时间论,成立于1993年的三全,还是1997年才建厂的思念的“老前辈”。
根据三全食品招股说明书中披露的数据,在市场占有率上,公司已连续多年位居行业第一。作为主要竞争对手的思念,2003年至2007年头5个月的市场份额同公司差距正逐渐拉大。
可是在业内眼中,行业龙头当属身为“后辈”的思念。就在三全食品上市当年,公司实现收入13.8亿元,净利润7956.8万元;而同年思念食品实现收入21.3亿元,净利润2.22亿元。三全营收仅为对方的64%,净利润则相当于思念的35.8%。
不过2009年,双方的差距略有缩减。三全的收入和净利润虽然分别增长至14.4亿元和8877万元,同期思念这两项业绩指标分别下滑至18.7亿元和1.7亿元。
三全今年启动扩产
成立时间虽长,却为何会被思念后来居上?曾去该公司调研的国海证券分析师孙霞告诉记者,原因之一是公司产能规模不及对方。
思念产能扩张势头相当强劲。公司于2006年在新加坡上市,在IPO之前就引入风投获得扩张资金;正式挂牌后所募资金也被迅速投入外地建厂。《每日经济新闻》整理了思念方面披露的数据,公司在2006年年产能还为30万吨,2007年新建郑州、成都基地,总产能达到44万吨。而同年三全食品总产能才14.6万吨。
反观三全,上市之后公司并不急于扩产。除了2008年两个总规模为18.76万吨的IPO项目外,三全仅在去年5月公告了一桩新增14万吨的产能规划。
而这些项目的建设进度,都不如思念那样“雷厉风行”。到去年年底,三全食品总年产能为23万吨,也就是说两年时间三全产能规模仅仅增加了8.4万吨。而思念食品方面,去年却已经从2008年的44万吨增加到56万吨。两者完全不在一个重量级上。
三全食品显然也意识到了产能限制的问题。公司董秘郑晓东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大致是从去年第三季度开始,三全食品的产能就比较紧张,行业需求在当年下半年的迅速恢复出乎公司意料。
企业的感受也在发生变化,郑晓东回忆说:“和前几年相比,这一两年整个速冻米面行业的市场需求,增长在明显提速。”进入2010年,三全启动了上市以来最密集的产能扩张:1月公司宣布进入广州,建设年产能为7万吨的华南基地;7月,公司公告将在天津建设华北基地,产能为9万吨/年。按公告进度计算,到2014年,公司产能可扩张到40万吨。
看上去仍然与思念有差距,不过孙霞指出,这个规模已经可以与思念一争高下。孙霞告诉记者,思念前期扩张激进,但市场增长并不与公司扩产步伐匹配,导致产能利用率仅有50%左右;再加上去年上半年遭遇金额危机,市场拓展受到阻碍,因此公司现阶段是决定冻结后续产能扩张计划。
未来成长性超对手
除了产能之外,《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还了解到公司的另一变化。三全以往在渠道建设上相对思念的劣势,目前已基本不存在。
两家公司营销模式并不相同。思念在全国范围内都实施经销商模式,而三全却在一线城市设立分公司进行直销,二、三线城市进行经销,“这样一来他们(思念)铺货速度就比我们快得多。”郑晓东说。
不过截至去年年末,三全食品渠道建设基本完毕。按照年报中披露信息,目前已拥有20多家分支机构,近千家经销商和十几万个门店,覆盖了全国所有省、自治区和直辖市,90%以上地级市场、80%县级市场,产品进店率在95%以上。
渠道建设完善的效应很快显现出来。今年第一季度,三全食品收入5.98亿元,同期思念收入为5.31亿元,为近几年公司单季收入首次超过思念。
孙霞表示,鉴于今后两三年三全产能扩张将快于思念,对自身渠道的控制力又强过思念,因此看好公司今后成长空间超过对方。此前三全已披露了中期业绩快报,中报收入增长到近10亿元,净利润提升到5602万元。
【稿件声明】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如需转载或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官网:http://www.nbd.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