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成都世运会如何体现节俭办赛?成都市市长王凤朝答每经:27个竞赛场馆均为改建或临建,改造过程全部采用绿色环保和可循环利用材料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9 14:23

    第十二届世界运动会将于8月7日在四川成都开幕。4月29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成都世运会组委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成都市市长王凤朝介绍,成都世运会秉持“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理念,场馆建设坚持“能改不建”,设备设施坚持“能借不租、能租不买”。同时,成都以世运为媒,融合优势资源,打造世运新场景,激发世运新消费,并提升入境游服务便利化水平,包括推动境外电子钱包移动支付、设立AI智能翻译屏、增加离境退税商店等。

    每经记者 张怀水    每经编辑 陈旭    

    4月29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成都世运会筹办情况。

    据悉,第十二届世界运动会将于2025年8月7日在四川成都开幕(以下简称成都世运会)。这也是继2023年成都大运会之后,四川再次举办的大型综合性国际赛事。

    “节俭办赛是现代大型体育赛事的重要理念,请问在场馆建设和赛事筹备过程中,采取了哪些节俭办赛的举措?”围绕上述热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国新办发布会现场提问。

    成都世运会组委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成都市市长王凤朝回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问时表示,在成都世运会筹备工作中,成都市始终秉持“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理念,把节俭要求落实到每一个细节中。

    发布会现场 每经记者 张怀水 摄

    设备设施坚持“能借不租、能租不买”

    聚焦成都世运会采取的节俭办赛举措,王凤朝在回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问时表示,在场馆建设方面,坚持“能改不建”,27个竞赛场馆均为改建或者临建。改造过程统筹赛事需要和赛后利用,全部采用绿色环保建材和可循环利用材料,采取装配式、标准化建设模式,做到标件生产和集约安装。同时,组委会结合教学安排和营运活动,“一馆一策”合理安排场馆建设时序,尽可能缩短对在营场馆的占用时间。

    世运会赛后,各场馆将统筹研究利用,有序向社会开放,在专业培训、举办赛事和群众性体育事业发展上发挥更大的作用,特别是为市民群众参与非奥项目、新兴项目,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服务。

    设备设施方面,王凤朝介绍,在满足赛事要求的前提下,组委会坚持“能借不租、能租不买”,采用租借(利旧)与采购相结合方式,最大限度减少器材购置成本。目前,34个大项、60个分项的竞赛器材已全部完成配置。赛后,所有采购的竞赛器材都将统筹用于竞技项目训练、青少年人才培养、全民健身开展和专业赛事筹办等,服务和推动体育事业发展。

    “活动组织方面,我们优化火炬传递线路,合理设定火炬传递人数,既充分展现中国特色、巴蜀风韵、成都魅力,又弘扬体育文化和运动风尚。我们精简开闭幕式演出时长、优化活动仪式流程,综合采用专门运力及其他保障措施,细化参与活动人员的交通保障,在保障安全有序前提下,尽最大可能减少对市民群众生活的影响。”王凤朝强调。

    进一步提升入境游服务便利化水平

    举办体育赛事能够为城市的发展注入活力,成都在抓住赛事热度、构建消费新场景方面都采取了哪些举措?

    聚焦媒体关心的话题,王凤朝表示,体育赛事是拉动消费的新引擎,成都市始终以世运为媒,融合“商文旅体健展”等优势资源,构建多样化赛事消费场景,做靓“成都消费”品牌。

    一方面,着力打造世运新场景。王凤朝介绍,目前,已联动重点商圈、景区及生活消费平台,开展世运主题营销,提供世运专属优惠、推广世运特许产品,已开设线下特许零售店(点)超40家,零售店北京首店也在4月27日正式开业。

    前期,成都市还联合四川航空打造了“成都世运号”,为来自全球各地的旅客提供了感受“中国文化、蜀韵特色”的世运旅程。下一步,成都还将打造世运会主题高铁,开设流动的世运特许销售渠道,进一步激活多元消费活力。

    另一方面,成都市着力激发世运新消费。围绕世运会吉祥物“蜀宝”“锦仔”,累计推出玩具类、徽章类、文具类、生活用品类等16大类360余款特许商品,衍生开发3D纪念票盲盒、历届世运会会徽纪念套装等特色产品。结合世运赛事日程,联动重点景区景点,开通赛场到商圈、景区直达专线,打造文旅体验活动场景和优惠线路产品;策划组织“跟着赛事去旅行”系列活动,持续推出国际消费季、全城消费宠客等促消费活动,进一步拓展跨界消费新空间。

    此外,为更好服务境外游客,成都进一步提升入境游服务便利化水平。王凤朝指出,外币支付方面,联合微信、支付宝、银联国际,推动21个境外电子钱包在蓉实现移动支付,境外游客和成都市民一样都可以方便使用支付宝、微信、云闪付等方式支付款项,全市5086台ATM(自动柜员机)和1306家银行网点可提供外卡取现、现金兑换服务,重点商户实现外卡支付全覆盖。

    语言服务方面,在天府国际机场、宽窄巷子、都江堰景区等旅客集聚重点区域设立AI(人工智能)翻译屏,面向境外游客提供14种语言实时翻译、问询、金融咨询等服务,重点餐饮企业双语菜单实现全覆盖。离境退税方面,推动离境退税增门店、拓品类、优流程,全市离境退税商店已增至429户。

    封面图片来源:国新办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港交所与香港证监会就“中概股回流意向” 已与部分相关企业进行接触

    下一篇

    美容护理概念股持续走高 丸美生物午后涨停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