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重组成飞后,这家陕企将年入800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08 20:58

    2025年1月6日,中航成飞(原“中航电测”)完成对成飞集团100%股权的资产重组交割,标志着这家创业板公司从市值不足百亿跃升为A股军工领域千亿级龙头。

    重组后,成飞集团资产注入上市公司,新增航空装备整机及部附件研制生产业务,聚焦航空主业。成飞集团作为我国航空武器装备主要研制基地,总资产达1216.76亿元,2023年营收749.68亿元,净利润24.23亿元。重组目标设定2025年中航成飞营收超800亿元。

    此次重组旨在优化业务结构,提升抗风险能力和长期盈利能力。受此消息影响,中航成飞股价自重组披露后大幅上涨,总市值一度突破1400亿元。

    每经记者 张文瑜    西安    每经编辑 贺娟娟

    2025年1月6日,随着中航成飞(原“中航电测”)完成对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成飞集团”)100%股权的重大资产重组交割,这家以航空测控为主业、市值不足百亿的创业板公司,正式跃升为A股军工领域的千亿级龙头。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其在近期交出了最后一份以“中航电测”命名的年度成绩单:2024年实现营收17.8亿元,净利润1.1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11%和14.41%。

    经过重组,成飞集团的资产和业务将被注入中航成飞,上市公司也将新增航空装备整机及部附件研制生产业务,并聚焦于航空主业。

    截至2023年末,成飞集团资产总额为1216.76亿元,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749.68亿元,归母净利润达到24.23亿元。

    重组并表后,2025年中航成飞营业收入直指800亿元。

    交出“独立”年报

    中航电测(现“中航成飞”,因重组标的成飞集团尚未纳入年报,稿件2024年年报部分名称为“中航电测”)于近期披露了2024年年报。

    报告期内,中航电测营业收入为17.8亿元,同比增长6.1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2亿元,同比增长14.41%。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由于重组完成资产交割时间为2025年1月,因此,成飞集团尚未纳入年报。

    纵向对比来看,公司自2020年以来营收长期徘徊在18亿元左右,2021年净利润峰值3.07亿元后,受行业政策与成本压力影响,2023年净利润缩水至0.98亿元。

    算得上稳定经营,但业务缺乏“惊喜”与高增长预期。

    据公开资料,中航电测2010年在创业板上市,主营业务为航空防务、传感控制、数智产业、智能交通,也是国内提供军民两用智能测控产品及系统解决方案的骨干企业。

    分行业来看,2024年,航空军品、传感控制、智能交通分别占中航电测营业收入的23.65%、 61.50%、12.59%,且从占比来看,近3年“传感控制业务”占其营收的比重在逐年提升,也说明其核心业务比较依赖民用领域。

    此外,2024年,中航电测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14元(含税),分红总额占归母净利润的约30%,延续了此前稳健的分红政策。

    据每经记者统计,除了2023年因重大资产重组未进行利润分配外,2010年上市以来,中航电测已实施现金分红14次,累计分红金额为2.94亿元。

    但也因为基本面的确定性,很长一段时间里,中航电测在二级市场都“不温不火”。其股价绝大多数时间保持在10元/股上下,市值多在60亿元左右。

    这一切,也在重组成飞后发生巨大变化。

    2025年营收超800亿?

    2023年1月11日,中航电测宣布拟向航空工业集团发行股份购买其持有的成飞集团100%股权。

    此后近两年时间里,该重组事项经历了交易所问询、审核中止、恢复审核、上会等诸多环节后,终于在2025年年初尘埃落定。

    1月6日,中航电测公告,公司发行股份购买成飞集团100%股权事宜完成资产交割。自此,成飞集团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与此同时,中航电测的证券简称变更为“中航成飞”,证券代码由“300114”变更为“302132”。不仅如此,公司的主要办公地址、经营范围及公司名称均进行了相应变更。

    “办公地址改到了成飞集团本部所在地。”中航成飞证券部人士表示,“目前公司正在做关于两边资产的相关方案,还在进行中。”

    而成飞集团的注入,也彻底改变了上市公司主营业务逻辑。

    据了解,成飞集团创建于1958年,是我国航空武器装备研制生产和出口主要基地、民机零部件重要制造商,属于国家重点优势企业。

    在军机方面,其研制生产了歼5、歼7、枭龙、歼-10 等系列飞机数千架。是我国四代机主力机型歼-20和三代机主力机型歼-10的唯一供应商,也是外贸主力机型枭龙的唯一供应商。 

    来源:成飞集团官网

    在民机方面,与成飞民机公司一道承担了大型客机C919、新支线客机ARJ21、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机头的研制生产,是国际一流的民机大部件供应商,累计生产交付民机转包产品一万多架。

     较此前业务相比,重组后,中航成飞将新增航空装备整机及部附件研制生产业务,并聚焦于航空主业。这不仅有利于拓展公司业务领域,增强上市公司抗风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更提升长期盈利能力。

    从规模来看,成飞集团2023年总资产1216.76亿元,营收749.68亿元,是原中航电测体量的数倍。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重组报告书(注册稿),此次重组设置了两个方面的业绩承诺。其中,航空工业成飞母公司、航空工业贵飞、航空工业长飞和成飞民机作为其中一块业绩承诺资产,承诺三个财年收入合计将不低于2000亿元。

    上述人士向记者表示,“由于相关资产交割是在2025年完成,这就导致2024年缺乏可用于对照披露的业绩数据,因此业绩承诺存在顺延的可能性。根据2025年董事会工作报告中制定的经营目标——营收超800亿元,该目标实际上已高于业绩承诺标准,所以可以将业绩承诺视为公司经营过程中的底线目标。”

    此外,备受关注的还有二级市场层面。

    2023年重组交易披露后,中航成飞复牌的首个交易日股价便迎来大幅上涨。2月2日—3月8日,其股价累计上涨超500%,一度逼近65元/股关口。

    2024年9月底至11月初,借着股市政策利好及重组获批的消息,其股价在11月6日最高达到96.90元/股。此后股价虽有所回落,但中航成飞已然是妥妥的千亿军工龙头。

    截至4月8日收盘,中航成飞报54.51元/股,总市值达到1459.11亿元。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潍柴动力:拟分拆潍柴雷沃智慧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至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下一篇

    中胤时尚:董事长提议回购不低于2000万元且不超过4000万元公司股份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