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有多“挤”?|“名不副实”的城市
“极大为太,广平曰原。”太原,顾名思义,就是广阔的平原之意。不过,如果翻开地形图,你可能会感到费解:太原与它的名字,不能说是毫无关系,只能说是天差地别——太原地理位置示意图图片来源:山西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太原...
城市24小时 | 全国经济第三城,冲刺4万亿
今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也是深圳4万亿元GDP目标的冲刺之年。根据深圳市“十四五”规划纲要,2025年,深圳将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总量超过4万亿元。
城市24小时 | 第27个万亿城市,来了
随着唐山GDP正式突破万亿,唐山也成为全国第27个、河北第1个万亿城市,也意味着北方万亿城市“再下一城”。
城市24小时 | 这个经济大省,又迎一所新大学?
过去多年,浙江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大短板,就是高水平大学除了浙江大学出现明显断层。“钱塘大学”的到来,意味着浙江高教强省建设有望再次落下重要一子。
城市24小时 | 宁波超越天津,压力给到南京?
超越天津之后,宁波的下一个追赶目标,是GDP排在全国第十位的南京。早在2021年,宁波就定下“奋力实现2025年GDP总量破2万亿、进入全国前10名的目标”。此前,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周红波坦言,“面临‘标兵渐远、追兵渐近’的激烈竞争态势,南京争先进位的压力不断增大”。
城市24小时 | 官宣,全国第一个5万亿工业大市诞生
今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深圳此前提出,大力支持重点产业、重点产品、重点集群、重点企业加快乃至超常规发展,形成全市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新支柱新动能。去年10月,深圳三个重点产业办公室同步亮相,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和人工智能产业的“优先级”被提升到最高级别,显示出推进产业发展的决心。
城市24小时 | 与宁杭比肩,最强地级市“升级”了
去年9月至今,长三角已有南京、杭州、宁波、合肥、苏州、无锡及常州7座城市首版国土空间总规获国务院批复。根据批复信息,宁波、合肥、无锡、常州均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最强地级市”苏州则与南京、杭州两个省会城市并列,同为“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小红书这波流量,哪座城市能接住?
沿着小红书这座赛博版“中美跨海大桥”,中美网友从“交猫税”破冰,飞快进入“对账”、帮做作业、学中文、学做菜模式……这波流量能持续多久尚未可知,但对城市来说,将它作为一次对外传播“试水”的机会,似乎也未尝不可。
城市24小时 | 筹谋多年,又一跨海大通道来了?
不止是通行效率上的提升,对宁波来说,一旦直连上海,宁波的区域定位、产业结构等都将发生深刻变化。与此同时,两个世界级大港——宁波舟山港和上海港的联通交流也能发挥更大可能性。不过在当下,从全国到地方都明确要“提高投资效益”,沪甬跨海通道何时能真正落地,还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城市24小时 | 冲刺在即,常州首个“万亿产业”来了?
在2025年的重点工作中,常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着力推动产业升级,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巩固新能源产业优势,争创国家新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努力实现新能源整车产量突破100万辆,新能源产业规模迈上万亿元台阶。冲刺在即,一旦实现“万亿”突破,常州也将正式迎来首个“万亿产业”。
城市24小时 | 这座“大学之城”,又要建一所新大学?
武汉已将打造“中国网谷”列为重要的发展目标。根据规划,武汉将全力推动网安大学建设,打造中国网络安全人才的“黄埔军校”。同时,要打造产业发展的“热带雨林”,到2025年网安基地实现全国百强网安企业入驻率超70%,带动集聚网络安全上下游企业300家以上。
城市24小时 | 合肥,这次目标是“国际枢纽”
2023年,合肥新桥机场完成货邮吞吐量11.5万吨,在全国排名第30名,仅相当于南京机场的29.9%,郑州机场的18.9%、杭州机场的14.2%,距离此前确定的到2025年“货邮吞吐量达到30万吨、力争突破50万吨”的发展目标存在明显差距。
城市24小时 | 压力之下,佛山如何“再造一个新佛山”
佛山作为经济大市人口大市,在广东全省发展全局中占有重要地位,更应担负起经济大市挑大梁的责任使命。“再造一个新佛山”不是简单追求规模和数量,也不是一点两点的单兵突进、局部攻坚,而是方方面面的求新求变、求质求效,最终是要建设一个现代化的新佛山。
年度报告 | 2024十大“竞业”之城
展望2025年,“十四五”规划收官,新的五年规划呼之欲出。在向新发展的大局中,把握形势,形在当下,势在长远;既要看优势所在、长板所在,也要看困难所在、短板所在。这才能扬长补短、有的放矢。基于这一年的积累,我们盘点了2024十大“竞业”之城,虽然它们无法代表所有,舆论也不会只有一种声音,但它们都曾“闪光”于2024,都曾或多或少照见当下城市发展的产业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