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程元辉 发自上海
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拍散了全球“6+3”的汽车格局,全球汽车巨头纷纷通过出售资产和联盟的形式避难,福特、通用、大众以及戴姆勒等纷纷采取不同的方式。
中国汽车企业在《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细则》的“大刀”下也进行轰轰烈烈的重组,政策明确支持大型汽车企业集团进行兼并重组,目标产销规模占市场份额90%以上的汽车企业集团数量由目前的14家减少到10家以内。
那么全球汽车和中国汽车企业的重组路径是怎样的,重组路径的背后是怎样的利益考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希望回顾历史,温故而知新,那寻找出未来还有哪些重大的汽车企业的重组事件。
历史:
重组模式:整合
1、长安重组中航汽车
事件:2009年11月10日,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举行重组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字仪式。中航工业以其持有的昌河汽车、哈飞汽车、东安动力、昌河铃木、东安三菱的股权,划拨兵装集团旗下的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兵装集团将旗下中国长安汽车集团23%的股权划拨中航工业。两集团重组成立新的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兵装集团持股77%、中航工业持股23%。
影响与意义:这是标准的上汽和南汽合作模式,以资产换取股权。长安和中航汽车是两家具有军工背影的汽车企业,其在微型汽车布局有着相同之处。通过重组成立“新长安”,长安汽车集团在实力上快速提升,中航汽车的不良资产可以在新长安之下焕发第二春,中航工业持有“新长安”的股份,保证了中航工业的利益所得,这是一本对双方有利的合作。
重组模式:收购
2、广汽联姻长丰汽车
事件:2009年5月21日,长丰集团将其持有的长丰汽车151,052,703股(占长丰汽车总股本的29%)转让给广汽集团,广汽集团将成为该公司第一大股东;长丰集团持有的长丰汽车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21.98%,为该公司第二大股东,长丰汽车将更名为“广汽长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影响与意义:广汽通过持股的方式进入长丰汽车,广汽与长丰汽车并非强强联合,但是长丰汽车在自主品牌方面的成绩是广汽形成互补,长丰汽车依靠目前的实力难以进入高速发展,可以预计的是双方会在长丰汽车和广汽自主品牌项目上的提速。值得关注的是,长丰汽车可以做为广汽在国内融资平台,可以推动广汽更高速发展,长丰集团也间接参与到更宽广汽车竞争空间。
3、北汽收购萨博部分知识产权
事件:2009年12月23日,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萨博知识产权收购的基本情况。通过此次收购,北汽从萨博获得了完整的质量与制造工艺体系,包括三个整车平台、三个车型、两个发动机系列、主打的四个发动机、两个变速箱的知识产权;9-3三厢运动轿车、9-5的三厢车、9-5车运动型轿车;知识产权交易的技术文件(整车设计规范、零部件子系统设计规范、试验验证方法和验证规范、分析方法);制造工艺;供应商管理体系。
影响与意义:收购的目的很简单:技术和知识产权,这也意味北汽在轿车技术研发的不够和对技术的饥渴。此前,北汽曾收购索纳塔平台,显然,这很难以满足北汽对自主品牌发展的需求。北汽收购萨博部分知识产权对产业界的影响并不大,不过,对北汽来说,在发展速度上,不至于被其他集团落下。
4、吉利汽车收购沃尔沃
事件:2010年3月28日,吉利汽车与福特汽车签署最终股权收购协议,获得沃尔沃轿车公司(简称:沃尔沃轿车)100%的股权以及相关资产(包括知识产权)。
影响与意义:典型的“蛇吞象”并购案例。吉利汽车借助沃尔沃站在全球汽车竞争的平台之上,其实吉利汽车和北汽一样,惦记着汽车技术。
重组模式:联盟
5、菲亚特重组克莱斯勒
事件:2009年 5 1根据公司众多利益相关方达成的全面重组计划,克莱斯勒有限责任公司今天宣布,在与菲亚特集团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建立全球战略联盟以组成一家充满活力的新公司的大原则下,克莱斯勒与菲亚特达成一项协议。
影响与意义:克莱斯勒与菲亚特产品上有互补,双方充分优化各自的生产基地布局及全球供应商基地,并使双方都能够拓展进入到更广泛的市场。
6、上汽-通用
事件:去年12月4日,上海汽车[20.53 1.53%]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汽车)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以下简称通用汽车)联合宣布,双方将按照50∶50股比成立通用上海汽车香港投资公司。
影响与意义:利用现有技术,双方一起探索不熟知的市场,对双方海外市场扩张都有好处,同时降低了风险。
7、大众-铃木
事件:去年12月9日,铃木集团于向东京证券交易所发布声明,大众集团决定25亿美元购买铃木集团19.9%的股份,预计将在2010年完成。铃木决定用大众投资总额的一半来购买大众公司的股份。
影响与意义:交叉持股可以避免投资上的风险,此外,铃木汽车是大众汽车产品上良好的互补,这点对于大众的未来发展非常重要。
8、戴姆勒与日产-雷诺结盟
事件:今年4月7日,日产公司及其联盟法国雷诺公司与德国戴姆勒宣布组成相互持股的三方联盟。合作协议显示,戴姆勒将获得雷诺3.1%的股份和日产3.1%的股份,雷诺将获得戴姆勒3.1%的股份。
影响与意义:其意义是在技术上的共享,戴姆勒有高端产品上有优势,日产-雷诺在小型汽车上优势明显,相互利用发动机技术和生产技术,核心是降低技术研发成本。
总结:国内汽车企业重组多是不良资产的盘活和生产资料利润率的提高,中国汽车对国外汽车并购仍然侧重技术收购,跨国巨头的联盟多注重生产成本和技术研发成本的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