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学院发布的《中国产业经济2016年二季度报告》指出,企业投资疲软,仅9%的企业在二季度进行了固定资产投资,扩张型投资为2%。不过报告也称,尽管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中国经济仍有相当多的新的增长点,如新兴行业的发展、国企改革和城镇化。在政府对经济转型的政策支持下,我们对中国经济长远发展持乐观态度。
每经记者 胡健
9月7日,长江商学院发布了《中国产业经济2016年二季度报告》称,虽然二季度GDP数据好于预期,但对工业企业的调查显示产业经济仍处于L型走势。景气指数、生产、用工量呈收缩状态,扩散指数均为46。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指出,企业投资疲软,仅9%的企业在二季度进行了固定资产投资,扩张型投资为2%。
报告中提到,数据来源于对约2000 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融资需求进行的季度调查。该调查从2014年第二季度开始已进行了9次。调查采用电话访谈形式,样本通过对国家统计局2008年经营普查规模以上(即销售额大于500万元人民币)的48.8万家企业按行业、地区、及规模分层的随机抽样产生。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7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名义增长8.1%,增速比1-6月份回落0.9个百分点。而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名义仅增长2.1%,增速比1-6月份回落0.7个百分点。
据了解,长江商学院构造的产业景气指数包含当前经营状况、预期经营状况变化以及投资时机这3个子指标,报告指出,最弱的仍旧是投资,当被问到“当前是否是固定资产投资的好时机”时,只有1%的企业认为“是”,65%为“一般”,34%的企业回答为“不是”。
长江商学院金融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甘洁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产业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仍然是需求不足。当被问及制约下季度生产的因素,订单不足仍是首要因素,涉及81%的企业。其次是成本,19%的企业回答“劳动力成本”,13%的企业回答“原材料成本”。而融资不是瓶颈,仅有4%的企业将之列为制约生产的因素。
甘洁说,以基础设施建设的固定资产投资虽然力度很大,但完全以政府为主导,民间投资不但未被带动,而是呈萎缩趋势,说明其对整体经济的拉动作用有限。我们的数据也显示有效需求并未得到足够提升,经济仍未走出低谷。
当下,围绕宏观调控中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该如何运用不乏争议,在甘洁看来,在产能严重过剩这一制约条件下,货币、财政政策的刺激作用本来就有限。加之经济预期走弱,财政、货币政策难以发挥乘数效应,副作用更为明显。
长江商学院报告认为,以优化产业结构,淘汰升级过剩、落后产能为核心的供给侧改革是经济长远发展的必要条件。从过去几个季度的数据来看,供给侧改革确实取得了不小的进展,过剩行业减产、减员明显增加。
对于未来经济运行情况,报告称,尽管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中国经济仍有相当多的新的增长点,如新兴行业的发展、国企改革和城镇化。在政府对经济转型的政策支持下,我们对中国经济长远发展持乐观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