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企业倒闭“退潮” 绍兴纺织艰难重生

    2009-08-04 03:03

    每经记者  孙进  发自绍兴

      华联三鑫倒下,江龙控股倒下,浙江纵横倒下……去年下半年以来,在金融危机等各种因素影响下,成本上升,订单下滑,以及一连串业界巨头的倒闭,给绍兴县的纺织企业和商家们心头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霾。

            “世界纺织看中国,中国纺织看绍兴”,作为行业风向标、被誉为“一块托在布上的通灵宝玉”的绍兴县尚且如此,绍兴市、浙江省乃至全国纺织业的困难情况也不难想象。

            近几个月来,我国的宏观数据逐步回暖,这种暖意是否让纺织业也能沾光?从华联三鑫倒下这一标志性事件开始,大半年过去了,绍兴倒闭的大企业是否获得重生?当地纺织业是否恢复了元气?带着这些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来到绍兴市绍兴县。  

    【热点回访】

    华联三鑫重组复产  江龙印染变脸开工

        从去年10月起,王汝栋就一门心思扑在如何让以前的华联三鑫尽快恢复生产上。近一个月来,他紧皱的眉头稍微舒展了一些。

            华联三鑫被浙江远东化纤集团接手后,机器还是那些机器,员工基本上还是那些员工,但名字改成了绍兴远东石化有限公司(下称远东石化)。“我们是去年10月24日进场的。”王汝栋现在的身份是远东石化总工程师,据他透露,远东石化目前已开始正常生产。

            号称“亚洲第一、全球第二大PTA生产企业”的华联三鑫倒闭不久,号称“中国纺织第一股”的江龙控股也步其后尘。记者获悉,原江龙控股旗下的几块资产已分别被几个当地企业接手。其中,江龙印染被新中天集团接手,改名为绍兴县广丰印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丰印染),目前也正在恢复生产。

            种种迹象显示,绍兴纺织企业倒闭潮已然退去,整个行业在大环境好转背景下正慢慢恢复元气。

    华联三鑫:

    15亿重组  企业已有盈利

            在绍兴纺织业从坯布到服装“一条龙”的产业链中,绍兴县滨海工业区是印染企业的集中地,远东石化则是其中的龙头企业之一。7月26日,当记者来到远东石化时,尽管是周日,但公司的大门口仍有运输货车不停地出入,显示出忙碌的景象。

            “我们刚来的时候情况完全不同。”王汝栋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当时华联三鑫全面停产,3台PTA(化纤生产原料)装置全部歇着,留下的700多名员工也在等待安排新的岗位。

            王汝栋介绍,公司进场后的当务之急是尽快复产。经过检修后,去年11月7日,第一台机器重新开工。今年3月28日,3台机器全部重新  “上岗”。重新上岗的还有那700多名员工,“没有太大的调整,只进行了微调,关键岗位的工资还有所增加,另外还招了几十名大学毕业生。”

            “我没看财务报表,但至少可以这样讲,现在应该说有了一定的盈利。”提及效益问题,王汝栋显得比较谨慎,但他透露公司库存较少,产销率不错,这说明下游的需求增加了。

            恢复生产只是华联三鑫重组的一部分,更复杂的是资产核算和重组。远东化纤集团对华联三鑫进行重组是在当地政府牵头下完成的。王汝栋透露,浙江远东化纤集团、绍兴滨海工业区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对华联三鑫分别注资了9亿元、6亿元。

            这次由政府牵头的重组效果究竟如何?王汝栋认为:“从现在的事实来看,是正确的。”

    江龙印染:

    新中天接手  生产线恢复一半

            江龙印染是原江龙控股旗下的一块核心资产,也位于绍兴县滨海工业区,和原华联三鑫的厂区很近。记者走到江龙印染的厂区门口,发现它也已经改头换面,名字变成了绍兴县广丰印染有限公司。与此同时,厂区内已全然找不到江龙控股的影子。

            绍兴县滨海工业区管委会副主任于坚毅告诉记者,江龙控股倒闭后共留下了5块资产,其中有两块涉及滨海工业区。除江龙印染已更名为广丰印染外,另一处资产方圆织造在更名为天圣纺织后,也已复工生产。

            据报道,江龙控股倒下后,经绍兴市中院依法清算拍卖,浙江新中天控股集团出资对其进行资产重组。今年2月初,新中天集团正式接手。在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对原有设备进行大规模检修后,工厂于5月正式恢复生产,目前生产线已开工一半左右,每天生产10多万米成品布,以前江龙印染的老客户又开始上门找生意。

            广丰印染常务副总经理李建法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透露,重新投产后的广丰印染,主要产品是轧染、浸染和印花针织产品,都是市场上十分畅销的品种。与以前江龙印染外销占80%的高比例不同,广丰印染的销售计划是内销和外销各占一半。人事方面,原先江龙控股时期的许多员工仍然留了下来。

    【行业调查】

    目击绍兴纺织:产业链不同环节差异明显

        “今年的情况比2007年还好!”

            “我一个多月没接单子了!”

            走进柯桥镇,走进亚洲规模最大的轻纺城,走进生产企业密布的绍兴县滨江工业区,截然不同的两种声音,颇让刚来这里的人感到疑惑:绍兴纺织业目前究竟是好还是不好?《每日经济新闻》实地调查发现,在纺织业的产业链条上,不同环节的境况有着明显的差别,有的环节已是满负荷开工,有的环节仍有许多企业停工。

            中国首个纺织品指数——“中国·柯桥纺织指数”的监测结果也显示,从去年10月25日到今年6月25日的8个月里,纺织业各环节的境遇可谓冰火两重天。比如,坯布类的景气指数直线下滑,近两个月才止跌,降幅约40%;服装面料类的景气指数却持续上升,增幅约60%。

    目击·印染企业

    “订单排到了一个月之后”

            “奥运会前生意差,现在好多了,已经接近2007年的高峰水平。”7月26日,绍兴县天昊印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昊印染)厂长张自力高兴地告诉记者。

            天昊印染生产规模在滨海工业区内算中等偏小。厂区大门外,白色的坯布堆放成几座小山;厂区内,从练、漂到染色,再到印花、整理,各种机器忙个不停。张自力说,厂里年初时一周还有两天左右的停工,现在已是满负荷运转,而且订单也排到了一个月后。由于订单增加,再加上夏天炎热,所以近期招工也不太好招了。和去年相比,工人的工资增加了约5%~10%。

            在滨海工业区,天昊印染的表现并非最好。根据管委会副主任于坚毅的说法,从去年下半年以来,该工业区的印染企业一直是产销两旺。“工业区现有投产企业150家,比去年增加了约40家。”于坚毅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工业区企业总销量227.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总利润4.0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9.3%。于坚毅透露,印染企业出口转内销普遍做得比较成功,因此企业受外需下滑的影响较小,订单数量总体情况还算良好。

    目击·绣花企业

    “有三分之一的企业停工”

            和印染企业相比,绣花企业的情况则差了许多。绍兴县世联纺织刺绣有限公司是一家私人企业,老板名叫潘海彪,年产值三四百万元,拥有22台机器,雇了约60名工人。“情况比去年还差!”面对记者的提问,潘海彪列举了几个理由:订单越来越少,企业越来越多,利润空间进一步缩小。

            潘海彪告诉记者,绣花行业从去年下半年就开始走下坡路,今年以来一直没有好转,情况甚至更糟。“有时没有订单就只好停工,工人的收入也受到影响。”潘海彪说,绣花不是谁都能干的,需要熟练工人,因此哪怕是没有利润,也只能开工,以免工人流失。再说一年10万元的房租费也是成本,不开工就得吃老本。“我的情况还算好的!”潘海彪说,目前绣花企业的总体情况是1/3的企业已经停工,1/3的企业处于半停工状态,剩余1/3企业能够保持开工,他的企业属最后一种情况,所以还算过得去。

            潘海彪说,目前他的产品主要销往中东国家,而欧美国家的商家已经很少来买了。他也考虑过转行,但机器根本卖不出去,也不知道转行后能做什么,只好等待行情好转。

            采访结束后,潘海彪指着一家名为“三鑫金片”的企业说,这家企业好久没见开工了,估计已经停产了。

    目击·经销摊位

    “很多品种现在都论斤卖了”

            生产企业的情况有好有差,经销商的情况则是总体不大好,这是走访中留给记者最直观的印象。

            7月28日,绍兴下起了中雨,记者来到中国轻纺城北八区,眼前一片冷清。许多摊位的老板目不转睛地盯着桌上的电脑显示器,音箱里传出的要么是电视剧,要么是电脑游戏的声音,过道上很难找到客人的影子。北八区销售的主要是坯布。10922号摊位老板沈海荣不愿多说,只表示整个行业的情况不好。11211号摊位老板蒋如方则比较健谈,他告诉记者,已经有一个月没接到单子了。

            随后记者来到中国轻纺城北六区,这里主要销售衬衫布和绒布,也显得冷冷清清,有的商铺老板还下起了象棋,围观者甚多。

            谈到绒布生意,一楼通道旁长君绒业的老板冯长君显得不是很乐观,“现在很多品种都论斤卖了!”比如全棉天鹅绒,去年的单价是14~15元/米,现在的单价是12~13元/米,而论斤卖的话就是30元/斤,这样算下来利润更少了。以前一笔单子的毛利润有10%左右,现在只有7%左右,有的甚至只有5%,这还不算运输费、税费等成本。

    目击·外贸企业

    “生意近来稍微好了一点”

            虽然同是经销商,但相比摆摊卖的家庭作坊式经销商,主要做外贸生意的绍兴县红季纺织品有限公司老板叶军的生意明显好了许多。当记者走进叶军的办公室时,他正接待一名来自中东的客人,忙着看样品、谈价格。

            “纺织外贸生意上半年很难做,现在稍微好一点了!”叶军介绍,最初国外买家不知道柯桥镇,所以主要委托中间商购买。中间商左手收取国外客人的佣金,右手吃价格差,过了一段滋润的日子。随着接触的中国卖家多了,国外买家开始货比三家,经销商取代了中间商成为他们的主要合作伙伴。但现在的情况又不同了,许多国外买家开始直接和厂家联系,有的厂家也自己设立外贸经营部,经销商的生意面临新的挑战。

            对此,叶军有自己的一套应对策略:将经销重点放在工序复杂的高档布料产品上。这类产品做工精美,但工序复杂,不可能由一家生产企业完成,国外买家无法直接从厂家买到。“我的产品要委托好几家企业,比如印染工序在江苏常熟完成,绣花工艺在绍兴完成。”

            做外贸面临着很大的信用风险,去年许多国外买家出现宁可不要定金也不愿提货的情况。叶军透露,外贸企业现在变得谨慎多了,同时许多企业开始出口担保,也将风险减小了许多。

    数据播报

    上半年  绍兴市纺织服装出口降9.5%

        绍兴县的纺织业上半年总体情况如何?27日,绍兴县统计局的王科长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供了一组刚出炉的数据:

            上半年,绍兴县大纺织(含纺织、化纤和服装等)总产值569.9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9%;销售总额557.7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利润总额14.8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2%。

            记者从绍兴县外经贸局获得的数据进一步显示,上半年,绍兴县支柱产品面料类出口23.04亿美元,同比下降14.6%,主要新兴市场均出现不同幅度的下降,其中南美市场下降33.3%。但全县服装出口在逆势中上扬。上半年,绍兴县服装出口达1.5亿美元,同比增长10.2%。

            记者从绍兴海关得到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整个绍兴市出口纺织服装(包括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和服装及衣着附件)45.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9.5%。不过,上半年全市对美纺织服装出口的绝对值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尽管外需有了明显改善,给了企业一定的信心,但情况并未彻底好转。市场需求短期内难以逆转,出口也遭遇了重重阻碍。同时,周边国家市场的竞争力在不断增强,也对我国出口造成了一定冲击。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9604220  上海:021-61213899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上一篇

    理财问答

    下一篇

    七月销售价升量跌 四地楼市迎来拐点?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