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2025城市低空经济“链接力”,西安“全国前十”

    2025-07-09 20:22

    7月8日发布的《城市低空经济“链接力”指数(2025)》显示,北京、深圳、上海等十城构成全国低空经济头部阵营,西安作为西北地区唯一入选城市位列第九。西安低空经济得益于产业基础和创新能力,拥有多个产业集聚区,专利申请量超1200件。2024年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达5050亿元,同比增速33.8%。西安发布实施方案,推动低空经济全产业链构建和场景示范突破,集聚效应显著,陕西多地也在发力低空经济。

    每经记者|张文瑜    每经编辑|贺娟娟    

    7月8日,每日经济新闻·每经智库、城市进化论联合火石创造发布《城市低空经济“链接力”指数(2025)》(以下简称《报告》),并发布低空经济“链接力”指数50强及企业聚集度、资本活跃度、创新聚集度和环境友好度四大细分指数50强的评价结果。

    评价结果显示,全国城市低空经济“链接力”指数十强城市分别为:北京、深圳、上海、广州、成都、南京、苏州、杭州、西安及沈阳,十城共同构成全国低空经济头部阵营。

    值得关注的是,西安也是西北地区唯一入选十强的城市。

    西安低空经济的崛起,得益于其扎实的产业基础和创新能力。

    目前,西安已形成了以西安高新区、西安航天基地、西安阎良航空基地等为核心的多个产业集聚区。其中,西安阎良航空基地是全国唯一、亚洲最大的航空产业聚集区,从螺母到大飞机,航空产业链在这里“一条龙”搞定,为西安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支撑。

    西安入围前十

    继2024年发布首份全国城市低空经济报告后,最新出炉的《报告》对产业链图谱和评价体系进行了迭代优化,并据此对全国近300座城市的低空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更为全面的综合评价。

    评价结果显示,北京、深圳、上海三城持续“领飞”,不仅位次与上年保持一致,更呈现出“强者恒强”的发展态势。紧随其后的广州、成都、南京、苏州、杭州、西安、沈阳七座城市加速追赶,“链接力”指数得分均在43分以上,十座城市共同构成了全国低空经济的头部阵营。

    在此次评价中,西安位列全国第九,是西北地区唯一入围头部阵营的城市。

    图片

    来源:《城市低空经济“链接力”指数(2025)》

    然而,对比上年,其排名略有下滑。《报告》分析指出,主要系引领企业、资本投入等新增指标影响所致。具体数据显示,西安的“资本活跃度”得分仅为37.04分,成为明显短板;同时,其“环境友好度”得分52.98分,也相对滞后。

    不过,在企业聚集度上,西安展现出优势,排名超过杭州位居全国第八。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深圳、北京、成都、上海、西安、广州、南京、郑州、武汉、重庆位列全国低空经济企业数量前十强。

    其中,西安拥有低空经济相关企业341家,飞行器设计与制造企业65家。

    更值得关注的是,在低空基础设施、 低空生产制造、低空运营服务及低空飞行保障四大板块分布上,西安的结构相对均衡,显示出产业链发展的全面性。

    低空经济是技术密集型产业,涉及航空航天、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等多个前沿领域,技术创新是其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西安作为传统航空航天产业重镇,科研院所及龙头企业富集,西北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设立无人机专业,并与企业共建实验室,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截至2024年,西安低空经济领域专利申请量超1200件,覆盖AI避障、集群控制等前沿技术领域。

    持续迸发的创新活力,推动其“创新聚集指数”达到41.93分,排名较其综合排名再进两位。

    集聚效应显著

    低空经济,一端连接着航空制造、新材料、动力电池、芯片等先进制造业集群,另一端链接着数字经济、智慧物流、新型消费等新业态,其产业链条长、辐射范围广,蕴含巨大经济潜能。

    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已突破5050亿元,同比增速高达33.8%。

    如此诱人的“蛋糕”,自然吸引了全国各地的竞相入局。

    2024年,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据不完全梳理,全国已有近30个省份将其明确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或出台专项支持政策。不少地方政府更设立专门产业基金,为这一新兴赛道注入源头活水。

    如西安发布《西安市加快推进低空经济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年)》,核心举措包括:全产业链构建,聚焦长续航电池、高精度导航、轻量化材料等关键技术,推动核心部件国产化;场景示范突破。

    同时,西安将率先拓展旅游、物流、城市管理等场景,设立产业基金奖励优质项目;争取西安成为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推动无人机物流配送标准化。

    具体来看,西安低空经济集中在技术门槛较高的上中游研发和制造环节。

    其坐拥全国1/4的航空科研力量,18个航空“国家队”,依托西安高新区、西安航天基地、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等核心区域,低空经济产业集聚效应显著。 

    图片

    来源:中国航空城阎良官微

    如阎良区(航空基地)作为核心承载区,目前汇聚4家航空链主企业及1500家配套企业,目构建起覆盖飞机设计研发、整机生产制造、配套装备技术、航空新材料、试验试飞、产品支援、综合保障等领域的完整航空产业链条。

    龙头企业布局上,西安爱生技术集团有限公司、西安因诺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西安羚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均脱胎于西工大,主要涉足军用领域和民用的工业级无人机。

    此外,本土企业中,还有中天飞龙、晨曦航空、天和防务等,还吸引了京东、大疆等无人机龙头企业落户。

    事实上,将视角切换至更大范围,陕西的低空经济布局,已突破西安一城,呈现多点发力态势。

    榆林拥有超5000平方公里超大范围不限高度固定空域,年可飞行天数达300天以上、人口密度仅约78人/平方公里,低空空域资源全国罕见。中国首个专业无人机试验测试中心——由西安爱生投资运营的榆林靖边海则滩机场已落地于此,并吸引了多家无人机企业及项目意向入驻。

    图片

    陕西省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布局未来产业,制定低空经济发展行动方案,支持榆林建设全国低空经济试验区。省级政策加持与空域资源优势,使低空经济极可能成为榆林未来的支柱产业之一。

    此外,宝鸡、咸阳、商洛、汉中、渭南、延安等地,均有低空经济产业相关链条或应用场景。未来,亦将与西安形成合力,在低空经济新赛道上扮演关键角色。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美元指数DXY短线下跌10点,现报97.54

    下一篇

    办一所大学教半导体,拥两家公司造半导体 芯片大佬虞仁荣织网,还筹划三地融资发展半导体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