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智能驾驶不是一场秀,实践出真知

    2025-02-14 14:03

    近日,行业领军人物接连发声引发热议。华为余承东发文“智能驾驶,凑合能用与好用并安全,是完全不同的境界!”强调智能驾驶从可用到好用且安全是巨大跨越,而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也通过自己的微博账号发文指出智能驾驶需注重实践,关乎用户体验与安全,要契合高频出行场景。他们的观点为行业指明方向。二者观点殊途同归——唯有将技术沉淀与场景验证深度融合,才能真正实现智能驾驶的价值闭环。

    作为中国汽车产业的代表企业,长城汽车在智能驾驶领域持续深耕,始终将用户价值置于首位。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攻克技术难点,其推出的蓝山智驾版凭借精准的场景化应用与可靠的安全性能赢得市场认可。这种对技术敬畏、对用户负责的态度,展现了企业在智能驾驶赛道上的务实精神。

    行业标杆的实践路径证明,智能驾驶的发展没有捷径可走。唯有坚持自主创新,构建从底层架构到核心算法的完整技术生态,才能实现从“功能可用”到“体验可信”的本质跨越。这既需要企业以长期主义思维投入研发,更需全行业形成尊重技术规律、坚守安全底线的共识。

    然而,在智能驾驶市场蓬勃发展的背后,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部分企业为了在短期内获取热度和市场份额,将早已普及的ACC或LCC包装成“智能驾驶”,甚至故意模糊技术边界,进行夸大其词的概念营销。智能驾驶,凑合能用与好用并安全,是完全不同的境界!这些企业的核心技术严重依赖外部供应商的拼凑整合,过于注重营销手段而忽视技术研发的实质内容。

    智能驾驶的终极目标是成为安全出行的守护者。这要求企业以更严谨的态度对待技术验证,通过海量场景测试持续优化系统可靠性;同时需建立透明的技术沟通机制,让消费者清晰认知功能边界。当行业从“营销竞赛”回归“价值创造”,才能真正推动技术普惠,让智能驾驶成为值得信赖的出行伙伴。

    站在产业变革的关键节点,期待更多企业以敬畏之心对待技术创新,用扎实的研发投入与开放的合作姿态,共同筑牢智能驾驶的安全基石,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向上突破注入持久动力。

    上一篇

    嘉曼服饰:正尝试将AI技术应用于部分文件的初拟

    下一篇

    “本源悟空”全球访问量突破2000万次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