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家居观察丨可监测睡眠,还能自动调节 智能床垫正助力破解睡眠困局,有企业喊出“All in AI”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3-19 18:44

    在“3·21”世界睡眠日来临之际,智能床垫作为改善国民睡眠的新载体受到关注。当前,慕思股份、趣睡科技、喜临门等多家A股上市公司正加大对智能床垫的研发投入,通过传感器和算法技术提升产品功能,如监测睡眠状态、调节软硬度以适应人体曲线。智能床垫的发展得益于消费者对高质量睡眠需求的增长及智能家居接受度的提高,但高精度传感器与算法仍是行业突破的关键难点。

    每经记者 吴泽鹏    每经编辑 张海妮    

    当前,人工智能(AI)技术应用火热,已通过各类产品走进千家万户,甚至部分还进入消费者的卧室,例如为“睡眠”加持科技力量的智能床垫。

    “3·21”世界睡眠日来临之际,《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与几年前刚面世的智能床垫相比,如今的智能床垫功能早已不局限于睡眠监测功能,它可获取人体特征、睡眠状态等数据,进行分析并提供贴合身体曲线的支撑方案,从而调节床垫的软硬度、支撑度来改善用户睡眠质量。

    记者还查询到,A股上市公司中,慕思股份(SZ001323)、趣睡科技(SZ301336)、喜临门(SH603008)等均在历史公告中对智能床垫进行过介绍,这些原本属于传统家居领域的企业,对技术、科技的追求不断深入。例如,慕思股份在3月18日发布新一代AI床垫的同时,对外喊出“All in AI”,提出智慧健康睡眠战略转型,并称要在五年内成为创新驱动的高科技企业。

    华福证券3月16日发布消费与医疗周报,AI助力破解国民睡眠困局,称当前市面上的助眠产品仍未能有效解决消费者的核心需求。在睡眠行业不断创新的背景下,AI智能床垫作为一个新品类,将逐渐成为改善国民睡眠的新载体。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资料图)

    智能产品成为辅助睡眠“新宠”

    夜幕下的都市霓虹与手机蓝光交织成现代人的失眠图谱。当下,睡眠问题不再是北上广深等快节奏城市人群的“专属”,而是蔓延成为当代人遇到的普遍难题。

    慕思股份联合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2025AI时代健康睡眠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提及,随着各种新业态的发展,低线城市人口正在同步承受一线城市的工作压力与滞后的医疗资源,被迫以牺牲睡眠来对冲发展焦虑。数据显示:三线、四线城市有睡眠问题的占比分别达到42%和44%,一线城市及二线城市占比均为38%,新一线城市占比是39%。

    整体来看,64%成年人守住6小时睡眠底线,但大众平均睡眠时长较2024年再降5%,由7.02小时下降至6.67小时(《白皮书》数据来源于艾瑞咨询2025年2月线上用户调研,样本量为2500个,记者注)。

    至于改善睡眠的手段,除传统保持作息规律、助眠食品、改善卧室环境等方式外,使用手环等设备监测睡眠质量等方式也逐步成为失眠群体的重要选择之一,且有增长趋势,AI床垫是其中一个品类。

    根据《白皮书》,52%的消费者曾经购买或使用过智能助眠产品,其中智能眼罩、智能枕头、智能手环的普及度较高。而在睡眠行业不断创新的背景下,AI智能床垫作为一个新品类,将逐渐成为改善国民睡眠的新载体。

    不过,目前来看,智能床垫的市场规模仍处于成长初期阶段。《白皮书》分析,2024年全球智能床垫市场规模为18亿美元,预计2025年到2030年将以7%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增长。此外,华安证券研报援引头豹研究所的数据更为乐观,预测市场规模将从2017年的14.7亿元增长至2026年的39.9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1.73%。

    华安证券分析认为,智能床垫的市场规模在近些年来呈现出了稳定的增长态势,归功于消费者对睡眠环境、床垫功能性的要求提高,以及对智能家居产品的接受度逐步提高。

    传感器和算法是床垫智能化的“难点”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部分企业已启动对智能床垫的探索及布局。记者了解到,慕思股份将“人体工程学”和“睡眠环境学”整合到睡眠适应调节算法、睡眠监测算法和睡眠分期算法等AI智能技术中,开发了独创的“潮汐算法”,已打造出一系列智能床垫产品。喜临门在2023年年报中介绍,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创新探索科技成果转化路径,联手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推出AI智能床垫。

    此外,据华安证券研报,趣睡科技是小米生态链的重要成员,与小米在智能家居领域深度合作,共同推动AI技术在睡眠产品中的应用;麒盛科技(603610)是国内最早的智能电动床企业之一,该企业在2022年9月提出,使用不超过6亿元与合作方共同投资设立睡眠数字疗法基金,加快公司在大睡眠数字疗法领域更加广泛深入的布局。

    那么,当下如DeepSeek等应用开源,是否会降低企业进入门槛,重塑产业格局?慕思集团首席技术官陈文泽称,智能床垫突破的难点在于传感器与算法。

    “想做普通的传感器容易,但是(想做)高精度的传感器并不容易,尤其是在一张床的表面上,无论躺在哪儿都要保证准确地采集到生物数据,难度比较大。智能床垫我们投入了差不多10年,说实话,前期做了很多技术验证,走了很多弯路,但我觉得现在成熟了。”陈文泽说。

    另一方面,DeepSeek出现后,AI平权时代到来,但这也从侧面凸显垂类大模型的重要性,“对于企业而言,算力的投入、对应技术人员的投入都非常大。”陈文泽解释称,慕思股份已规划构建垂类行业的睡眠大模型,“这个睡眠大模型对我们至关重要。”

    记者注意到,关于智能床垫功能的探索仍在不断深入。例如,如何拓展AI智能床垫实时感知和智能调节的功能边界,从而实现利用风、光、声、湿度、温度构建个性化的“数字睡眠世界”。

    华福证券研报也提到智能床垫具有全场景生态联动潜能,作为智能家居中枢,可自动适配空调温度和湿度、联动香薰助眠、触发冥想程序,构建“睡眠自愈”场景。此外,智能床垫可作为医疗级健康管理,通过长期数据积累提供疾病预警(如呼吸暂停筛查),并与保险、医疗机构合作探索慢病管理新模式。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资料图)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段永平豪掷925万美元买入英伟达!黄仁勋演讲没能拯救公司股价,华尔街泼冷水:没有让人眼前一亮

    下一篇

    东方雨虹:获2451万元政府补助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