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每次对“高药价”开刀后,被降价的药品似乎总是难逃“一降就死”的命运。
每经编辑 张静 每经记者 黄洪波 发自西安
曹林告诉记者,“在我国,医院对药品有垄断优势,国家限制药品最高零售价后,医院在药品招标时,往往会放弃降价药,转而选择利润空间大、价格高的药品。”
张静 每经记者 黄洪波 发自西安
剑指“高药价”的又一措施出炉了。国家发改委拟从5月1日起,调整部分消化系统类药品最高零售限价,此次价格调整共涉及53个药品品种,300多个剂型规格,平均降幅17%。据统计,这是自1998年以来的第29次大规模药品降价。
然而,《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了一个不太乐观的现实:经历多轮“限价令”后,实际效果并非人们预期的那么好。比如,限价药品在多地药店遭遇下架的情况屡见不鲜、药企对限价药品“变脸”后重新销售且价格翻番、医院招标时避开限价药……
这一切,让药品“限价令”的施展遭遇难题。
部分药品“降价死”
发改委每次对“高药价”开刀后,被降价的药品似乎总是难逃“一降就死”的命运。
简单而言,药品“降价死”的生成机制是当国家指定的某一批药品价格下调后,其中部分药品遭遇各地药店下架,代理商停止进货,医院停止开方,药厂停产。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发现,此番发改委调整53个品种的消化系统类药品最高零售限价,其中部分药品在降价不久后,已在一些药店悄然下架。
在发改委官网公布的 《统一定价药品最高零售限价》中,记者查阅到一种名为莫沙必列的药品,该药品有多种剂型,且不同规格价格不同,最便宜的是1.7元/支(5mg*10ml)的口服溶液。然而,记者走访西安市几家大型连锁药店发现,部分药店只有价格为22.5元的莫沙必列口服片。与此同时,诸如伊托必利、利福昔明等消化系统类药品,多家药店均表示没有货。不过,某药店销售人员对此表示,“此类药一般是医院开,药店比较少有。”
事实上,在发改委历年的药品降价目录中,总有些廉价药品伴随着“限价令”而退出市场。如规格为100mg*48布洛芬胶囊剂,价格为2.7元,但记者在药店并未看到有此规格的布洛芬,规格为0.3g*20粒的布洛芬缓释胶囊剂倒是有,价格为13.5元。
同样,规格为250mg*6的头孢拉定颗粒剂,价格为2.9元;规格为30mg*10g的洛美沙星软膏剂,价格为4.5元。但上述多家药店均没有该种规格药品出售。
陕西省某大型连锁药店的销售人员向记者透露,每次国家对药品降价后,总会有一些药品下架,“我记忆中就有清热通淋胶囊、诺氟沙星胶囊、炎立消胶囊等药品接到公司通知要求下架,去年3、4个月内,药店就下了近8种(药品)。”
北京同仁堂西安国医馆馆长龚靖海对此表示,药品降价后,医院的利润被压低,因此医院进药品时就会避开降价药。在“以药养医”的体制下,医生往往多开药、开高价药,而不会考虑限价药。
陕西省社科院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曹林也告诉记者,“在我国,医院对药品有垄断优势,国家限制药品最高零售价后,医院在药品招标时,往往会放弃降价药,转而选择利润空间大、价格高的药品。”
“老药”变脸 价格翻番
事实上,在“降价死”之外,还有部分药品并未真正消失,而是药企将其“改头换面”后,重新包装上市,新药的价格却比老药翻了几番。
前述连锁药店的销售人员向记者透露,药品“变脸”的情况很常见,有的降价药品,生产厂家一样,但(药企)会换个包装,或是多加一种成分重新上市,“还有一种情况是变换剂型和规格,如片剂变为胶囊,10粒装的变20粒。”
家住西安长安区的杨女士,隔段时间就会购买一些常用药以备用,她在买药时就曾遇到过药品“变脸”的情形,“我记得诺氟沙星胶囊曾散装卖,一板很便宜,后来都变成了盒装,价格涨了几块。还有牛黄解毒片,以前一袋是5毛,后来也变成了盒装。”
她补充说,部分药品的化学成分和学名其实是一样的,但是加了商品名称之后,药品的价格就相差好几倍,“比如用于治感冒的双扑伪麻片,药店就有各种品名的双扑伪麻,不同品牌不同厂家,价格相差数倍。”
对于“老药”变“新药”的现象,各地的报道亦不鲜见。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贵阳市民何先生曾经常服用一种名叫阿昔莫司的药品,用以降血压,以前买是71.11元/盒,但当他最近再次购买时,同厂同剂量的药却从胶囊变成了片剂,而价格亦涨到了99.36元。
另据有媒体报道称,已经不常见的普通红霉素药品,“重生”后市场上就有47种名称,价格是普通红霉素的10倍。再如一种名为巴米尔泡腾片的药品,其实就是阿司匹林改的,但价格相差几十倍。
针对药品频频“变脸”,规避发改委药品“限价令”的现象,发改委去年出台了 《药品差比价规则》,明确规定相同有效成分的药品,不得以名称不同、包装材料不同等为由,制定不同价格,防止企业通过变换名称变相涨价。
此举被业界认为是发改委应对药品“变脸风潮”的有力举措,但更多人关注其执行的效果。“药品差比价规则出台后,会让药品变相涨价的现象得到遏制,但是规则出台后能否有效实施,地方监管很重要。”曹林表示。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广州:020-89660257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