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6月CPI下降引发市场大跌 基金经理:等待政策积累效应

    2012-07-10 01:09

    对于股市的一再探底行为,基金均表示,目前仍以谨慎为主,等待政策的累积效应在未来一段时间体现。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董华 发自深圳    

    每经记者 董华 发自深圳

    上周市场挣扎守住的2200点在周一被攻破。本周一,受外围市场大跌,以及萎靡不振的宏观经济数据,两市人气受重挫。沪指低开低走,一度跌至2168.61点,创出今年1月6日以来的第二低。

    市场的下跌似乎让被套的投资人麻木不堪。然而基金似乎有些“见怪不怪”,对于股市的一再探底行为,基金均表示,目前仍以谨慎为主,等待政策的累积效应在未来一段时间体现。

    CPI数据引发股市大跌

    昨日沪指开盘低开低走,跌破2200点整数关口,午后沪指一度跌至2168.61点,创出2012年1月10日以来新低。这次大跌的最主要诱因是6月份的经济数据远低于预期。6月份CPI同比上涨2.2%,环比下降0.6%。而同时,6月PPI数据大幅回落,连续四个月负增长。

    上投摩根指出,6月CPI的下降与前期央行降息相互印证,在某种程度上也已经体现在市场预期之内,经济下滑与货币政策维持宽松步伐相互交错。 宝盈基金表示,CPI增速下降主要跟食品中的蔬菜价格下跌有关,PPI环比扩大与企业高库存有关,三季度很可能进入加速的去库存时期,对未来的价格有进一步的抑制作用。

    信达澳银则稍显乐观,其认为,此次发布的经济数据比较符合市场预期,预计7月CPI数据将会低于2%,通货膨胀已经不是管理层最关心的指标,政策重心是稳增长。

    虽然价格指数反映经济确实比较低迷,不过信达澳银认为,前期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将会在经济层面起作用,三季度中国经济会有所好转,目前不必对市场过于悲观。

    处于确认底部的过程

    对于昨日的大跌,基金公司均表现得非常淡定,并把本次的市场调整看做只是确认底部的一个过程,认为政策累积效应也还需要一个释放的过程。

    益民基金研究部副总经理韩宁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昨日股市的再次探底行为是意料之中的事,但是这个调整过大确实没有想到,这也说明市场目前都在猜测经济到底坏到什么程度,是不确定造成的市场调整震荡,也是底部争论的一个表现。

    “货币政策的效应一般会有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流动性层面宽松,对保险、房地产有利,此后是第二个阶段,企业业绩会好转,财务数据好转,货币政策的好处才会真正体现出来。”韩宁表示,“目前流动性宽松了,但是企业还没有享受到。从中长期贷款的指标上来看,企业的活力依旧没有得到激发。也就是说,目前货币政策的累积效应还需要等待,这个效应一般实现需要两到三个月的时间,大概到9月,10月,累积效应体现出来,那么才可以说企稳。”

    对于后市,上投摩根表示,预期未来调结构为主的政策将会继续维持市场的结构性活跃行情,短期可关注业绩确定性增长板块以及低估值板块。并可重点观察周期类成长股,主要品种首选房地产、医药、食品饮料、券商、保险等强势蓝筹。

    华南某大型基金公司基金经理称自己的操作目前以谨慎为主,但是也会对阶段性的行情进行一些波段操作,消费类的股票会长期持有,而一些周期类的,比如券商、房地产、工程机械和煤炭有色等将会用20%的仓位来做波段,总体仓位会控制在80%以下。

    对于权重股的两大组成部分——银行和地产,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杨德龙指出,银行板块目前跌无可跌,但是又涨不起来,所以银行板块目前适合当做一个防御性的品种;而中央对地产虽然还是采取不放松的态度,但楼市的刚性需求很大且压不住的,未来成交量的上升依旧很可观。

    “目前还需要关注即将公布的半年报,要防御、警惕有‘地雷’的半年报。”韩宁最后对记者表示。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广州:020-89660257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港股ETF先头兵 众基金公司欲“西进”

    下一篇

    零分红被证监局勒令说明 博云新材谋定增“一石二鸟”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