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长被留置近1个月后,立航科技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4月25日晚间,立航科技披露2024年年报,公司营收2.9亿元,净利润亏损9394万元,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ST)。据悉,立航科技以航空制造为主,业务覆盖全链条。自上市到被“*ST”,仅用三年多。今年3月,公司董事长刘随阳被留置,目前仍被留置。
牧原股份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近3倍 公司高管:对下半年猪价预期比较乐观
4月24日,牧原股份发布一季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360.61亿元,同比增长37.26%;实现净利润46.19亿元,同比增长287.87%。当晚,公司首席财务官高曈和董秘秦军出席财报电话会,回应了养殖成本、“出海”战略等问题。高曈表示,公司成本下降空间符合预期,对未来成本持续下降有信心,对下半年猪价预期乐观。
茶企争先“卷”年轻人市场 个别企业打上了“ESG”标签
2025年4月24日,记者从第十四届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四川茶产业正积极瞄准年轻人市场,推动产业升级。茶企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量产能力,并在包装、口感上研发新产品以迎合年轻人。同时,茶博会将于5月9日至12日在成都举行,届时将展示茶叶啤酒、茶乡米花糖等跨界衍生产品。政府部门也表示将支持茶产业发展,强化产业链,打造特色茶产业生态圈。
一线 | 振芯科技控股股东与董事会“冲突”加剧 围绕四大争议,双方各执一词
2025年4月22日,振芯科技年度股东大会3项议案被控股股东国腾电子集团投反对票。双方争议焦点包括控股股东投反对票原因、提名董事被拒及股东权利限制等。国腾电子集团董事长高虹表示,投反对票是因上市公司董事会未尽忠实勤勉义务。而振芯科技管理层则称,已积极沟通但控股股东不听解释。双方互指对方缺乏沟通诚意,冲突已延宕多年,但均希望上市公司能有好发展。
盛和资源最新回应
4月20日晚间,稀土巨头盛和资源回应了MPMaterials因关税停止向中国出口稀土精矿的报道。盛和资源表示,因加征关税,MP公司暂时停止出口,但公司已构建多元化稀土原料供应渠道,MP公司暂停出口不会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盛和资源一直在谋求全球资源原料布局,与多家稀土项目公司签署了产品包销协议。
专访鱼泡直聘董事长周峰:招聘平台面临的挑战是复杂沟通场景中的稳定性
2025年4月18日,在“2025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成都峰会”上,鱼泡直聘董事长周峰接受专访。他提到,创立农民工招聘平台旨在消灭招聘信息差。在大模型赋能下,平台可高效识别方言,岗位和简历审核从人审转机审,人力成本降低,销售效率提升。鱼泡直聘从农民工招聘起家,现拓展至制造业、服务业等。
专访成都数据集团董事长邓建平:要让数据市场“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
4月18日,在“2025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成都峰会”上,成都数据集团董事长邓建平接受专访。他表示,数字经济的关键是数据收集,而这面临公共数据供给与行业数据激活两大挑战。对于数据要素市场化,他总结为“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他还提出,城市治理可用AI“重做一遍”,并强调了成都的数字经济优势。
“三年又三年”,承诺延期遭反对 海南发展控股股东:标的不可避免面临亏损,在想方设法破局 | 直击一场2160名中小股东参与的股东会
2025年4月15日,海南发展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了《关于控股股东延期履行免税资产注入承诺的议案》。原承诺于2025年5月12日到期,海南控股拟延期至2028年5月12日。不少中小股东认为延期无补偿方案、损害其权益等,2160名中小股东参与网络或线下投票,反对票过半,议案未通过。海南控股代表称免税资产亏损,正设法破局。
竹子等自然“边角余料”也做储能电池,但生物质电池尚未量产
4月15日,中国电子企业协会能源分会在成都举行新型储能主题研讨会。会上,生物质电池作为新型储能路线备受关注。据悉,这类电池利用生物体内氧化还原反应将生物质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具有安全性强、生态环保等优势,但目前还没有进入真正意义上的量产阶段。
“猪茅”牧原股份启动港股上市计划 “出海”要打开未来增长空间
2025年4月15日晚间,牧原股份公告称,公司拟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发行的H股股数不超过发行后公司总股本的8%,并授予整体协调人不超过15%的超额配售权。牧原股份有关人士表示,本次港股上市旨在推进公司国际化战略,拓宽未来增长空间。自去年以来,牧原股份“出海”动作频频,已在越南与当地农业公司合作并设立全资子公司。
机器人热门股年报未提及人形机器人相关收入 相关公司:客户要求保密
多家机器人概念股,如三花智控、肇民科技和翔楼新材陆续发布2024年年报,但其均未披露具体的人形机器人业务收入或订单数据,原因是客户要求保密。相比之下,部分新三板企业,如川机器人则明确披露了相关财务数据。资本市场对人形机器人充满期待,但从已公开年报中难以判断该领域是否实现规模化增长。
“五月花”创始人或将不再是吉峰科技实控人 上市公司前一天刚发了2024年年报
2025年4月10日,吉峰科技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四川特驱教育管理有限公司正在筹划重大事项,可能导致公司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现任实控人汪辉武于2021年通过特驱教育成为上市公司实控人,并在教育领域颇具影响力。年报显示,吉峰科技去年营收达27.09亿元,但净利润亏损,正积极寻求智能农机领域的并购机会。
和科达“收债”方案一变再变 逾期账款收回方案形成后又需股东大会通过
4月10日晚间,上市公司和科达披露了关于应收款项债务重组方案的更正公告。因深圳汇和富多次延期还款且尚未支付尾款687.35万元,和科达调整了此前定于2025年6月30日的清偿期限,并取消了“无需提交董事会及股东大会审议”的条款,改为需经公司内部审议程序决定后续偿还方式(如展期等)。
“驾校第一股”聘任副董事长当总经理 ST东时两名董事投弃权票:暂无法发表确定性意见
3月30日晚间,ST东时披露董事会决议公告,宣布聘任闫文辉为总经理、王红玉为副总经理。然而,董事魏然和杨骁腾对上述议案投出弃权票,认为公司内控存在缺陷且风险解除进展不明,暂无法发表意见。去年以来,魏然与杨骁腾多次对公司人事任命、经营业务及定期财报投弃权票,作为“驾校第一股”,ST东时的董事会分歧或将影响公司未来发展与整改进程。
贵州燃气拟并购控股股东名下资产 标的公司4月23日有庭审
4月8日晚间,贵州燃气公告称拟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乌江能投等持有的贵州页岩气100%股权,为此,公司拟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发行价格为5.30元/股。此次收购构成关联交易,因2023年7月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乌江能投。标的公司是省属国有企业,主营页岩气相关业务。目前,交易标的资产的审计、评估工作尚未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