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去年12月北极海冰范围创46年间同月最低纪录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回应每经:极地海冰低位现象仍将持续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8 20:19

    4月28日,中国气象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并发布2024年度《极地气候变化年报》。该报告显示,去年南极海冰范围年度最低值为197万平方公里,是史上第三低;北极海冰持续偏少,2024年12月创1979年以来该月份最低纪录。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全球变化与极地研究所所长丁明虎表示,全球变暖导致海水温度上升,抑制海冰形成并加速其融化,但气候系统存在不确定性和自然变率,可能对海冰变化产生影响。

    每经记者 李彪    每经编辑 陈旭    

    全球变暖正在快速影响着地球南北极的海冰面积。

    428日,中国气象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4月全国天气气候特征、五一假期天气预报、5月气候趋势预测及气象服务提示等,同时还发布了2024年度《极地气候变化年报》及《防雷减灾管理办法》

    2024年度《极地气候变化年报》显示,南极海冰范围年度最低值为197万平方公里,是史上第三低的纪录。北极海冰持续偏少,最小值为421万平方公里,与2023年相当,位列历史第七低值。而在202412月,北极海冰范围还创下自1979年以来46年间该月份的最低纪录。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就此在发布会上提问:过去几年,南极海冰持续处于低位,北极也创造了近半个世纪以来12月海冰范围的低值纪录,这种现象还会持续吗?

    对此,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全球变化与极地研究所所长丁明虎表示:“全球变暖是一个长期的趋势,会导致南大洋和北冰洋的海水温度也随之上升。温暖的海水会抑制海冰的形成,同时加速海冰的融化。”

    发布会现场 每经记者 李彪 摄

    去年除少数海域外南极大陆沿岸区域海冰几乎完全融化

    2024年度《极地气候变化年报》显示,极地气温延续较常年略偏高的趋势。

    2024年,南极大陆年均气温为-31.79℃,较1991~2020年气候均值略高0.05℃7~8月南极出现罕见的持续性暖事件,8月南极大陆大部分区域月平均气温高于1991~2020年的气候均值5℃以上。北极地区持续增温,2024年北极地区年均气温为-6.89℃,较1991~2020年气候均值高0.65℃。统计显示,1979~2024年,极地增温速率为0.52℃/10年,是同期全球升温速率的2.9倍。

    2024年,极地海冰继续维持低位。南北极大洋海表温度呈上升趋势。南极海域太平洋扇区的海洋表面温度相比同纬度其他区域略高,夏季除威德尔海和罗斯海部分海域仍有海冰覆盖外,南极大陆沿岸区域的海冰几乎完全融化。北冰洋整体海表温度较常年偏高,但区域温差悬殊:巴伦支海创历史新高,楚科奇海则创下历史新低。

    对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有关极地海冰处于低位的现象是否还会持续的提问,丁明虎给予了肯定的答复。他表示,全球变暖是一个长期的趋势,会导致南大洋和北冰洋的海水温度也随之上升。温暖的海水会抑制海冰的形成,同时加速海冰的融化。

    “不过,气候系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和自然变率,可能会对海冰的变化产生一些影响,如火山喷发可能会导致短期内气温下降,从而对海冰的融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丁明虎举例说,北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AMOC)如果减弱,会减少向北极地区输送的温暖海水,使得北极地区的海水温度降低,有利于海冰的形成和维持。

    目前华南西部等地仍存在中旱及以上等级气象干旱

    4月(截至426日),我国气候呈暖干特征,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月内气温波动明显,全国型寒潮影响我国大部地区,华南、长江中下游以及华北等地气象干旱阶段性发展。

    今年4月,全国平均气温12.7℃,较常年同期偏高1.7℃,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二高。全国大部地区均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1~4℃,其中河南南部、湖北中部、湖南北部等地偏高4℃以上。陕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湖北、湖南平均气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全国有93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达到或突破4月极值,其中四川邻水日最高气温(36.8℃)突破春季极值。

    值得注意的是,3月下旬以来,华南、长江中下游以及华北等地气象干旱快速发展,418日气象干旱面积达阶段性最大。419日以来,华北、黄淮、江南、华南等地先后出现降水过程,气象干旱有所缓和。

    目前,华南西部、西南地区东南部、西北地区东南部、华中西北部、华东中部、华北西南部等地存在中度及以上等级气象干旱,广西中南部、江苏南部、陕西南部和河南西部等地有重到特旱。

    对于未来南方地区干旱的发展趋势,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肖潺介绍,4月下旬南方多地频繁降水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华南东部等地气象干旱,华南中旱及以上等级气象干旱面积由419日的37.0万平方公里减少到427日的22.6万平方公里,同期特旱面积由22.6万平方公里下降到8.7万平方公里。

    目前,华南西部、西南地区东南部等地仍存在中旱及以上等级气象干旱,广西局地特旱。未来十天,华南北部及西南地区东部的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南方地区的气象干旱将得到一定程度缓和。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记者李彪摄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4月新能源车渗透率预计超50%,智能汽车ETF易方达(516590)等助力布局产业发展机遇

    下一篇

    分众传媒: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11.35亿元,同比增长9.14%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