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24小时 | 西部唯一沿海省份,瞄准一个“关键”产业
将广西稀有矿产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一直是广西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关键命题。
城市24小时 | 经济大省“出海”,想复制更多“悟空”
中国文化IP加速“出海”,在带动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快速增长的同时,也成为世界了解中华文化的窗口。
城市24小时 | 这座收缩型城市,要建机场了
对于鹤岗机场建设的必要性,其实很大程度上也与其推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需求有关。
城市24小时 | 事关海洋经济,最新定调来了
一个普遍观点是,我国海洋经济正进入新一轮爆发期。近段时间以来,多个省市围绕发展海洋经济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
城市24小时 | 动真格了?江苏“十三妹”想赢
常州虽是江苏经济重镇,但长期缺乏优秀的职业足球俱乐部,优秀球员外流、青训体系薄弱等问题突出。有望出台的《常州市足球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意味着常州想将“失去的笔画”赢回来。
城市24小时 | 中通航空落子长沙,中部格局又要变了?
眼下,鄂州花湖机场瞄准打造中国版“孟菲斯”专业货运机场,仍在持续拓展航线网络;郑州也在加快建设中国邮政航空枢纽,2025年航空货邮吞吐量目标是100万吨以上。而在长沙及湖南的期待中,中通航空不仅有望助力黄花机场迈向国际一流航空枢纽行列,更将为湖南提升全球竞争力、建设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发挥重要作用。
城市24小时 | 外贸增速狂飙,“第一省会”强势领跑GDP十强城市
广州进出口增速已连续12个月正增长。尤其是今年以来,广州单月进出口增速维持在10%以上,累计增速呈逐月上升趋势。
城市24小时 | 东西两大省会,冲刺“700公里俱乐部”
此前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透露,今年将开通运营轨道交通10号线三期、13号线一期、17号线二期、30号线一期。4条线路合计里程达到87.5公里。而根据交通运输部数据,2024年成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为634.2公里。由此计算,今年成都城市轨交运营里程有望突破700公里。
城市24小时 | 竞逐新风口,中部第一城又出手了
此前,武汉明确表示,要全力抢占人形机器人技术和产业制高点,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加快发展壮大。
城市24小时 | 提升能级,这个国家级都市圈“划重点”
根据河南最新部署,要强化郑洛协同、郑开同城、郑许一体,着力构建“主副协同、区域统筹、圈层一体”的发展格局,使郑州都市圈成为河南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高效能治理的强引领、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强支撑。
城市24小时 | 省委书记挂帅,海洋经济第一省又出招了
多年来,广东海洋经济产业结构呈现第三产业占比偏高的特点。202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三产占比59.6%,广东则达到65.6%,高出全国6个百分点。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广东海洋经济中的资源开发型产业和制造业占比偏低。
城市24小时 | 加码AI,杭州发出“动员令”
杭州力争到2025年底,智能算力服务规模超过50EFLOPS;培育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基础大模型2个,具有行业重大影响力的垂直应用大模型25个以上;全市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营业收入超过3900亿元;投向人工智能的产业基金组建规模突破1000亿元。
城市24小时 | 锂电产业大省,“掘金”千亿风口
作为锂电产业大省,四川是全国锂矿储量最丰富的省份,动力电池产量约占全国五分之一。当前,四川正在构建从锂矿资源开发、上游材料及电池组件生产到电池回收利用的全产业链,抓住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链的发展机遇,也将有助于促进回收利用技术研发转化,建立良性循环产业生态。
城市24小时 | 这项“超级工程”,终于要来了?
近段时间以来,三峡水运新通道推进开始明显提速。
城市24小时 | 被上海反超,深圳能否守位“外贸第一城”
面对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今年以来,深圳、上海均多次部署稳外贸工作,包括鼓励企业加快全球布局,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加大科研投入提高产品竞争力等。全年究竟谁能问鼎“外贸第一城”,仍然充满悬念。两座外贸大市的你争我赶,则将共同为中国外贸稳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