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贵陕企”,增收不增利
2024年,诺瓦星云实现营收32.8亿元,增速下降33个百分点,净利润5.93亿元,同比下滑2.31%,为近五年首次下降。公司研发投入持续增加,“三费”居高不下,分红慷慨,但资金链承压,2025年Q1经营现金流降至-3682.93万元。面对行业变革,诺瓦星云布局MLED显示芯片并已实现量产,同时涉足新能源业务。公司董秘办表示,该赛道能够充分利用公司全球化业务布局,开发新的业务增长点。
两连盈后,咸阳彩虹48.49亿卖“面板”
2024年,彩虹股份实现营业总收入116.64亿元,同比增长1.73%,归母净利润12.40亿元,同比增长87.55%,连续两年盈利。其中,液晶面板业务收入达102.91亿元,基板玻璃业务收入为15.11亿元,同比增长21.87%。年报同期,彩虹股份拟转让控股子公司彩虹光电30%股权,挂牌底价为48.49亿元。未来,彩虹股份战略重心或向基板业务领域倾斜,2024年下半年已对基板玻璃生产线项目建设主体虹阳显示进行增资。
西安重回“北方人口增量第一城”
2024年,西安市常住人口总量达1316.76万人,全年净增8.94万人,超越一众北方城市,重夺北方城市常住人口增量榜首。这一成绩得益于西安稳固的经济发展基础、优质医疗教育资源等多重因素。知名经济学者盘和林表示,应鼓励人口流动,并关注新城市居民权益保障均等化。然而,人口激增也带来教育、住房等挑战。未来,西安需在集聚中实现平衡、在扩张中提升质量,以迈向“强城”。
老牌机床巨头,扣非净利润连亏两年?
2024年,秦川机床营业收入微增2.62%至38.6亿元,归母净利润上升2.92%至5378万元,但扣非净利润亏损扩大至-4517.01万元,主业盈利能力持续承压,依赖政府补助。公司高精度齿轮加工机床等产品出口占比提升,全年机床出口收入同比增长35%。秦川机床董秘办人士表示,第四季度受政策影响订单恢复强劲,但高端定制化产品交付周期长,业绩体现有滞后性。此外,公司在机器人减速器领域布局较早,但谐波减速器尚未规模化生产,贡献营收有限。
海外市场,“救”了通源石油?
2024年,通源石油实现营收11.96亿元,同比增长16.21%,净利润5565万元,同比增长10.67%。北美市场营收占比突破七成,成功开拓雪佛龙等国际能源巨头为新增客户。其清洁能源及CCUS业务尚处前期筹备阶段,暂未形成实际收益。因未分配利润仍为负数,公司决定2024年度不进行现金分红,这已是连续第五年未分红。此外,通源石油在投资者问答平台上回应,中美贸易加征关税对公司营收无影响,地缘政治或刺激油价上涨,有望带动北美业务工作量增长。
西安沣东自贸园,4亿起拍经营权
2025年3月24日,西安沣东自贸产业园一期20年经营权在西咸新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网上公开竞价方式拍卖,起拍价约4.19亿元。该产业园位于沣东新城,2017年8月开园,由沣东新城旗下平台公司运营,是陕西首个自贸主题产业项目。此次转让旨在探索园区发展模式转型,提升经营服务水平。然而,背后也暴露出多年经营难题:招商率低、配套不完善、产业定位模糊及运营方债务压力大等问题。目前,一期入驻仅39家企业,出租面积不足,二期招商中,三期尚未完工。若成功转让,或将引入市场化运营团队,盘活资产并为后续开发提供资金支持。
重组成飞后,这家陕企将年入800亿?
2025年1月6日,中航成飞(原“中航电测”)完成对成飞集团100%股权的资产重组交割,标志着这家创业板公司从市值不足百亿跃升为A股军工领域千亿级龙头。重组后,成飞集团资产注入上市公司,新增航空装备整机及部附件研制生产业务,聚焦航空主业。成飞集团作为我国航空武器装备主要研制基地,总资产达1216.76亿元,2023年营收749.68亿元,净利润24.23亿元。重组目标设定2025年中航成飞营收超800亿元。此次重组旨在优化业务结构,提升抗风险能力和长期盈利能力。受此消息影响,中航成飞股价自重组披露后大幅上涨,总市值一度突破1400亿元。
范代娣“双重身份”:西大副校长与百亿医美帝国
4月3日,陕西省政府官网发布人事任免通知,任命范代娣为西北大学副校长(试用期一年)。范代娣是西北大学校友,曾在此完成本硕学业,并长期从事科研教学工作。她与丈夫严建亚共同创立的巨子生物,基于“类人胶原蛋白”技术,发展成为市值超700亿港元的医美企业。范代娣的任命不仅是对其学术贡献的认可,也体现了对她“产学研融合”路径的肯定。未来,她或将推动西北大学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取得新突破,助力更多类似巨子生物的企业诞生。
博通股份,靠学校续命?
3月29日,博通股份披露2024年年报,显示高等教育业务营收占比达99.91%,成为其唯一支柱,而计算机信息技术业务几乎停滞。这家上市公司自2004年上市以来,多次尝试跨界并购,涉足环保、医疗等领域均告失败,最终聚焦民办高校教育。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15.7%,但经营性现金流下降6.2%,负债结构存隐忧。目前,城市学院转设为独立民办高校的进程尚未完成,面临非营利或营利性质选择,且需投入4.5亿元用于校园二期建设。未来,民办高校竞争加剧和生源下降可能对公司产生更大挑战。博通股份的转型历程反映了其在多元化与专注主业之间的摇摆不定。
卖“伴手礼”的陕拾叁,用在地文化撬动新消费?
2013年,巫春烨与海滨在西安创立陕拾叁品牌,专注于挖掘陕西地方文化和特色食材。他们以秦酥为代表性产品,融合陕西物产与历史文化元素,成功吸引外地游客青睐,成为热门伴手礼。然而,随着疫情冲击和旅游市场波动,陕拾叁面临“游客不来、本地人不买”的困境,加之线上销售受限于短保质期,扩张计划受阻。2022年起,品牌调整战略,从主打“游客礼物”转向服务本地居民的日常烘焙需求,开设社区店,增加现烤糕点比例,并通过文化体验和产品创新实现差异化竞争。尽管西安烘焙市场竞争激烈,陕拾叁仍坚持深耕本地市场,计划覆盖更多家庭客群后再向外扩展。这一转型试图在文化IP与日常刚需之间找到平衡点,为品牌开辟新发展路径。
小六饮食30年新叙事:左手供应链,右手商街
2024年10月,在上海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中国包点产业盛会上,西安小六饮食集团凭借卓越表现荣获两项大奖。这家由张安新于1994年创立的企业,从西安文艺路的一家汤包摊起步,现已发展为拥有70余家门店的全国知名连锁品牌,并成功挂牌新三板。获奖之际正值小六饮食成立30周年,公司宣布战略调整,通过成立西安食大事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统筹业务发展。未来布局将聚焦三大模块:一是以年轻化策略深耕餐饮连锁;二是强化供应链体系,向其他餐饮品牌提供标准化产品;三是投资迷你街区“渭街里”,打造社区商业新模式。小六饮食以创新模式应对行业挑战,展现中国餐饮工业化进程中的企业转型缩影。
“魏家宇宙”狂飙:靠供应链造快餐帝国?
魏家创始人魏文军来自面皮发源地汉中,早年街边凉皮摊起家,用20多年时间,自建中央厨房实现食材标准化供应,如今手握凉皮、汉堡、湘菜、日料、便利店等多种业态。这家从凉皮摊起步的民营企业,正在用供应链和跨界,构建起一个庞大的“魏家餐饮宇宙”。
西安云顶“降价”,折射销售焦虑?
2024年3月,西安碧桂园云顶四期推出10套单价1.38万元/㎡的特价房源,引发市场广泛关注。该项目位于曲江与航天交界处,曾是热销高端项目,2020年入市时均价达2.1万元/㎡。此次降价或因资金压力及市场下行,开发商希望通过促销加速回款。特价房为143㎡毛坯低层住宅,实际售价因楼层不同有所浮动,整体毛坯均价约1.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