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改”的风,吹到了西安民生
2024年,国内多个城市大型商超掀起“爆改”风潮,旨在争夺市场份额。西安民生百货解放路店,这座自1959年开业、被誉为“西北第一楼”的老牌百货商场,也于近期发布了升级改造通知。由于消费需求升级和线上渠道的崛起,以及赛格、SKP等新式商业综合体的竞争,民生百货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重焕生机,民生百货解放路店计划在2025年7月以“民生·JF103”全新形象亮相,打造市内首家24小时“双首层街区MALL”。此次改造不仅涉及建筑结构和业态调整,还结合了商务办公功能,形成了三大业态协同发展的新格局。与此同时,与之毗邻的民乐园步行街已完成改造,未来两者将形成联动效应,重新汇聚解放路的人气。这一系列举措标志着民生百货正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寻求转型与重生的机会。
渭南,三产撑起GDP“半壁江山”
2024年,渭南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157.73亿元,同比增长5.7%,增速高于全国和省级平均水平。渭南三产结构优化为19.8:26.5:53.7,第三产业占比过半,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速达47%,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58.8%。粮食产量首次突破260万吨,连续五年居全省第一。消费结构升级显著,新能源汽车销售额增长125.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至816.5亿元,乡村消费增速是城镇的2.5倍。此外,旅游业发展迅速,春节期间景区接待游客196.33万人次,收入2366.09万元。工业增速最高,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5%,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2%。渭南依托“三线”建设奠定的工业基础,推进西渭融合,加强与西安的产业链协同,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铜川6.4%增速,小城突围
2024年,铜川以6.4%的GDP增速位居陕西省第二,仅次于咸阳。作为陕西省面积最小的地级市,铜川曾因煤炭资源枯竭陷入困境,但通过新兴产业布局与传统产业升级的双轮驱动,逐步摆脱“资源依赖”。铜川非能源工业对工业增长贡献率显著提升,尤其是铝基新材料、光电子和汽车装备配套产业链分别增长25.0%、39.2%和62.4%,推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此外,铜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8%,增速全省第一,乡村消费增速快于城镇。铜川通过关闭落后产能、治理环境污染及“西研铜造”协同创新模式,实现了从“黑金”到“绿金”的跨越,为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了宝贵经验。
榆林,6%的高增长“底牌”
日前,榆林市委、市政府在《榆林日报》发表2025年新春贺词,回顾了2024年经济表现。2024年,榆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548亿元,同比增长6%,高于全国和全省增速,贡献全省GDP的21.24%,稳居全省第二,仅次于西安。榆林凭借丰富的煤炭资源,巩固了“中西部非省会第一城”的地位,并向“万亿之城”目标迈进。过去十年,榆林GDP从2621.29亿元增至7548亿元,年均增长率达11.4%。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占比76.5%。尽管煤炭市场波动,榆林通过发展煤化工、氢能和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逐步实现产业升级。政府出台多项政策支持创新资本和人才回流,推动社会福利提升和商业消费领域发展。未来,榆林能否成功转型为技术创新源,将是其破局关键。
“5.3%”增长背后,谁是陕西GDP“扛把子”?
1月20日,陕西省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陕西地区生产总值达35538.77亿元,同比增长5.3%。这一成绩在外部压力增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形势下尤为不易。增速呈现低开高走态势,尤其四季度受益于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的一揽子增量政策,经济加快提速。西安和榆林贡献最大,分别实现GDP13317.78亿元和预计超7000亿元。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成为主要支撑,特别是汽车产量同比增长19.3%,新能源汽车产量占68.3%。消费市场也表现强劲,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8%,新能源汽车零售增长36.9%。着眼2025年,陕西定下不低于5%的增长目标,并将通过重大项目和新兴产业布局进一步推动经济增长。
重磅批复!西安明确“新定位”和“新功能”
1月22日,《西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获批,西安被定位为陕西省省会、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及国家重要科研和文教中心。这一规划不仅延续了西安原有的历史与文化特色,还突出了“科创”与“枢纽”的新主线。同时,“规划”中,明确要求西安发挥西部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先进制造业基地、对外交往中心以及国际旅游目的地等功能。
中免扩张,瞄准了西安免税“生意”
2024年8月,财政部等五部门发布政策,在全国8个城市设立市内免税店,西安位列其中。中免集团中标西安市“市内免税店”项目,将与西部机场集团及陕西省、西安市国企合作运营,并选址在南大街商圈的中大国际(南大街店)。该免税店计划于2024年底开业,采用“市内购买,离境提货”的模式,服务60日内出境的中外旅客。此举旨在推动西安旅游与商业深度融合,吸引更多游客,提升消费体验。中大国际所在的南大街商圈地理位置优越,靠近钟楼等热门地标,具有稳定的客流量和市场知名度。地方国资的深度参与为免税店带来了丰富的资源和运营经验,助力其高效运营和市场拓展。市内免税店不仅为消费者提供更具优势的商品价格,还将促进旅游业和其他产业协同发展,带动地方经济进一步增长。
基因测序,西安开启“人人时代”
1月10日下午,西安区域医学检验中心主办、深圳华大基因协办的《精准医学-基因测序助力临床诊疗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西安召开。会上,西安医检与华大基因共建的基因测序西安交付中心揭牌,标志着西安首个高通量测序服务中心正式启动。该中心将显著降低基因测序成本达50%,缩短报告时间50%,极大提升本地医疗机构的检测效率和准确性,打破陕西省内基因测序样本外送的历史。此举不仅惠及西北地区患者,尤其在肿瘤早期筛查和疑难感染诊断等方面提供及时有效的支持,还推动了IVD产业的发展,形成精准医学产业集群,促进医研产深度融合。
2025,西安抢先按下消费“换新键”
1月13日,西安市商务局发布了2025年新一轮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涵盖汽车、家电、数码、电动自行车及家装厨卫五大领域。补贴范围扩大且标准提高,如汽车报废更新最高补贴2万元,家电如空调每件最高补贴2000元,新增数码产品按成交价15%补贴,最高500元。此举旨在刺激年末消费需求,惠及更多市民。西安市民积极响应,已有消费者表示通过以旧换新节省了上万元。2024年该政策已带动消费289.876亿元,其中汽车领域直接带动消费超252亿元。政策不仅提升了消费者的购买力,还促进了市场良性循环与产业升级,为西安经济注入活力。
万象城,“卷赢”西安商场?
12月9日,西安万象城盛大开业,迅速成为城市新地标,吸引众多市民和游客前往体验。这棵57米高的“生命之树”不仅成为热门打卡点,还带动了近200家区域及城市首店、旗舰店铺的火爆开业。万象城位于西安中轴线上的电视塔附近,毗邻西部之光电视塔和圜丘遗址,交通便利,连通地铁2号线和8号线交汇站。其设计理念由英国大师ThomasHeatherwick操刀,核心建筑灵感源自西安古观音禅寺内的千年银杏树,结合光影秀等元素,营造出独特的视觉盛宴。西安万象城的成功得益于其顶级的项目定位、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设计风格。作为华润置地在西安的第三个“万象系”商业项目,它与对面的万象天地形成业态互补,共同推动电视塔商圈的崛起。
两新一高,西安高科走出市场化改革新路径
今年9月,重庆水墨江山项目“唐潮公寓”投入运营,首月出租率就突破了95%。社交平台上,很多住户称之为“梦中情房”。但很少有人知道,唐潮公寓的运营方是西安本土国有上市房企天地源。作为其首个面世的集中式长租公寓,从设计、施工到运营、管...
养猪的陕企,再闯北交所IPO
12月24日,陕西石羊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石羊农科)完成IPO辅导验收,并在陕西证监局披露辅导工作完成报告,拟向北交所申请IPO。石羊农科成立于2011年,注册资本9330万元,主营饲料生产、种猪繁育、生猪养殖等农牧及食品业务。该公司曾在2017年挂牌新三板,后于2019年终止挂牌,并尝试冲击深交所主板上市未果。2024年3月底,石羊农科重返新三板基础层,5月调入创新层,逐步推进北交所IPO进程。
“入编”央企后,陕西无人机“链主”拟融资7.9亿元
12月7日,内蒙一机发布公告称,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携旗下3家公司及西工大资产公司等7家外部股东,拟向西安爱生技术集团有限公司(爱生集团)增资7.89亿元。爱生集团于2023年12月“入编”央企,成为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二级子集团,其是国内最早从事无人机系统研制生产的单位之一,拥有无人飞行器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和无人机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是陕西无人机产业的“链主”企业。
知名超市“断臂保壳”?13元甩卖旗下13家公司连带约40家门店!物流中心也卖了!3年半亏超20亿元,股价近两月却翻倍了
人人乐(002336,下称“人人乐”或“*ST人乐”)近期的一系列动作备受关注。《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其将持有的天津市人人乐商品配销有限公司(简称:天津配销)100%股权以2.39亿元的价格转让给天津优达集团,还以13元的价...
人人乐断臂保“壳”
下半年来,*ST人乐(002336)宣布并逐步推进多项资产出售计划,以2.39亿元将天津配销100%股权转让给天津优达集团,13元剥离13家经营门店的子公司给成都惠顺多,西安高隆盛和西安配销100%股权分别以6.05亿和2.79亿挂牌转让,目前正在推进中。此举旨在优化资产结构,减轻债务负担,进行保壳。同时,集中资源发展优势区域,尤其是西安和深圳市场。通过剥离亏损资产,人人乐期望改善财务状况,应对零售行业激烈竞争,但仍需在市场定位和运营策略上做出更多努力以重获消费者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