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24小时 | GDP十强省份“一季报”出炉,湖北领跑
在十强省份中,湖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排名第一,出口增速排名第二,仅次于河南的42.2%,综合表现相当突出。
城市24小时 | 汽车重镇再加码,又一个“超级鲶鱼”来了?
在外界期待中,丰田将“复制”特斯拉模式,成为中国汽车产业供应链上的第二个“超级鲶鱼”。这对刚刚失守汽车“第三城”的上海来说,无疑意义重大。
城市24小时 | 冲刺10万亿,山东“双子星”再联手
在外界看来,山东作为GDP即将迈上10万亿元台阶的经济大省,推动济青都市圈联动发展,是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迫切需求和关键一招。
城市24小时 | 首次发布,这个经济大省第一县要“升级”了
此前就有不少分析指出,泉州民营经济多元化的产业结构,一方面意味着更灵活的内生活力,但另一方面也存在产业附加值较低、市场竞争激烈的传统行业等问题。2024年数据显示,泉州工业增加值仍高度依赖传统产业,如鞋业增长16.1%、机械装备增长12.8%,高技术产业占比较很低。
城市24小时 | 北方人口大省,4年少了86万人
2024年河北常住人口减少15万人,其中自然减少17万人,但人口净流入2万人。这背后原因何在?
城市24小时 | 再度扩围,这9城被委以重任
2015年5月,国务院批准北京率先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2021年4月,试点增加天津、上海、海南、重庆等4个省市;2024年7月,试点再度扩围,沈阳、南京、杭州、武汉、广州、成都等6城获批。随着此次9座城市加入,我国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也增至20个。
城市24小时 | 被“点名”的未来产业,南京凭什么抢跑?
作为连续多年举办全球6G技术大会的城市,南京在6G技术发展领域走在全国前列。如当地媒体所说,作为全国最早布局未来网络的城市,南京依托紫金山实验室等创新引擎,正以“技术领跑者”的姿态,在全球6G赛道中占据“历史性地位”。
城市24小时 | 官宣“大手笔”,北方经济大省目标不止万亿
大力提振消费是现阶段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重中之重。作为北方经济大省,“好客山东·齐鲁1号”旅游列车,正是山东“促进消费、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的一次全新尝试”。在此之前,山东已多番“剧透”。
城市24小时 | 领跑万亿城市,西安“开挂”了?
从细分数据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仍是带动西安工业增长的主因之一。1—2月,西安汽车产量增长56.4%,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69.2%,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6.8%。
城市24小时 | 全国首个“万亿之城”,又出手了
2024年,北京医药健康产业整体规模达到1.06万亿元,同比增长8.7%,成为全国首个医药健康产业突破万亿的城市,提前一年实现目标。今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提出,提升优势产业发展能级,实施新一轮医药健康行动计划、打造国际医药创新公园。
城市24小时 | 第一省会,重回人口增长大户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如火如荼,正在重塑全球经济版图,广州也处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调整期。随着人口开始向中西部地区回流,单向的“孔雀东南飞”变成双向流动,如何持续吸引人口流入、优化人口结构,无疑是广州面临的重大考验。
城市24小时 | 竞逐万亿赛道,浙江第四城甩出“大手笔”
不少观点认为,2024年是低空经济元年,2025年则可能成为低空“基建年”。随着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全域低空新基建”项目正式开建,绍兴有望推动低空经济“积厚成势”,进一步提高产业显示度。
城市24小时 | 力压广东,安徽晋级全国第一
近年来,安徽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产量逐年攀升。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安徽汽车产量达到262.03万辆,排名全国第二,仅次于广东;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73.41万辆,排名全国第八。与此同时,安徽整车出口量超越上海跃居全国首位,全国每出口4辆汽车就有1辆安徽造。
城市24小时 | 冲刺千万人口,这座北方省会还有戏吗?
按照2022年初发布的《济南市人口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0年)》,到2025年,济南常住人口总量预期在1000万人左右。冲刺时限将至,眼下,济南距离千万人口目标还有48.5万人的差距,按照近年人口增势,这个目标显然已很难实现。
城市24小时 | 工业第一城,距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多远?
早在2022年初,《深圳市旅游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就提出,全面提升旅游综合竞争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不久前,深圳出台《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工作方案(2025—2027年)》,也特别提到要增强城市旅游国际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