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来(文学创作)的做法可能是‘人机共创’。ChatGPT可以为个人提供许多灵感和参考,但主要的创作工作还是由人自己来完成。”中国科幻作家代表人物之一,七次中国科幻银河奖、四次全球华语星云奖金奖获得者江波告诉每经记者。
每经记者 蔡鼎 每经编辑 兰素英
在由斯派克·琼斯导演、于2013年上映的人与人工智能相爱的科幻电影《她(Her)》中,有一个有趣的细节:尽管人工智能已高度发达,男主却坚守着一份“古老”的工作——帮他人写信。因为心思细腻、感情丰富,男主能根据顾客提供的资料写出包含真情实感的信件。
这不仅是科幻作品的设定,现实里,人类的大脑和神经系统复杂的工作原理及过程尚不能被人工智能完全理解,这就意味着人的感受和想法无法通过模型或算法被分解或找出规律,而这些恰恰是从古到今人类进行文学创作的源泉。
然而,爆红人工智能聊天软件ChatGPT的横空出世,对涉及多种体裁的文学创作提出了严峻挑战。不仅如此,近期,在美国最大电子书平台亚马逊上,悄悄刮起了一阵“AI写作书籍”的热潮:不少业余作家利用ChatGPT在几个小时内就能完成一本几十页的电子书,并通过Kindle的自助出版服务直接出售。这意味着ChatGPT可能将开始颠覆文学创作领域。
那么,ChatGPT的出现是否真的会对这类职业造成实质性的冲击?究竟会带来哪些影响?作家又该如何科学使用这些人工智能工具?
中国科幻作家代表人物之一,七次中国科幻银河奖、四次全球华语星云奖金奖获得者江波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从试用ChatGPT的结果来看,它已经具备了相当的文学创作能力。”但他指出,ChatGPT写出来的东西始终和人创作出的独特风格有差别,“它可以为个人提供许多灵感和参考,但主要的创作工作还是由人自己来完成,所以可能将来的做法是‘人机共创’,而不是人工智能取代人类作家。”
图片来源:亚马逊网站出售的AI创作电子书
上线仅5天,ChatGPT用户数量就突破100万,推出两个多月,月活用户就达到1亿,被称为互联网史上用户增长最快的消费者应用程序。
ChatGPT的迅速风靡不仅在资本市场上刮起一阵飓风,也让不少行业的从业者担心其“饭碗不保”。
ChatGPT不仅能“写”古诗、现代诗、还能创作有逻辑的短篇小说,让人不免怀疑如此一来苦练写作是否还有意义。
此外,随着人工智能的迅速迭代,以及文学消费被迅速生活化和场景化,也有学者认为:恐怕文字创作“仰仗”AI会越来越多,尤其在悬疑、推理、幻想等类型写作以及游戏、“剧本杀”等领域,人工智能优势越来越明显。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其实这并不是人工智能第一次在人类面前展现出惊人的“创作能力”。2017年智能机器人小冰“出版”的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曾赚足舆论的目光,它被称为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机器人撰写的诗集。当时,“AI小冰”的诗歌大获好评,其“创作水平”甚至远超文化素养一般的普通人。
如今,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OpenAI推出的ChatGPT已经开始帮助学生写论文、帮助程序员写游戏代码、帮助公关公司写文案,《福布斯》杂志甚至称全美已有89%的学生借助过ChatGPT写作业。不仅如此,自去年11月发布以来,ChatGPT已被人们用来撰写求职信、制作儿童读物。
“ChatGPT对文学创作领域带来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甚至可以说是颠覆性的。”江波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从试用ChatGPT的结果来看,可以说,它大体上相当于人类互联网写作的平均水平,因为它是基于相关性来进行写作的,自然会把一些鲜明的个人风格抹除掉,而形成一种平均风格,或者叫做AI风格。”
“我们生活在由和我们非常不同的人在我们出生很久以前发明的思想牢狱之中。”
这句话是学者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十周年畅销纪念版)序言中所写,指的是人类现代社会的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和文化价值观,都是在几千年前由其他人类祖先发明和建立的,而现代人在某种程度上仍然生活在这些早期的构想中。
很难想象,这句话其实是尤瓦尔·赫拉利用GPT3(OpenAI于2020年推出的一个自然语言处理的计算模型,ChatGPT前身)所写。赫拉利对ChatGPT写出的连贯逻辑感到震惊。
但知名美籍华裔科幻作家姜峯楠(Ted Chiang)则给出了保守的看法,他在近日给《纽约客》写的文章中表示,ChatGPT为所有网络信息制造着经过深度压缩的模糊图像,它或许适合大多数用户,但不适合那些具有原创性以及懂得获取原始文本的用户。
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 四川省作协副主席、作家罗伟章指出,一种好的文学写作,有两个层面,一是脑,二是心。罗伟章表示,他不是太清楚ChatGPT是否“有心”,但“如果它没有,它就永远也代替不了作家,作家这个职业就不会消失。”罗伟章说道。
其次,罗伟章认为,ChatGPT的出现,或将加快作家的优胜劣汰。他指出,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之所以成为艺术,是因为好作家有自己的语言追求和语言个性,并因此为语言的丰富和发展做出贡献。
“如果ChatGPT做不到这一点,也不能代替作家。ChatGPT带来的真正局面,可能是对作家的‘强度过滤’,即是说,无心无脑和没有语言志向与能力的作家,多半就混不下去了,留下来的,是真作家、大作家。”罗伟章对记者补充道。
对此,江波表示认同,他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ChatGPT能够模仿特定的风格写作,写出来的东西也像模像样,但始终和人写出的独特风格的东西有差别。个体的写作,重要的是独特的创意和风格,所以自由的人类写作者,始终还是能找到一些生存空间,而不会被AI彻底挤出市场。做一个独特的作者,可能是后ChatGPT时代更重要的生存法则。”
江波在采访中直言, “对(写作)行业而言,可能那些格式比较固定,内容缺少变化的写作,很快可以由ChatGPT这样的AI来进行,例如公文、新闻、摘要之类的。”
四川省作协副主席、新中国首家诗歌专业期刊《星星诗刊》主编龚学敏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也指出,“对于有标准的东西而言,人工智能就会很快超过人类的水平,也会加速淘汰一些低层次的作家。但我认为人工智能对真正的作者和文学创作其实并没有多大影响,因为在探索未来未知领域方面,人工智能没有这样的能力。”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111421248465
近期亚马逊悄然兴起的“AI写书潮”,也再次让外界对人工智能或将颠覆写作行业的展开热议。
2007年,亚马逊推出了Kindle直接出版服务,催生了自助出版小说行业。这项服务可以帮助作者们在家中就直接销售和推广自己的书籍,而不用费心或花钱去寻找文学代理商或出版社。如今,ChatGPT的出现,更是令这些自助出版小说的作家们如虎添翼。那么,人工智能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取代人类作家?
龚学敏认为,即使人工智能已经发展到今天的阶段,但仍有一些人工智能无法提供的东西。他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指出,“前几年AI创作的诗歌就曾赚足眼球,如今人工智能进行内容创作又火起来了,这绝不是偶然,这是因为人类在发展,也跟互联网越来越紧密了。如今,人工智能的出现导致人类已经面临着‘知识贬值’的时代。在当前这个文学时代,人工智能只能模拟过去人类已经有的、已经表达过的情感和想象力,因此人类过去的、已有的知识会贬值,但永远不会贬值的会是那些优秀作家、诗人的想象力,这是人工智能无法提供的。”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牛津大学早在2013年的一项研究认为,在未来20年内,美国47%的工作岗位可能会被人工智能或自动化淘汰,但现在看来这一预测似乎并不正确。麦肯锡全球研究所的合伙人Anu Madgavkar就表示,这是因为需要将人类的判断应用于这些技术,才能避免错误和偏见:“我们必须将这些东西视为提高生产力的工具,而不是完全替代我们的工作。”
对于ChatGPT的出现,江波认为,更重要是对作家写作方式的改变。他向记者指出,“我看到有人用ChatGPT尝试写作小说,简单的段子还过得去,诗歌也像是那么回事,但要写一个长篇小说,估计就没有能力了。从根本上说,大概ChatGPT还不具有逻辑推理的能力,而只是拥有极为渊博的知识,同时具有广泛联想的能力。所以用它作为参考是很不错的工具,但想要达到一些特定的目的,就很困难,还必须要有人的介入才行。”
也有观点认为,从效率角度来说,ChatGPT作为一个高效的AI辅助工具,在它的帮助下,人类工作的效率将再次提升,凭借更少的人即可完成同样的工作。比如广告文案撰写、内容创作等任务,在充足数据库的支持下,ChatGPT能在短时间内生成许多符合要求的结果,人们只需要筛选出满足自己需要的即可。原本需要多人完成的任务,在ChatGPT的帮助下只需要一人,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也就变相替代了人的工作。
江波也认为,借助人工智能工具,会极大提高作家的思维和创意。他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文学)创意往往是从交流中碰撞而来的,但人和人之间的交流会受到太多限制,和AI的交流则完全打开了所有的束缚,甚至包括一些隐私性的东西。当下的作家,或许还会顺着既有的轨道前进,并不习惯AI的辅助。但将来的作者,一定会有AI辅助,而且经过自己长年的训练,会特别适合作者个人。”
“将来(文学创作)的做法可能是‘人机共创’。ChatGPT可以为个人提供许多灵感和参考,但主要的创作工作还是由人自己来完成。我个人非常乐见它的大范围推广,虽然这一定会带来弊端,但对于一些聪明人,对于能够善加利用的人,这是一个生产力工具的巨大飞跃。作家失去的工作只是一小部分(工作),但是获得的将是一个广大的世界。我对此抱有乐观的看法。”江波对记者补充道。
对于年轻作家使用ChatGPT,江波认为,ChatGPT是个强有力的工具,但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要变成工具的傀儡,而要做工具的主人。
“一个腹中空空的人,是无法成为主人的,他一定会在和AI的博弈中败下阵来。所以在开始使用这种工具之前,需要有强力的训练,让自己的知识体系强大而富有弹性。这需要广阔的知识基础和对世界的深刻理解。暂时放弃ChatGPT,直到自己已经有了表达的经验,然后再打开这个大门会更有利。”江波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进一步说道。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111421248465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