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老郑说汇:美元敏感期已过 焦点转向欧央行议息

    每日经济新闻 2016-09-05 21:25

    上周五,美国公布的8月非农就业数据不如预期,但因种种原因,市场认为美联储9月加息概率仅微幅下降,而年内加息甚至不降反升。在此背景下,上周五美元仅短暂下跌,其后上涨。本周市场焦点是包括欧央行在内的几家央行议息,因欧元权重较大,故宜重点关注。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郑步春    

    郑步春

    上周五美国公布的8月非农就业数据略不如预期,但因种种原因,市场所认为的美联储9月加息概率仅微幅下降,而年内加息甚至不降反升。在此背景下,上周五美元仅短暂下跌,但其后上涨。本周市场焦点是包括欧央行在内的几家央行议息,因欧元权重较大,故宜重点关注。

    美国非农数据较弱

    上周五,美国公布的8月非农就业数据明显不如预期,这自然会降低美联储9月加息机会,但当时美元仅因该消息而短暂下跌,最终令人意外地收出阳线。

    本周一,美元暂有所回吐,截至18:28,美元指数暂挫0.21%至95.685点。

    美国劳工部上周五公布,8月份美国新增非农就业人数为15.1万,大幅不如7月上修后的27.5万(上修前是25.5万),亦不如预期的18.0万;8月平均时薪年率为增2.4%,不如7月的增2.7%,亦不如预期的增2.5%;8月失业率持平于7月的4.9%,不如预期的4.8%;8月劳动力参与率为62.8%,与7月持平。

    市场之所以作出如此反映,应有以下两个原因:

    首先,8月新增非农就业人数虽然较预期少了约两万多人,可7月份数据也上修了两万人。众所周知,统计上时点与样本的选择是有些技术性变数的,所以数据本身就极易波动,未必就能时时精准地反映经济面情况。

    其次,市场相信即便8月数据弱了些,但就美联储意愿来看,应有较大动机于9月加息。

    美联储去年12月几乎明言2016年有四次加息机会,但迄今一次加息也未实施,信誉上的损失极大,所以主观上显然有“挽救信誉”的动机。因此,只要经济基本面还没弱得完全不支持加息,那么美联储始终就会加息动力。

    9月美联储加息概率仅微降

    相关数据公布后,美联储9月加息预期确实是降了,可下降幅度微乎其微。

    市场中所谓的“加息概率”大致指的是两类数据:一种是媒体问访的数据,二是利率期货或其他与利率相关衍生品所暗示或折算的加息概率。通常说,前一种也许会有些情绪,且调查取样过程也不见得就全面或科学,所以后一种概率便相对可靠了一些。

    就芝加哥商交所的利率期货看,当前市场认为美联储9月份存在21%的概率加息,年底前加息的概率达53.6%。在数据公布之前,该利率期货所提示的美联储9月加息机会是24%,年底前加息机会则为54.2%。换言之,数据公布后上述加息机会实际上变化细微,其中12月份加息机会甚至还有所提高。

    上述加息机会变化有限可能也与高盛公司观点相关,因高盛在数据公布后称美联储9月份仍会加息。此外,高盛甚至声称8月非农就业数据会在其后两月被上修。

    美联储本月20日至21日召开利率会议,由现在市场情况看,既然市场预期变化有限,所以即使美国非农数据不如人意,但在该会议前美元应多半还会延续震荡格局。

    如果指望美元近期能有更多波幅,可能得看对手货币了,这其中应主要包括欧元及日元。

    本周欧央行议息

    欧元在美元指数中权重过半,而正巧本周欧央行议息,加上近期关于意大利有可能出现类似英国公投那样的事,所以欧元的不确定性正急剧加大。此外,本周除欧央行议息外,另有加拿大央行、澳洲央行、瑞典央行议息。

    欧元上周五跌0.40%至1.1151美元,本周一同时时间暂涨0.12%至1.1164美元,由图形看,表现似乎偏弱。本周一欧元区公布的数据不错,但欧元仅微涨,毫无疑问欧元应另有潜在压力。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7月零售销售月率增1.1%,远优于6月的降0.1%;7月零售销售年率则为增2.9%,亦优于6月的增1.7%。

    本周四,欧央行虽有机会加码宽松政策,但暂时拖延的机会应更大,所以这方面因素对欧元的压力有限。造成欧元走势不振一大关键因素是市场害怕欧央行本次会议释出“未来加码”宽松政策的意图,假如其所暗示加码宽松政策的时点比较近得话,欧元仍不免承压。

    本月21日,即美联储议息当天,正巧日本央行也议息。因市场预期日本央行有望推出宽松政策,所以日元本月走势或许会比较疲弱,该因素多少也会暂时支撑美元。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准入门槛提高 三部委收紧“新能源汽车”

    下一篇

    自主品牌再提“高端化”的底气在哪里?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