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睡前一杯晚安酒”成年轻人新风潮:是营销噱头,还是低度酒新赛道?

    2025-07-15 20:14

    继“早C晚A”之后,“睡前一杯晚安酒”正成为年轻人的新风潮。

    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当代女生的晚安酒!入睡前的仪式感!”“用一杯酒接住一天的疲惫”等话题不断,博主们也热衷分享这一“睡眠仪式”,“微醺助眠风”迅速掀起热潮。

    庞大的情绪需求下,“晚安酒”不仅吸引了一众玩家入局掘金,更为低度酒行业催生出新场景、新市场。

    《每日经济新闻·将进酒》记者注意到,在淘宝、盒马等平台上,各类“晚安酒”产品琳琅满目,价格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而各大果酒、葡萄酒、米酒等小众品牌、新兴品牌更是瞄准这一商机,纷纷推出兼具颜值与仪式感的产品,抢夺一众年轻“小仙女”的心。

    当下,押宝年轻人的低度酒市场正迎来爆发。新趋势之下,“晚安酒”是营销噱头还是低度酒更垂类的新赛道?当微醺遇上“情绪消费”,酒企如何吸引更多年轻人、女性消费者为“悦己”买单?

    “晚安酒”走红

    淘金年轻人“微醺助眠”新需求

    日剧《晚酌的流派》中,主人公美幸在每天的工作结束后,都让自己在夜晚收获一杯完美的酒,享受晚酌带来的专属放松时刻。而从影视剧到现实生活,“一杯酒带来的放松和享受”,也正从以往的商务宴请场景,迈向家庭场景中的“悦己”需求。

    “前两天我和一个朋友喝酒聊天,他闲聊说他老婆前段时间从法国买了一集装箱红酒,大概几百瓶,就是当作‘晚安酒’来喝, 我们尝了下味道还不错。”一位长期关注消费领域的资深行业人士向记者分享道。

    快节奏生活下,“晚安酒”正成为当下年轻人微醺放松的新选择,悄然走红。小红书上,关于“晚安酒”的笔记层出不穷,晚安酒、睡前晚安酒、女生晚安酒、仙女晚安酒等相关话题比比皆是,其中热门话题浏览量高达几千万,讨论量也高达几十万。

    小红书截图

    记者注意到,目前市场上的“晚安酒”涵盖多种品类,包括口味众多的果酒、葡萄酒、低度数的米酒、微醺巧克力红酒等,契合年轻人的微醺需求。

    淘宝上,各类“晚安酒”产品也琳琅满目,从米酒、红酒到果酒,品牌众多,价格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酒精度主要在10度左右,这些产品包装精美,口味丰富多元,更有相关产品月销量超5000;此前盒马也推出过“晚安红酒”,包括酸枣蓝莓红酒(配制酒)、接骨木花风味红酒(配制酒),酒精度为12度,187ml*6售价69.9元。

    谈起“晚安酒”的走红,艾媒咨询CEO张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一方面,快节奏生活下,失眠问题相对普遍,晚安酒被包装成助眠饮品,来满足大家缓解压力的心理诉求;另一方面,在社交平台助力下,“晚安酒”被塑造成精致生活的仪式感,吸引了更多消费者;同时,行业承压之下,各大品牌纷纷抓住这一细分需求,推出相关产品,是一种营销手段。

    为仪式感、情绪消费买单

    是噱头还是低度酒垂类新赛道?

    今年以来,低度酒市场正成为各大酒企争夺年轻人的新战场。中国酒业协会相关数据显示,2025年低度酒市场规模将突破74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5%,这一增速远超白酒行业整体水平。

    而“晚安酒” 作为低度酒市场中的新兴细分领域,正凭借独特的消费场景与精准的目标受众定位,快速抢占市场份额。不过,面对目前尚且鱼龙混杂的市场,“晚安酒”究竟是一阵风,还是能为低度酒行业催生出更多垂类的新场景、新市场?

    在凌雁咨询创始人林岳看来,当下的“晚安酒”噱头的意味更多一些,实际上是低度酒市场萌发与女性消费力觉醒交织的产物,其背后既有真实需求支撑,也暗含着健康的隐忧。低度酒是朝阳的赛道,但以“助眠”为卖点,则涉嫌误导消费者。

    当下,随着年轻人成为消费市场的“主力军”,在健康化、个性化、情绪需求等消费认知下,低度化、新酒饮等新趋势愈发凸显。低度酒消费也走出商务场景,与居家独酌、闺蜜聚会、露营野餐等更多生活场景深度融合。

    “从市场发展来看,因为新生代消费者注重情绪价值,而与情绪场景绑定则是酒业转型的关键,但一定要避免将产品夸大功效,最终还是要回归到风味与场景创新。例如,有趣就是情绪价值的重要体现,文旅、社交、聚会都是新生代消遣的主要场景,酒水产品肯定要抓住这个契机。”林岳向记者分析道。

    张毅认为,任何流行消费,都会有一定的泡沫,“晚安酒”也不例外,但其背后的新需求值得酒企关注。

    “它是一个特别细分的场景,就是入睡前,所以它的主要应用场景是家庭消费,这个领域酒企可以好好抓住。这种场景化的营销,能够拓展消费的时段、场合,满足更多元的消费诉求,从而推动酒类市场的创新和多元化发展。此外,女性酒饮消费潜力和市场也值得挖掘,未来,低度、果味、高颜值的酒饮产品有较大的可拓展空间。”张毅表示。


    上一篇

    *ST中基: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6000万元~9000万元

    下一篇

    专访上海财大校长刘元春:建议将“以旧换新”补贴规模扩大至5000亿元以上,乘数效应约为3~4倍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