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家联盟人工智能委员会在香港成立,旨在为业界提供国际化交流平台,推动大湾区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融合。全国政协常委蔡冠深强调,AI发展需大湾区协同合作,注重应用场景落地。人工智能委员会主席段丰元表示,将从科研合作、金融支持、产业应用、技术输出及国际化推广等方面发力,助力大湾区成为全球人工智能科研创新中心。
每经记者 黄婉银 每经编辑 魏官红
3月31日,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家联盟人工智能委员会在香港地区成立。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视频致辞中表示,成立人工智能委员会,为业界提供深层次国际化交流平台,探索市场空间,同时为大湾区人工智能(AI)和数字经济深化融合、推进新质生产力高速发展贡献力量。
李家超还透露,香港特区将拨出140亿港元以发展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具体来看,香港特区政府会设立100亿港元的“创科产业引导基金”,推出30亿港元的“人工智能资助计划”;最新的财政预算案提到,预留10亿港元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发院,引导和助力香港人工智能创新研发和产业应用,促进人工智能上游研发、中下游成果转化和场景应用。
在成立仪式现场,全国政协常委、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家联盟主席蔡冠深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人工智能的发展是要整个大湾区协同进行的,汇集各地人才朝一个方向努力。“最重要的是(人工智能)研发之后,应用在什么样的场景、产业。在投入后一定要有应用场景,让企业、老百姓能用起来,这就是我们AI产业的发展方向。”
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家联盟人工智能委员会主席段丰元在现场表示,在AI 2.0时代,大湾区必须站在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最前沿,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科研创新中心。
他解释道,人工智能委员会将聚焦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发展:
一是助力大湾区顶级高校和创科企业的科研实力,联动全国乃至全球的资源,加强人工智能企业间的合作,加速人工智能科研成果的转化,全方位地实现全球领先的产学研销联动。
二是依托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聚合大湾区金融、法务和“一国两制”优势,为人工智能企业发展提供强大的金融、法务和营商环境支持。
三是以大湾区9个万亿级、12个千亿级的产业集群为基础,人工智能委员会将成为各地政府和AI企业沟通的桥梁,助力AI政策落地,助力AI技术在产业应用以及推动产业集群转型升级。
四是向全国省市区县输出大湾区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技术,让更多的企业供应链、产业带都能够实现人工智能技术的普惠和平权。
五是将帮助和带领更多优秀中国企业家们一起走向世界,帮助更多国家和地区使用中国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输出中国的人工智能人才和标准。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