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北控再增持中国燃气成二股东 中石化、新奥受累

    2012-05-08 01:59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喻春来 发自北京    

    每经记者 喻春来 发自北京

    古语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因此,在经济利益的博弈中,随时都会有意想不到的事件或者人物出现。同样,在中石化和新奥收购中国燃气(00384,HK)的关键期,北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控集团)的增持行为俨然扮演了这一角色。

    昨日 (5月7日),继5月3日突然“杀出”后,北控集团再度出手,以每股4.1港元的价格,增持中国燃气约1.618亿股,通过“两级跳”一跃而成中国燃气的第二大股东。

    “北控集团大举增持,并没有与中国燃气沟通,我们双方也没有任何接触。”中国燃气投资者部门有关人士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说道。

    对此,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宛学智认为,北控集团的增持不等于收购,其目的更多是获取股票差价。但是,每股4.1港元的价格意味着中石化和新奥联合收购的难度将进一步增加。

    “两级跳”变身二股东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北控集团是北京市属国企,是北京市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重要的投融资平台,是在港上市的北京控股(00392,HK)母公司,其此前就是中国燃气的股东之一,持股比例为3.3%。

    自5月3日起,北控集团开始增持。当日,北控集团从阿曼国家石油公司手中以每股4.1港元的价格收购了中国燃气2.376亿股股份,交易金额达9.74亿港元;另外,其还在二级市场上以均价每股3.87港元的价格收购了1138万股,持股量由3.28%增至8.96%。

    事实上,阿曼国家石油公司以4.1港元的价格出售中国燃气股份,是中国燃气最近17个月交易价的最高水平。

    然而,北控集团的增持行动还在继续。香港证监会资料显示,昨日北控集团再度出手,增持中国燃气约1.618亿股,每股作价4.1港元,涉资约6.6亿港元,使其持股比例升至12.65%。

    经过上述交易后,北控集团成为中国燃气的第二大股东,持股数量超越韩国SKE&S(持股比例为10.84%),并直逼第一大股东富地石油。截至4月30日,富地石油持有中国燃气7.06亿股股份,持股比例约为16.12%。对此,富地石油财务总监莫贵标昨日对媒体称,北控集团购入中国燃气股份的价钱没有超出公司心目中的合理价格,公司并没有因其持股直逼富地而有竞争压力,富地石油仍会继续通过其合资公司在市场上增持中国燃气的股份。

    增持仅为吃“差价”?

    为何在中石化和新奥收购中国燃气进入关键博弈期时,北控集团突然“搅局”?

    对此,宛学智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增持或许是看好中石化和新奥高价收购中国燃气股权,意图从中获取差价;另外,看好天然气和中国燃气未来的发展前景,希望获得长远的收益。

    据了解,阿曼国家石油公司此次出售中国燃气股份的价格,与其购入时相比至少升值1.3倍。

    公开资料显示,北控集团通过北京控股经营天然气管道及城市燃气供应业务,业务主要集中在北京,供气量占全北京年用气量的96%以上,目前年综合输气能力达到260亿立方米以上。此前,市场一直期待北京控股以并购方式扩展天然气业务。如果能收购中国燃气,北控集团的天然气业务有望扩展至其他城市,布局也更合理。对于母公司的增持行为,北京控股执行董事谭振辉5月4日表示,增持中国燃气是一种价值投资行为。

    “我们并不知道北控集团要增持,两家公司也没有任何沟通,我们也不知道阿曼国家石油公司出售股份。”中国燃气投资者部门有关人士说道,“我们与北控集团也没有就收购一事进行接触,也不知道下一步北控集团还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

    宛学智说,增持并不等于收购,北控集团无收购中国燃气的意愿,并且收购中国燃气存在较多问题。一方面是资金问题,中石化和新奥的联合收购价已经高达167亿港元,北控集团如若收购中国燃气,报价必然更高,这对于北控集团的资金链是一大考验。另一方面,中国燃气管理层未必会同意北控集团的收购。

    “与中石化和新奥相比,北控集团在资金、实力等各个方面都处于劣势,而优势则在于不像新奥那样与中国燃气在业务上直接冲突,与中石化相比不会过于强势。但综合而言,中石化和新奥的组合收购成功率更大。”宛学智分析道。

    中石化、新奥收购难度加大

    虽然,北控集团并无意收购中国燃气,但给中石化和新奥带来了“麻烦”,每股4.1港元的收购价,比其3.5港元的要约收购价高出17%以上。

    在中国燃气获北控集团大笔增持后,昨日该股开盘上涨5%至4.11港元,创一年来新高,收盘报4.06港元,上涨4.1%,成交金额为8.2亿港元。

    宛学智说,如果中石化和新奥收购中国燃气,必须将出价保持在每股4.1港元之上,否则北控集团绝对不会接受。这意味着二者联合收购的难度进一步增加,成本将进一步上升。

    公开资料显示,北京控股持有陕京天然气管网40%股权,剩余60%股权现在由中石油旗下的昆仑燃气持有。由此,这不得不让市场产生联想。宛学智分析道,从利益角度来看,中石油显然不希望中石化和新奥的联合收购行动“得逞”,因为这将阻碍中石油旗下的天然气业务发展。因此,中石油阻挠收购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是这仅仅是推测,不能由此断定北控集团高价收购中国燃气是中石油在背后“捣鬼”。

    昨日,中石油有关人士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不愿意就此事发表评论。

    目前,中石化和新奥正在等待商务部的反垄断调查,并两次延后了收购的截止日期。

    对于中国燃气的收购格局,宛学智认为,针对中国燃气频频采取的反收购行动,中石化和新奥现在并无太多的应对措施,静观其变是主要策略。北控集团收购中国燃气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整体收购格局暂未发生变化。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广州:020-89660257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发改委限价令又遭规避 药企屡屡上演“移花接木”术

    下一篇

    4月销售回暖 恒大地产或有意调整节奏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