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陈利 每经编辑 陈梦妤
2月以来核心城市楼市成交量正在逐步回升。
克而瑞的监测数据显示,2025年2月5日~16日,重点44城新房总成交规模达267万平方米,较春节前日均微增1%。分能级来看,三四线城市已显著好于节前水平,日均成交较春节前增长57%;一线城市政策余温效应犹存,日均成交较2024年同期增长11%。
视觉中国图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春节后二手房市场成交与节前仍有差距,但市场热度已好于去年同期。
克而瑞预计,整个2月,重点城市一二手房成交同比保持正增长,一线城市市场韧性犹存,市场热度主要取决于推盘规模和楼盘质量。
改善型新楼盘热度高
2月以来,热点城市仍是楼市成交的中坚力量。
麟评居住大数据研究院的监测数据显示,2025年第七周(2月10日~2月16日),重点15城新建商品住宅成交10829套,环比上升79.08%,同比上升103.51%。从累计成交来看,截至2月16日,重点15城2月新建商品住宅累计成交16989 套,较去年同期上升32.51%。
以上海为例,2月16日,位于松江泗泾板块、均价52377元/平方米的招商时代潮派开盘,153套建面约99~141平方米房源,最终55组客户认筹参与摇号。
2月18日,位于同区域的古北99结束认购,共推出98套135~154平方米精装三房,均价11.3万元/平方米,4天时间共收到100+组意向认购,认购率111%。
而于2月16日开启认购的越秀·静安天玥,截至目前,认购率102%。该项目共推出147套建面约120~142平方米的公寓,均价12.1万元/平方米。更早之前,包括越秀·苏河和樾府、时代之城、保利世博天悦等3个项目开启认购,预计2月下旬开盘。
上海中原研究院的监测数据显示,2025年第七周,上海新房供应回暖,豪宅项目扎堆取证,共计575套房源将于近期开盘,该周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5.55万平方米,环比增加62.66%。
“春节后市场有序恢复成交,陆续向上是必然趋势,只不过在市场偏清淡的格局下,交易数据不太会有超出预期的表现。”上海中原地产分析指出,近期,随着部分豪宅类项目,如保利世博天悦、古北99、越秀静安天玥等热盘入市,交易数据会进一步攀升。
不只是在上海,克而瑞数据显示,2月5日~16日,成都新房成交面积为34.6万平方米,较春节前日均成交量增长6%。
如华润·中环天宸项目,2月6日,四批次148套建面约110~143平方米的房源取证,套均总价300万元起,开盘当日即实现100%去化。而据该项目发布的宣传海报,在此前的线上预选阶段,该批次16秒即实现速清。
“核心地区的改善型项目仍将主导市场热度,这些项目凭借优质地段和产品,将继续吸引高净值客群和改善型购房者。”克而瑞四川分析指出。
“春节后楼市已逐渐走出假期影响而回归常态,新房市场整体已恢复至节前水平,尽管部分城市尚未恢复,但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或稳中有增。”克而瑞分析指出,当前,市场仍处于“止跌企稳”阶段,2月以来成交同比预期保持正增长,一线市场韧性犹存,市场热度主要取决于推盘规模和楼盘品质。
二手房市场持续回温
相较于新房,在二手房市场,购房者看房、签约热情高涨,复苏势头强劲。
深圳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2025年春节后7天,贝壳深圳合作门店二手房签约量同比增长41%,二手房带看量同比增长37%,带看量也较去年同期有大幅提高。
深圳市房地产中介协会认为,随着行业从业人员的陆续复工,近期二手房成交录得量稳步上升,基本已恢复到春节前水平,市场短期内会呈现波动运行走势。
上海网上房地产的数据显示,2月15日和16日,上海二手房(含商业)网签日均成交1051套。这是时隔28天后,上海二手房单日成交再次破千套,同时也是春节后首次突破1000套。截至2月17日,上海二手房(含商业)2月已累计网签成交7583套。上海网上房地产预计,整个2月,上海二手房总成交量有望突破15000套,与2022年同期水平相当。
成都楼市的情况同样如此。2025年第七周,大成都地区二手房带看约8.13万人次,创近3个月来新高。
克而瑞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后的交易窗口期(2月8日~14日),重点监测的13个城市二手房单周成交面积达157.0万平方米,环比增长 92.2%,同比增幅高达74.76%,回暖趋势显著。从年内累计数据看,13城二手房成交面积增速亦达20.10%,较1月整月增速(9.91%)明显提升。
此外,麟评居住大数据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25年第七周,其监测的12个城市,二手房成交量环比持续“全涨”。其中,北京、杭州、上海二手房成交量环比涨幅位居前三,均较第六周增长翻倍,苏州、厦门环比涨超80%。
“这些核心城市在本轮市场调整中表现出较强韧性,二手房市场在节后迅速恢复,成交量环比大幅增长。随着市场热度的持续回升,预计短期内,这些城市的二手房成交量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麟评居住大数据研究院如是表示。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图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