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上实系重组加速“三驾马车”定位渐明

    2009-08-05 02:40

    “此次国资重组的整合方式将不仅仅是财务重组,而是产业重组。按照产业整合的思路,上实医药作为上海市医药资产工业平台的可能性较大。”

    每经记者  熊晓辉  发自上海

            在这一轮上海国资重组大潮中,由滕一龙掌舵的上实集团重组步伐来得要更雷厉风行一些。进入2009年以来,短短几个月,相继剥离联华超市、微创医疗、光明乳业和中芯国际等多笔大宗资产,其力度之大在上海国企中并不多见。

            山雨欲来风满楼。

            一边是大张旗鼓剥离非核心资产,另一边却是悄无声息的多日停牌。从6月18日起,上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实集团)下属三家上市公司上实医药(600607,SH)、上海医药(600849,SH)和中西药业(600842,SH)同时停牌至今,三家公司对此的一致解释是“公司实际控制人上实集团正在筹划与公司相关的重大重组事宜”。

            昨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上实医药相关人士处了解到,由上实集团和上海医药(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上药集团)联合组建的医药资产重组工作小组已经聘请独立财务顾问等中介机构积极筹划资产重组方案。

            分析人士认为,重组工作小组的成立和财务顾问的介入意味着上实系医药资产的重组已经进入实质性阶段。而在上实集团最近一系列频繁的动作中,上实系重组路径已隐约可见。

    上实医药或成产业“航母”

            “上实医药的重组非常复杂,涉及到多家上市公司,上海市国资委希望借此一次性整合上海市属国有医药产业,理顺关系。”昨日,一位接近上海国资系统的内部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上实集团本身的医药资产就不清晰,除了在A股上市的上实医药以外、还有隶属H股上海实业控股(00363,HK,以下简称上实控股)名下的正大青春宝、胡庆余堂药业、辽宁好护士等几家医药企业。在上药集团划拨之前,上实集团对自有医药资产的整合已有股改承诺:“以上实医药作为旗下医药资产整合平台”,将正大青春宝等几家医药企业注入上实医药。

            去年7月,上海市国资委将上药集团60%股权无偿划转给上实集团,上实集团成为上药集团实际控制人,除了原有的上实医药,又多了属于上药集团的上海医药、中西药业两家医药类上市公司。6月18日,三家公司同时公告停牌,引发了市场对上海国有医药资产重组的预期。

            目前,外界关于重组方案的猜测大致有两类:一是工业和流通分离重组;二是设立“新上药集团”,吸收合并其他上市公司和集团资产,实现整体上市。

            “上实医药将承担整合上海市属国有医药产业的重任。”上述内部人士表示。此前上海医药集团的收购报告书亦表述,这次重组或通过吸收合并,或将相关上市公司按工业制造和分销零售专业分工,形成相关上市公司经营特点,强化主业,并消除潜在的同业竞争。

            中投证券研究员李昱认为,分离重组更具操作性。“此次国资重组的整合方式将不仅仅是财务重组,而是产业重组。按照产业整合的思路,上实医药作为上海市医药资产工业平台的可能性较大。”

            据了解,上实医药旗下主要医药资产包括常药股份、广东天普、医械股份等,在生物药、化学药、中成药和医疗器械等领域都有业务。而上药集团是上海的老牌国企,主营业务涵盖化学药、生物药、中药和医药流通等诸多领域。在医药零售领域,上实医药品牌众多,而上药集团的流通业务则居华东第一。重组后,有助消除同业竞争。

    上实控股:基建地产齐头并进

            “在集团层面,A股三大上市公司将承担整合上海市属国有医药产业的重任,上实控股将保留基建和地产项目,上实发展则专注于房地产开发。”一位上海国资系统的内部人士表示。

            作为上实系在香港的上市公司,上实控股旗下资产亦相当复杂。滕一龙上任之后,按照上海市国资委的要求,上实控股明显加快了明确主业的进程。2008年9月,滕一龙在香港宣布,将尽快退出数10亿元非核心资产项目。2009年初,上实集团再次明确提出:“将打造以房地产、医药、基建三大产业为主体的平台”。

            此后,上实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出售了多项公司资产。1月21日,上实控股及上实医药不惜出售现金流丰富的联华超市21.17%的股权,全面退出连锁超市经营业务;6月28日,上实控股再次出售其持有的微创医疗18.89%的股份。7月28日,上实控股又宣布出售光明乳业30.176%的股份和中芯国际8.2%的股权。

            上实集团兼上实控股董事长滕一龙曾公开表示:“到目前为止已大致完成退出非核心投资项目的部分,此后上实控股的业务架构将更加清晰。”

            记者在上实控股的官方网站上看到一份详细的公司业务架构图,“基建、医药、消费品和房地产”四大主营业务中,消费品已所剩无几:光明乳业已经剥离,有消息透露,南洋兄弟烟草以及永发印务的股权也将出售;医药类,微创医疗器械已经出售,其余青春宝、胡庆余堂等有望全部注入上实医药。完整保留下来的,只有以沪宁高速、沪杭高速和中环水务为代表的基建项目以及上海城开等房地产开发项目。

            昨日截稿前,在给《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回复邮件里,上实控股新闻发言人冯启明强调:“上实控股近年来的发展重点确实集中在基建和房地产业务方面。”但是对于医药类资产的重组,他并未给出正面回答。

    相关链接

    手握30多亿现金上实控股将大举并购

            通过连续出售多项资产,上实控股套现了大笔资金,也给下一步的重组带来更多选择。

            上实控股董事长滕一龙日前表示,按照今年“有进有出”的经营策略,接下来将落实通过收购兼并加强核心业务的建设。

            据记者统计,此次出售光明乳业和中芯国际的股权,上实控股套现约25亿元,连同上半年出售光明乳业5%股权和微创医疗器械18.98%股权,上实控股今年通过出售旗下非核心投资项目,累计套现超过33亿元。

            上实控股方面表示,公司正策划下半年收购重点房地产和基建项目。

            今年6月底,上实控股刚刚以20亿元收购了恒盛地产持有的位于上海徐汇区的尚海湾豪庭4幢住宅楼。上实控股表示,年内还将收购更多优质房地产资产,同时也考虑从母公司注入土地储备资源。基建设施方面,上实控股透露,已瞄准上海市范围内另一条收费公路作为并购目标项目。

            “收购需要钱,开发项目也需要钱。”中信建投的一位分析师指出,上实控股开发的房地产项目多数为大型区域造城项目,开发项目体量相当大。该公司通过出让资产,除了可以明确公司主营业务方向外,也可以获取大量现金,减轻公司的资金压力,集中投放到公司的主营业务和核心项目中。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9604220  上海:021-61213899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上一篇

    抱团竞争 蓝港1500万投资神雕网络

    下一篇

    航空巨头“乱收费”中航协组货代境外维权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