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直击业绩会︱沪市多只消费REITs去年业绩亮眼:高出租率、高派息率背后,投资者仍关注底层资产运营

    2025-04-23 15:35

    4月22日,上交所举行沪市保租房、消费与仓储物流REITs业绩说明会,7家REITs相关机构介绍了业绩。消费基础设施公募REITs销售额及客流量上涨,4只消费REITs底层资产出租率超95%,年化现金分派率在4%-6%。专家指出,消费REITs逆势上涨是政策红利与市场理性博弈结果,建议适当放宽发行主体要求。零售商业市场竞争激烈,租金下调,但REITs市场表现优异。商业REITs对项目有严格筛选要求,发行受阻与资产质量与金融工具属性矛盾有关。

    每经记者 刘颂辉    每经编辑 魏文艺    

    4月22日下午,上交所举行“沪市保租房、消费与仓储物流REITs2024年度集体业绩说明会”,7家REITs原始权益人、运营管理机构和基金管理人介绍了去年业绩发展情况,并就投资者关心的问题进行了面对面交流。

    在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政策的推动下,各地零售商业项目通过引入新兴品牌、举办特色活动等各类引流措施,消费基础设施公募REITs的销售额及客流量呈现上涨态势。

    其中,嘉实物美消费REIT、华夏金茂商业REIT、华安百联消费REIT和华夏首创奥莱REIT的底层资产出租率均超过95%,派息率均超过5%。已上市的另外3只消费REITs运营情况总体亦表现良好。

    第一太平戴维斯中国区估值及专业顾问服务负责人黄国钧当日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书面采访时指出,消费REITs逆势上涨本质是政策红利释放与市场理性博弈的结果,政策端打通资产证券化路径、资金端追逐确定性收益、资产端沉淀核心区位价值,三重逻辑对冲短期租金下行压力,形成独特的资本定价逻辑。

    黄国钧表示,相关资产作为长线经营,在缴纳房产税和租金增值税后,政策应该适当放宽发行主体(如资产剥离)等要求,这对于纾困开发商、丰富REITs产品和壮大我国REITs市场都是有利的。

    消费REITs派息率居高位

    据年报披露,2024年沪市33只REITs共实现收入85亿元,较2023年同比增长35%;共实现可供分配金额62亿元,较首发预测整体达标。

    其中,嘉实物美消费REIT、华夏金茂商业REIT、华安百联消费REIT和华夏首创奥莱REIT4只消费REITs的销售额及客流量在去年均呈现上涨态势。分红比例相比保租房REITs项目也更大,派息率普遍在5%以上。

    如嘉实物美消费REIT去年实现收入约1.08亿元,净利润3489.19万元;期内可分配金额为6197万元,按报告期末市值计算,派息率为5.73%。

    华夏金茂商业REIT去年实现收入8422万元,净利润为1408.36万元;期内可分配金额为4959.2万元,按基金募集规模计算,派息率为5.06%。

    华安百联消费REIT去年的总收入1.03亿元,项目公司营业收入9471万元;期内可分配金额为6321万元,按报告期末市值计算,派息率为5.59%。

    华夏首创奥莱REIT去年实现收入9721.15万元,净利润为2769.09万元;期内可分配金额为4405.7万元,按基金募集规模,派息率为5.83%。

    “在债市(含存款利率)收益率下行、较高且稳定收益资产稀缺的背景下,REITs的大比例分红机制特性吸引机构和投资者配置。比如华安百联消费REITs年化分派率达6.10%,高于传统债券收益。”黄国钧表示。

    记者注意到,华安百联消费REIT的底层资产是位于上海市杨浦区五角场商圈的百联又一城项目。五角场是上海城市副中心之一,整个商圈范围有万达广场、合生汇、苏宁易购广场等多个优质项目。

    面对消费类物业市场的竞争,上海百联又一城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冯波表示,与周边竞品相比,该项目聚焦品质家庭的核心客群,打造引领商圈品质消费的轻奢综合型购物中心标杆,通过引入大量商圈首店及上海首店,补充商圈内缺失的服务体验业态,从而与周边竞品形成差异化经营。

    物美集团副总裁兼REITs项目运营管理机构负责人刘宗仁则介绍,公司已有首家借鉴胖东来模式的自主调改店,在品类、价格以及员工服务方面进行调整,下一步的计划是成立专门调改小组,对商业项目进行调改。

    投资者关注底层资产运营

    每经记者注意到,在与参会REITs原始权益人、运营管理机构和基金管理人的互动交流过程中,不少投资者提到底层资产在未来运营管理中的策略问题。

    在业绩说明会上,有投资者对长沙金茂览秀城周边新增两座商业项目带来的市场影响提出疑问。长沙金茂览秀城项目总经理王竹表示,两座新项目与金茂览秀城直线距离超过5公里,各自的定位不同,虽然短期内会加剧品牌拓店的竞争,但长期来看,核心商业的集群效应和提质扩容,可以整体激活消费市场。

    中国金茂(集团)有限公司金茂酒商财务总监窦慧慧向每经记者补充道,除了长沙览秀城这一底层资产,中国金茂旗下还有丰富的商业资产储备,分布在南京、天津、上海、青岛等核心城市,后续计划陆续将扩募资产置入上海兴秀茂旗下。

    事实上,与消费REITs在二级市场优异表现不同的是,研究机构的报告显示,目前零售商业正处在存量高企、新增供应放量、租金下调的市场周期。

    据第一太平戴维斯统计,今年一季度,零售商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不仅体现在各大购物中心之间,也反映在品牌商争夺更为谨慎、趋于理性的消费者群体中。

    以上海为例,一季度累计新增零售商业面积11万平方米,全市空置率环比微降0.1个百分点至11.3%,购物中心首层平均租金环比下降0.4%至每天24.2元/平方米,同比下降2.6%。此外,杭州、北京、天津、广州、深圳等城市,亦通过降低租金来提升项目的出租率。

    据仲量联行上海商业地产部总监兼华东区零售地产部负责人黄臻介绍,一季度零售商业市场竞争激烈且租赁势头放缓,市场情绪谨慎,零售租金整体仍处于下行通道。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挑战,一些业主方和运营方正尝试从项目重新定位、翻新改造、业态组合调整和主题营销赋能等多方面进行积极调整,以提升项目整体表现。

    在此市场情形下,零售商业开发商是否应该争相将项目推向REITs市场?黄国钧分析指出,商业REITs对项目有严格的筛选要求,但并非所有同类零售商业地产都可以发行,核心要求包括资产合规性、项目产权清晰、收益稳定与规模要求、非特许经营类项目需满足3年运营盈利或现金流为正、发起人需为独立法人且不得涉足住宅开发等。除了满足以上关键指标,还有其他细节要求。

    “目前很多核心区优质稳定的经营性资产未能入池,主要与增值税无法规避有关。”在黄国钧看来,并不是所有零售商业都满足发行要求。当前零售商业REITs发行受阻的深层次原因在于资产质量与金融工具属性之间的结构性矛盾。

    “总的来说,REITs就像商业地产的‘上市’,不是所有项目都能达标。现在能发行的都是‘学霸’(地段好+运营稳+证件齐),大部分项目还在‘补考’(提租金+改业态+办手续),还有出身之分。”黄国钧补充道。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22只个股5日量比超过5倍

    下一篇

    储融检测(836944):苏州储融的注册资本拟由100万元增加至2000万元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