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茶企争先“卷”年轻人市场 个别企业打上了“ESG”标签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4 21:23

    2025年4月24日,记者从第十四届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四川茶产业正积极瞄准年轻人市场,推动产业升级。茶企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量产能力,并在包装、口感上研发新产品以迎合年轻人。同时,茶博会将于5月9日至12日在成都举行,届时将展示茶叶啤酒、茶乡米花糖等跨界衍生产品。政府部门也表示将支持茶产业发展,强化产业链,打造特色茶产业生态圈。

    每经记者 胥帅    每经编辑 张益铭

    到2027年,全省茶叶种植面积稳定在590万亩,亩产值持续增加,规模以上企业营收突破100亿元,综合产值达1300亿元⋯⋯这是四川茶产业的未来蓝图。

    蓝图要画好,茶产业需要产业链集群发展。从供给端来说,茶企需要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量产能力。从需求端来说,茶企要构建新的消费群体。4月24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第十四届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的现场了解到,现在茶企将触角伸向了年轻人,在包装、口感等方面去迎合他们的味道。

    有参展的茶企人士表示,现在茶叶市场都很卷,大家都看重年轻人的市场。年轻人群体比较喜欢原生态的茶叶,有些企业还在茶叶原产地打起了“低碳”概念,“这个认证要求是不能用除草剂。”一位茶企有关人士接受采访时表示。

    茶叶“年轻化”战火激烈

    5月9日至5月12日,第十四届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以下简称茶博会)将在成都世纪城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虽然距离茶博会还有一段时间,但在今日(4月24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茶企就已经拼起来了。

    邛崃、都江堰、崇州、蒲江等成都茶叶主产地将携本地优质茶叶产品参展。发布会现场,记者也提前见到了邛崃黑茶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记者注意到,茶叶啤酒、茶乡米花糖、茶叶香薰等跨界衍生产品,彭州白瓷、崇州道明竹编、青羊蜀锦等涉茶非遗产品也会参加茶博会。这些产品主打的是年轻人市场。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与参展茶企交流时了解到,现在茶叶市场变得很“卷”,茶企正在抢夺年轻人市场。

    “你看现在年轻人喝茶,比如说工作压力很大,要么喝咖啡,要么喝奶茶。现在年轻人也要喝传统茶,喝法有很多,喝泡茶、甜品茶或者加陈皮。”一位绿茶参展茶企工作人员表示,现在茶叶市场越来越“卷”,出现了价格战乱象,比如一些低价策略(如9.9元)冲击市场。但“卷”也有有利的一面,加速劣质产品淘汰,让头部品牌凭规模与口碑稳固地位。

    茶企在包装、口感上研发新产品,去迎合年轻人的偏爱,比如类似玫瑰黑茶之类的调味茶,又比如包装迭代采用40秒速溶设计、水量标识等细节,优化用户体验,适应快节奏消费。

    四川省商务厅有关人士在会上向记者表示,会支持发展新茶饮,支持川茶与川菜融合发展,又比如支持茶百道等新茶饮企业与茶叶生产企业合作,生产抹茶等原料,拓宽茶产品品类,提升企业利润。

    上述受访的参展茶企工作人员表示,尽管现在茶叶市场很“卷”,但也有利于龙头企业塑造在年轻人群体的品牌效应,比如年轻人喜欢的音乐节等。

    茶企的“链主引领+集群发展”模式,重点培育龙头企业,也是地方政府的发展思路。通过培育的龙头企业再切入到田园音乐节等茶事活动,将茶文化融入消费新场景,实现从“茶叶产品”到“生活方式”的转变,提升茶产业的文化影响力和经济效益。

    成都市农业农村局有关人士向记者表示,要整合产业链,构建协同联动发展格局。比如蒲江县、邛崃市作为核心承载区,承担种质资源保护、龙头企业培育等关键任务。

    机器人采摘茶叶帮助量产

    “现在所谓的高端茶,它的消费群体需要一定经济实力。现在年轻人越来越喜欢传统文化,我们应该让年轻人也能喝到高端茶。”一位大红袍参展茶企工作人员表示,高端茶的价格居高不下与规模化程度不够有关,这就像用电饭锅和传统柴火锅做米饭,前者不好吃但是稳定,后者好吃但是不稳定。《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这家大红袍企业实行数字化生产(全自动化加工),稳定品质并降低成本,通过工业化的数字指标设置参数,“非常稳定的量化生产”。

    而在过程中,这家大红袍企业也用到现在谈论比较多的机器人,通过机械臂去采摘新鲜茶叶,“我们茶叶都是那种大叶子,都可以用机器采摘去量产。然后我们就可以进行一个量产⋯⋯机器采摘的效率快很多,数倍的效率提升”。

    另外一方面,年轻人更加重视健康,甚至横贯茶叶从采摘到浸泡的全产业链。有茶企也在打造自己的“ESG”标签,甚至在“碳排放”做文章,已拿到相关部门的低碳认证。

    “我们的茶园全部获得了生态低碳认证,就是绝对不能打除草剂,都是人工除草。”另一绿茶参展企业工作人员向记者出示了“低碳”证书,认证的是“生态低碳茶”,认证机构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的一个研究中心。

    实际上,政府部门在接受采访时也提到了产业链的可追溯以及过程中的品控管理。

    成都市农业农村局有关人士表示,要延长产业链,完善复合型产业链体系。四川省商务厅有关人士也表示,支持茶产品企业改造升级加工、运输、储存、销售等设施设备,提高茶叶产品商品化处理能力,提升流通效益。成都市农业农村局有关人士认为要强化产业链,打造特色茶产业生态圈,实现从同质化竞争向错位发展的战略转型,推动传统茶产业向亿级产业集群迈进。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爱尔眼科:4月24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下一篇

    童声绘就天府卷,世界听见成都美!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