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百济神州预计2025年经营利润为正 业内人士:这是中国创新药行业发展阶段的标志性事件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1-15 00:10

    1月14日,百济神州发布公告,公司预计将实现2025年全年经营利润为正,即营业收入大于营业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及研发费用之和。同日,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证明了中国创新药企业可以依靠产品商业化实现盈利,这对中国创新药产业有具体的现实意义。

    每经记者 林姿辰    每经编辑 文多    

    被说了这么多年“烧钱”,创新药“一哥”终于站到盈与亏的分水岭。

    1月14日,百济神州(SH688235)发布公告,称公司于1月13日(美国东部时间)参加第43届摩根大通年度医疗健康大会(以下简称“JP摩根医疗大会”)并进行报告展示。会上透露,公司预计将实现2025年全年经营利润为正,即营业收入大于营业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及研发费用之和。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百济神州从2024年第二季度起已经实现了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盈利,二季度和三季度的经营利润分别为4846.4万美元和6563万美元,按此推算,公司实现基于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盈利的日子确实应该不远了。

    14日,百济神州的股价在A股市场逼近涨停。一个预期内事件,为何引发公司股价狂欢?同日,一位资深业内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这证明了中国创新药企业可以依靠产品商业化实现盈利,对于中国创新药产业有具体的现实意义。

    BeiGene到BeOne,百济神州走到转折点

    北京时间1月14日凌晨5点半,百济神州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欧雷强(John V. Oyler)在JP摩根医疗大会上,展示了公司报告的题目——《BeiGene→BeOne:An Inflection Point. 》(标题意为“从BeiGene到BeOne:一个转折点”)。

    2024年,这家被称为中国创新药“一哥”的公司,拿下了国内首个“10亿美元分子”(形容年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的小分子药),更换了英文名称(即BeiGene变为BeOne Medicines),誓将“全球化”进行到底,但也经历了海外专利纠纷、任命新欧洲区负责人等事件。种种变化还来不及细数,欧雷强14日在台上发声:根据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公司预计将实现2025年全年经营利润为正。

    对于业内人士,这个消息不算太意外。根据百济神州2024年半年报,其2024年第二季度基于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实现扭亏为盈,经调整经营利润超4800万美元,基于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经营亏损额同比下降66%。2024年第三季度经调整经营利润达6563万美元,已连续两个季度实现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经营利润盈利。

    百济神州业绩的增长目前主要得益于两款已经商业化的肿瘤药物,其中,首个国产“十亿美元分子”——泽布替尼(商品名:百悦泽)是公司的王牌产品。其2024年第三季度的全球销售额约50亿元,同比增长91.1%,前三个季度全球销售额超129亿元。公司的替雷利珠单抗(商品名:百泽安)第三季度销售额达11.69亿元,同比增长11.7%。

    按地区来看,百悦泽在美国的销售额为35.84亿元,同比增长85%,其中超过60%的季度环比需求增长来自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适应症中使用量的扩大,同时该产品在CLL新增患者中的市场份额继续提升。该产品在欧洲的销售额总计6.93亿元,同比增长212.7%。在中国的销售额达4.85亿元,同比增长41.1%。

    因此,无论是总收入还是产品收入,百济神州2024年前三季度的营收表现均超2023年整年。

    证明了创新药行业的商业模式是可行的

    1月14日,有位创新药行业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感慨,百济神州预计2025年经营利润为正,是“中国创新药行业发展阶段的标志性事件”,该人士看好再鼎医药、康方生物等国内创新药公司也会相继进入盈利阶段。他认为,这证明了创新药行业的商业模式是可行的,比起MNC(跨国药企)盈利,在对中国创新药产业有更具体的现实意义。

    该人士认为,如今中国新一代创新药企开始正式步入收获阶段,这是第一批真正具有全球创新性产品商业化带来的价值。

    以百济神州为例,公司在2018年启动了“ALPINE”研究,终期分析数据完胜当时的竞争对手伊布替尼,能够显著延长CLL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显著降低疾病进展风险。回头来看,尽管该项研究耗资巨大,但积极的试验结果是支持百济神州在全球市场进一步推广百悦泽的重要因素之一。

    未来,百济神州如何复制已有的成功?借助中国科学家红利,重新投入研发可能是一个方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JP摩根医疗大会上,欧雷强重点展示了公司处于1期临床阶段的7款“高潜力”的早期研发管线,包括:BGB-43395、BGB-53038、BG-C9074、BGB-60366、BGB-58067+MAT2A抑制剂、BGB-45035。百济神州认为,它们将在肺癌、乳腺癌、胃肠道癌症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并非都是肿瘤条线。1月7日,百济神州主办的一场内部交流活动中,公司高级副总裁、全球研发负责人汪来介绍:“百济神州在过往三年当中做出了管线的大幅度变革”。

    三年前,百济神州通常被认为是一家在免疫肿瘤赛道进行新药开发的创新药企,目前则实现了在肺癌、消化道肿瘤、妇科肿瘤等多个重要的肿瘤领域都进行了布局,达到了“组合拳”的态势。汪来介绍,公司布局的新药发现技术平台目前有约70个临床前项目,小分子类占比约40%,其中有一半为CDAC(嵌合式降解激活化合物)项目;大分子项目占比约为50%,其中约半为ADC(抗体偶联)药物项目。此外,公司在自身免疫疾病、细胞治疗和mRNA(信使核糖核酸)亦有布局。

    汪来还表示,通过“去CRO” (CRO指委托研究机构)能够提升临床开发效率,全流程自主可控,方便实现AI等技术的应用,这是规模较小的公司不能比拟的优势。汪来介绍,百济神州目前的开发策略围绕重点肿瘤进行了深度管线布局,公司临床前科学家团队已经达到1100人,即便在全球同业公司中也处于领先地位。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万马股份:截至目前与特斯拉无直接合作

    下一篇

    北交所上市公司广脉科技新增专利信息授权:“一种高铁连接处的检测装置”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