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鼎好”易主与中关村电子市场的落寞

    每日经济新闻 2019-04-04 19:42

    作为中关村卖场最后的留守者,鼎好大厦还是没能走下去。

    每经记者 陈梦妤 林菁晶    每经编辑 魏文艺    

    57.2亿元,北京中关村地标建筑易主。

    暗淡多年之后,这座承载无数“刘强东们”创业梦的鼎好大厦,这几天重新以明星项目姿态重返公众视野。

    近日,启城投资、颢腾投资联合瑞士合众集团等外资财团,以近60亿元高价,成就京沪两地本年度第五起外资巨额收购商业地产的大宗交易。

    中关村的故事,也将翻开新的篇章。

    图片来源:记者 陈梦妤 摄

    收购绯闻传足半年 外资财团套路深

    作为中关村卖场最后的留守者,鼎好大厦还是没能走下去。

    在中国IT的启蒙时代,中关村电子卖场强势崛起。2003年,鼎好大厦开业,这是中关村电子卖场走向顶峰的标志。但数年之后,这些弄潮儿的生存空间逐渐被电商企业挤压,大批摊主从卖场流失。

    事实上,鼎好大厦的转型始于2011年。“镁刻地产”记者了解到,2011年期间的鼎好基本上处于满租状态,如果要转型,是必须与商户提前商定解约的。随后,鼎好通过降低租金价格、协助完成工程改造、对有产权业主采取高价回租等方式,逐渐完成转型。

    但是,经历了“兄弟卖场”的转型抑或关门之后,去年10月,据彭博社,瑞士合众集团私募基金就被曝拟以57亿元收购鼎好大厦大部分股权,亦即此次启城投资与颢腾投资的联合境外投资机构。

    记者实地走访后获悉,目前,除了三层外,鼎好大厦已基本完成商户清退工作。而在三层,商户们看起来一切如常,吃饭、玩游戏、聊天。

    “换大业主的事情我们都知道的,楼下都清退完了,但是大厦的产权比较分散,再加上我们是早年间与第三方小业主签的合约,现在条件没有谈好,大家都还维持现状。”有商户如此告诉记者。

    也就是说,由于产权分散(原业主北京鼎好天地电子市场有限公司对外出售部分产权),以及诸多小型“二房东”之类的存在,三层商铺的清退工作迟迟未能完成。

    对于这笔收购,瑞士合众集团亚洲区董事总经理Rahul Ghai曾表示,收购鼎好大厦非常适合集团“购买、改造和卖出”的销售策略,我们计划实施一项持续多年的价值升级计划,将其转变为集团核心房地产资产。

    意即,外资财团的最终目的,并不是长期持有,而是对鼎好大厦进行改造升级增值后,再“卖个好价钱”。

    图片来源:记者 陈梦妤 摄

    好租方面向“镁刻地产”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鼎好大厦当前挂牌租金价格为8.44元/平方米·天,出租率接近100%,未来该项目进一步改造升级后,单价或将迈入“10元”,即年纯租金收入在3亿元以上。

    相比于海龙大厦、中关村e世界,鼎好大厦的租金水平持续领跑,而空置率更是长期处于低位乃至“零空置”。

    从这一角度看,若未来鼎好大厦如愿成为科技金融地标,项目增值能力将有极大提升。毕竟,金融行业的租金承受能力较高,而一旦吸纳了诸多科技金融类企业,鼎好大厦项目本身也将出现明显溢价。

    外资财团的套路,从来都不是这么简单。

    别了,中关村电子卖场

    “南有华强北,北有中关村”,被誉为“中国硅谷”中关村电子卖场曾是商业巨子发迹的起点,也记录着中国IT发展的历史。

    鼎好大厦的出售,无疑象征着一个时代的正式落幕。

    不久前,《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曾实探深圳华强北,调查“关铺潮”真相,并得出结论:所谓的“关铺潮”并非是商户生意不佳导致,但是华强北衰落却是事实。

    相较之下,中关村电子卖场自衰弱至今,已有将近十年的历史。

    2011年7月1日,中关村电子卖场“四巨头”之一的中关村太平洋电子数码广场正式停止对外营业。

    太平洋电子数码广场于1999年开业,也正是一年,如今声名显赫的刘强东盘下了中关村一个四平方米的摊位,靠制作售卖VCD为生。

    接下来的十年,是中关村电子卖场的鼎盛时期,市场份额一度占据全国70%以上。卖场内,一个两平方米的柜台,每月租金上万依然一铺难求。“生意最好的时候,卖场大厅里人多得连电梯都上不去。”一位盘踞卖场多年的老板回忆道。

    随之而来的还有盗版、假货、强买强卖等负面新闻,这些不良形象与“雄霸全国”的市场份额共同勾画出中关村卖场辉煌、光鲜、黑暗、混乱的复杂形象,也加速了中关村卖场走向一步步衰亡。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其实不是京东们革了你们的命,而是你们自己!扪心而问,你们做了多少偷梁换柱勾当?卖了多少水货假货?暴打了多少客户?这是因果报应!”离开中关村卖场后的刘强东曾在微博上批判。

    2003年的SARS一度让中关村卖场的生意一落千丈。刘强东暂时关闭了所有门店,开始尝试线上销售,并于2004年底关闭了所有线下店面,转型为一家专业的电子商务公司,这一决定也让京东抓住了未来的消费趋势。彼时,多数商家依然沉浸在卖场的繁荣之中。

    2007年,京东获得第一笔融资,由此进入发展的快车道,而中关村卖场也迎来其最后的荣光。

    数据显示,2007年,中关村的单日客流为15万左右,2008年,单日客流减少到10万人左右,此后更是经历了阶梯式下滑。

    2009年7月23日,北京市海淀区政府发布《关于加快推进中关村西区业态调整的通告》。通告宣称:中关村西区定位于建设成为创新要素聚集功能区,不鼓励电子卖场、商场、购物中心、餐饮等业态在本区域内发展。

    2013年11月,海淀区政府再度发文,提出“鼓励中关村西区电子市场主办方引进科技研发、科技金融、科技中介、创新要素等符合中关村西区业态调整要求的、能为海淀区做出较大区域贡献的企业”。

    内有经营管理不善,外有中关村业态转型和电子商务带来的冲击,中关村电子卖场关闭潮自此拉开序幕。

    2015年,中关村e世界宣布关闭;2016年,海龙电子城停业转型;2019年,鼎好大厦易主。

    如今的中关村已经完成了向创新创业大街的转型,而那些曾经的电子卖场,也会在未来的某一天摇身一变,成为高端的写字楼,继续书写中关村的故事。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李克强对全国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作出重要批示

    下一篇

    4家公司首发全部成功过会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