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瀚叶股份2800万买专利使用权 牵手中科院欲解氨基酸产业环保难题

    每日经济新闻 2017-10-13 13:19

    近日,瀚叶股份与中科院微生所达成了两项合作:签署L-丙氨酸菌种专利技术转让协议、共同成立中科瀚叶生物医药联合实验室。

    每经编辑 李少婷    

    每经记者 李少婷 每经编辑 姚治宇

    此前因转型“泛娱乐”备受关注的瀚叶股份(600226,SH)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微生所)展开“联姻”。

    10月12日下午,在中科院学术会堂的穹顶下,瀚叶股份与中科院微生所达成了两项合作:签署L-丙氨酸菌种专利技术转让协议、共同成立中科瀚叶生物医药联合实验室。其中,前者意味着瀚叶股份将以新的技术尝试革新氨基酸产业。

    “菌种是氨基酸发酵的核心,菌种改造与升级换代是氨基酸生产的关键。”中科院微生所温廷益教授向包括《每日经济新闻》在内的媒体记者表示,我国是氨基酸生产大国却并非生产强国,传统生产方法使得氨基酸主要品种微利运行,而新的生产方法将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并且改变生产过程环境污染严重的状况。

    独家使用权也有考核指标

    在10月12日下午的新闻发布会上,瀚叶股份与中科院微生所未对技术转让及联合实验室合作细节做详细阐述。直到12日晚间公告,瀚叶股份才将双方的合作内容和盘托出。

    公告显示,瀚叶股份以2800万元许可费获得中科院微生物所L-丙氨酸生产技术独家使用权,实施期自合同签订起20年,双方约定,瀚叶股份方就该技术在实验室验收达标后8个月内成功投入规模化生产。

    值得一提的是,瀚叶股份获得技术转让后也有“紧箍咒”。按照协议,虽然目前瀚叶股份拿到的是独家许可,但若瀚叶股份方连续三年支付给中科院微生所的许可费低于200万元/年时,独家许可将被降为普通许可。

    联合实验室则基于共建“产-学-研”合作研究体系,主要关注“高精尖”的生物医药领域,日常运行经费和项目经费均由瀚叶股份方负担,其中日常运行经费100万/年。

    据中科院微生所研究员施一向包括《每日经济新闻》在内的记者介绍,联合实验室五年内重点开展的项目包括:利用黑猩猩腺病毒载体开发寨卡病毒腺病毒载体疫苗、研发犬源的犬细小病毒治疗性抗体。未来,联合实验室靶向传染病防控产品、医药氨基酸生产、糖尿病等。

    作为瀚叶股份传统业务经营平台,浙江拜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拜克生物)未来将负责承接上述与中科院微生所的合作内容。而拜克生物总经理沈德堂认为,此次与中科院的合作是上市公司主营业务的“承上启下”。

    瀚叶股份多次在定期报告中指出,其传统主业行业竞争压力大。在筹划两年的收购游戏资产落定后,瀚叶股份在其2017年半年报中表示,公司加快对缺乏竞争力的资产和业务的剥离。

    2017年9月,瀚叶股份进行内部传统业务整合和架构调整,拜客生物对传统化工业务及热电联供业务部分资产及负债进行承接,根据瀚叶股份公告,拜克生物2017年7月实现营业收入186.29万元,净利润-0.36万元(数据未经审计)。而此次合作是业务架构调整后的拜克生物的首次外部合作,瀚叶股份董事长沈培今意图借此机会实现上市公司传统主业向“高精尖”的蜕变。

    新技术规模化生产存不确定性

    瀚叶股份向中科院微生所抛出橄榄枝,源于新技术所带来的“钱”景。

    据温廷益介绍,目前我国氨基酸产业尚处低水平发展,虽然2016年中国氨基酸总产量占全球总量的58%,可谓氨基酸产品的“世界工厂”,但因为创新品种少、环境污染严重、专利意识单薄、生产工艺落后等原因,目前氨基酸产品同质化严重,行业产能过剩。

    温廷益向包括《每日经济新闻》在内的媒体表示,中科院微生所研究的新生产方法可大幅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而按照传统生产方法,L-丙氨酸价格在每吨2.2万元至2.4万元之间,而生产成本高达每吨2万元。

    L-丙氨酸的原料是玉米,产品可用于药品、食品、日化品等领域,其中,日化品是此次新技术的重点发展方向,而新技术的革命性就在于“无毒、无害、可替代”。

    温廷益在发布会上介绍,L-丙氨酸的应用市场之一即表面活性剂,但是生产过程会带入号称“世纪之毒”的致癌物质二噁英等。但已有研究院所和企业研发出以椰油和L-丙氨酸为基础物质的表面活性剂,并应用于日化品中,“(上述产品)基本无环境污染,可完全替代传统表面活性剂,国内潜在市场500吨/年”。

    瀚叶股份此前的传统主业也涉及氨基酸生产,因此拥有多条氨基酸工业生产线,中科院微生所意图利用瀚叶股份的资本优势尽快完成L-丙氨酸的工业生产,并形成生物产业集群。

    不过,瀚叶股份也提到,目前中科院微生所持有的“发酵法生产L-丙氨酸的菌种”技术能否规模化生产,及生产后能否达到销售预期尚存在不确定性 。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王思聪要赢了?共享充电宝“乐电”活了7个月,正式宣布死亡!

    下一篇

    让格萨尔故乡辉煌再现 成都高新区以“绣花”功夫帮扶德格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