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地方政府频开座谈会 保出口吹响集结号

    2009-06-09 03:15
    每经记者  黄清燕  发自上海

            面对日益  “缩水”的出口数据,各地的地方政府也在积极商讨对策,帮企业想法,一场保出口的攻坚战已经打响。

            “统一的说法是,订单排到了今年9月。而真实的情况是,订单比往年少了一半。”作为一家只有50名工人的纺织企业负责人,孙文智在面对媒体采访时说,“工人少了三分之二,机器也卖掉了一半,对外界说是‘满负荷生产’,当然也是正确的。”

            从去年开始,孙文智动用过去3年积累下来的现金流维持工厂的日常开支,且没有任何收益,但他坚持认为:“欧美市场不行,就开拓中东市场,总之,制造企业最大的诱惑还是在出口市场。”

            可见,即便面对长期低迷的出口形势,大多数外贸企业仍在坚持,他们关心的是还需要“煎熬”多久。事实上,面对日益“缩水”的出口数据,各地的地方政府也在积极商讨对策,一场保出口的攻坚战已经打响。

    数据·长三角

    16城市外贸降幅扩大

            上海市统计局公布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4月,上海市进出口总额为216.49亿美元,同比下降26.4%,其中,出口下降25.8%,进口下降27.1%。

            江苏、浙江两省的进出口数据也不容乐观。统计数据显示,今年4月,江苏省外贸进出口总额为258.1亿美元,同比下降24.8%;浙江省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151亿美元,下降19.6%,降幅比上月放大。

            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一名官员感叹:“华交会(中国华东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的成交额居然下降了四成,几乎回到了2003年水平,可见长三角的外贸形势严峻。”

            长期跟踪、分析和研究长三角区域经济运行的无锡市统计局日前披露的今年1~4月长三角经济运行分析报告显示,今年前4个月,长三角地区16城市对外贸易降幅扩大,出口全面下滑。16城市共完成外贸出口额1258亿美元,同比下降22.8%,比一季度扩大了0.8个百分点。

            该报告指出,虽然今年3、4月以来,经济运行的积极因素逐渐增多,企稳回暖迹象显现,但外贸持续低迷仍然会给长三角经济带来隐忧。

    数据·珠三角

    前4月广东出口降17.8%

            海关广东分署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4月,广东省进出口贸易总值为1625.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1.7%,其中出口下降17.8%。从4月份的数据来看,广东外贸进出口下降势头已趋于平稳,进出口降幅均小于全国,也小于江苏、北京和上海。但从1~4月广东省出口数据来看,占全省70%左右的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大幅下降的趋势仍未明显改变,出口分别下降20.9%和20.1%。

            在广东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广东省省长黄华华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广东今年外贸出口的目标是“有所增长”,全省GDP增长目标为8.5%,这两个指标在去年同期的报告中分别为10%和9%。

            中国商务部近期召开的形势分析会上的消息显示,今年上半年排名前10位的出口省市,全部下调了实际增长目标。

    应对·资金

    地方政府帮企业争取融资

            外贸进出口的严峻形势,引起了各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据报道,去年三季度以来,江苏省政府已先后召开9次外经贸工作座谈会,研究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

            为了弥补传统市场的订单下滑,上海市出台了“保外贸21条”,将“积极支持企业开拓新兴市场”作为重要措施之一。

            浙江省外经贸部门分析认为,以中小型出口企业为主的浙江外贸大军,仍面临外需减少、生产资料价格波动加大、部分出口市场汇率波动加大、利润严重下滑的局面,2009年保持浙江全省外贸稳定增长的压力前所未有。

            “以前一年难得来一回,而最近一个月,市里主管外经贸的领导已经来过三回。”浙江一家外向型企业负责人日前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为了调查企业真实的生存情况和对企业进行各种配套服务,“干部下乡”的情况越来越多。

            在无锡,由当地外经贸局牵头的律师团专门解答企业发展中的知识产权问题;江苏省进出口商会工作人员日前对记者表示,今年以来,各种进出口座谈会开始增多。

            被外界称为  “中国出口风向标”的广东省,今年以来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了尽早实现广东外贸的“止血止跌”,广东外经贸系统针对重点地区、重点企业,积极组织各类政策宣讲,并为外经贸企业争取500亿美元的贸易融资、长期贷款和出口信用额度。

    应对·政策

    国务院再出台6项支持政策

            “在全球经济复苏的时候,只要我们的出口企业还在,我们就可以迅速扩大规模抢占市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部长隆国强分析认为,对企业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解决融资问题。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对200家重点企业的调研结果显示,出口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依次是国际需求减弱、客户回款风险明显增大、汇率风险增强、流动资金短缺等。

            商务部对外贸易司的调研报告显示,由于贸易融资条件持续恶化,出口企业的贸易风险大幅上升。目前,全球贸易融资缺口高达1000亿~3000亿美元,许多国家的进出口商因资金紧张而被迫压缩业务或破产,严重影响了国际贸易的正常运转。

            5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努力保持我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份额。具体政策包括从出口信用保险到贸易融资等6个方面,决定在2009年安排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840亿美元。同时,还将降低保险费率、建立和完善出口信用保险财政风险补偿机制。

    分析

    “出口全退税”是否可行

        自今年5月以来,商务部收到了大量来自各地、各行业协会和企业的报告和建议,一个主要建议是:将出口退税率上调到17%,即征多少退多少,实现出口商品零税率。提出这些建议的有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玩具协会、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等行业协会,以及部分企业团体。

            与此同时,为了配合商务部对各地进出口情况的调查,广东、上海、浙江、天津、江苏等5个外贸重点省份也向商务部递交了本地详尽的外贸调研报告,报告不约而同地对今年的外贸形势做出了  “低位运行恐还将持续一段时间”等判断。广东省在报告中明确建议,国家应继续上调出口退税率。上海建议实行外贸出口“零税率”政策。天津则认为,即便目前不能一次调整到位,也应该陆续进行调整。

            一些出口企业的外贸负责人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执行效果上看,出口全退税未必能收到预期效果,但政府频繁出台扶持政策,对提升企业的信心是有一定帮助的。

            是否将实行出口全退税,目前尚无定论,但在昨日,财政部发布通知,经国务院批准,6月1日起,再次提高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其中,电视用发送设备、缝纫机等商品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7%;合金钢异性材等钢材、钢铁结构体等钢铁制品、剪刀等商品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9%;罐头、果汁、桑丝等农业深加工产品,电动齿轮泵、半挂车等机电产品,光学元件等仪器仪表,胰岛素制剂等药品,箱包,鞋帽,伞,毛发制品,玩具,家具等商品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5%;部分塑料、陶瓷、玻璃制品,部分水产品,车削工具等商品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3%;玉米淀粉、酒精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5%等。



    媒体转载、摘编本报所刊作品时,请注明来源于《每日经济新闻》及作者姓名。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9604220  上海:021-61213899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上一篇

    理财问答

    下一篇

    东航集团将控股上航 或再获注资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