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整合12年后川渝中烟分家 专家称有利于市场化竞争

    每日经济新闻 2015-10-14 23:38

    熟知川渝中烟的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信息工程学院执行院长霍伟东向记者表示,在国企改革的大背景下,川渝中烟分家,会打破相对区域垄断,促进川渝两地烟草市场化竞争。

    每经编辑 周恒    

    每经记者 周恒

    整合发展12年之后,川渝两地第一纳税大户川渝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川渝中烟)宣告分家。

    据四川日报报道,川渝中烟10月12日召开大会,国家烟草专卖局相关负责人宣布撤销川渝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分别组建四川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和重庆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10月14日下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来到川渝中烟,多名工作人员表示,已知公司分家事宜。

    熟知川渝中烟的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信息工程学院执行院长霍伟东向记者表示,在国企改革的大背景下,川渝中烟分家,会打破相对区域垄断,促进川渝两地烟草市场化竞争,倒逼分开后的两地烟草企业更加注重管理、更加注重品牌推广、更加注重科技创新。

    2003年,按照国家烟草专卖局改革思路,年卷烟产量100万箱以上的成立工业公司。当时,重庆烟草工业产量未达标,基于四川与重庆的地缘历史关联,川渝烟草工业作出跨省联合的决定,共同做大做强。2003年8月,川渝中烟工业公司成立,这是全国烟草行业第一个跨省重组的大型工业集团。

    原川渝中烟合并后迎来了发展壮大期:卷烟计划规模从成立前的202.7万箱增加到2014年的317.9万箱,排全国第5位;年创税利总额从52.3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324亿元,排全国第9位。

    对于川渝中烟为何要分家,有内部人士向媒体表示,川渝中烟分家归纳为了“三个需要”:川渝中烟生产规模越来越大的实际需要,川渝两地行政区划管理的需要以及川渝中烟进一步深化改革及扁平化管理的需要。

    霍伟东认为,川渝烟草当年合并是因为重庆烟草工业规模偏小,难以单独成立重庆中烟,经过10多年的发展,条件成熟了,分家也正常。

    不过,四川日报援引业内人士说法,之前川渝两地是根据各自所在企业生产销售情况在两地分别纳税,分开后影响不大。

    在组织构架上,川渝中烟旗下有四川烟草工业有限公司、重庆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长城雪茄厂、四川三联卷烟材料有限公司,而四川烟草工业有限公司下面又设成都分厂、什邡分厂、西昌分厂、绵阳分厂,重庆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下面设重庆分厂、涪陵分厂、黔江分厂。

    霍伟东分析称,川渝中烟分家后,能够提升管理效率,以前四川和重庆分别都有好几家公司,管理上比较松散,分开后能够提高管理效率。此前川渝中烟主打重庆产的“天子”品牌,原本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四川产的“娇子”品牌就会受到影响,“以前一个公司主打一个品牌,以后分家了,大家就市场上见了。”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厦门邮轮母港将于2018年建成 欲打造海峡邮轮经济圈

    下一篇

    20亿债券回售期限将至 中钢股份遭违约风险警示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