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赵雯琪 每经编辑 陈俊杰
“很难看得出他已经快63岁了。”这是零一万物内部员工对CEO李开复的评价。
凌晨5点,时常能看到李开复活跃在各个工作群组中。在投身大模型创业的这一年里,他国内国外轮流飞,时而出现在国外的公开活动中,时而从美国带回来些关于硅谷的“小八卦”。一旦回国,他会经常出现在位于中关村鼎好大厦的办公室中,要么和公司管理层对一些工作,要么在War Room(作战室)中与团队骨干讨论技术突破。
从苹果、微软到Google,再到创新工场,李开复的职业生涯一直与AI紧密相连,去年5月,他以最年长创业者的身份下场,成立了AI2.0大模型公司零一万物,这位AI界的资深布道者,不仅以其深邃的洞察力引领着智能科技的新潮流,更以一颗充满热情的心,活跃在年轻人的舞台上。
李开复在今年5月注册了抖音账号,并在过去半年时间中更新了88条视频,这其中有对零一万物的产品介绍和他对AI的思考,也让很多人看到他“AI专家”等标签背后更为真实的一面。
他会在视频里对着镜头使劲拉拽自己的头发告诉大家,如此多的发量确实是他自己的“原生”头发,调侃以后可以考虑给生发产品做代言;也会建议大家为了更合身可以选择定制西服,并分享他的经验:大部分定制西装的地方都可以讲价,然后说,“你们可以发一张穿西装的照片@我,我给你点赞”。
在《每日经济新闻》创刊20周年之际,李开复接受了每经记者专访,他谈到了大模型创业、人才培养与流动以及AI未来的落地方向等外界关注的热点、焦点话题。
从国内VC(风险投资)机构创新工场创始人到大模型创业已有一年半时间,李开复认为投资人与创业者的身份其实并不矛盾。“OpenAI CEO Sam Altman也是在创业者和投资人的身份之间来回切换过。创业者需要从0到1把事情做成,落地和执行速度极快;而从投资人的视角更能看清一个公司未来的发展路径,比如融资、上市。”李开复向记者说道。
而谈及对大模型赛道创业者的建议,李开复坦言,10年前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共享单车大战和“百团大战”,大家烧钱创造流量的日子,今天可能不应该、不适合,也不能够重复。所以创业者要考虑现金流,让自己能够快速造血,让自己不融资也可以活下去,这种稳妥的公司可能更适合于一个更充满挑战的环境。
“这事必须我自己来做”
虽然有着更轻松一些的入局方式,但是历史性机会摆在面前,李开复还是选择了一种最艰难且辛苦的模式。
去年5月,当国内大模型创业浪潮袭来,李开复以最年长创业者的身份下场,成立了AI2.0大模型公司零一万物,担任CEO,并于当年11月以10亿美元估值完成天使轮融资,跻身独角兽。如今,零一万物也是国内大模型头部企业“六小虎”之一(其他五家为智谱、MiniMax、百川智能、月之暗面、阶跃星辰)。
相比其他创始人的低调和神秘,李开复近期频繁出现在公众面前,或发布团队最新研究成果,或分享一些他对大模型行业走向的判断,这也让他成为外界了解这个赛道的难得窗口。
“面临AI2.0大模型这个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好的创业机会,尽管有过‘自己做董事长、找别人来做CEO’的选择,但是最后我还是决定自己亲自下场做零一万物。”当被问及为什么会亲自投入模型轰轰烈烈的创业之旅中,李开复向记者如是说。
“我从大二的时候开始学习自然语言和计算机视觉,读博士所研究的也是机器学习。从那时起AGI就成了我的梦想,当时我在申请博士时所准备的申请信里也有提到,AI是人类认识并理解自己的‘最后一里路’,我希望加入这个全新绽放、充满前景的科学领域。”说到这里时,李开复的语气非常坚定。
在他看来,创业本身就是一段充满惊险挑战的旅程,创业者付出的百分百努力会是旅途中最美丽的风景。“到现在,我已经在人工智能领域沉淀了40多年,也有了横跨科研、产业、投资的经历和资源。所以当创办零一万物的机会摆在面前的时候,我明白这件事必须是由我来做,也应该是由我来做。”李开复表示。
由李开复亲自带队,零一万物也呈现出了不一样的战斗力。他们保持了5到6个月出一款新模型的节奏,去年11月提出开源的首款预训练大模型Yi-34B,今年5月提出闭源的Yi-Large,再到10月16日推出当家预训练大模型Yi-Lightning。
李开复分享说,在LMSYS盲测竞技场总榜(用户对一组大模型回答进行盲投的榜单)上,零一万物最新发布的Yi-Lightning位列第六,仅次于OpenAI的 GPT- 4o、o1 系列,以及Google的Gemini 1.5 pro系列,与马斯克xAI旗下Grok-2打平。这是中国大模型厂商目前在该榜单上取得的最好成绩。李开复透露,Yi-Lightning的预训练仅用了1.5个月,2000张卡和约300万美元,成本是GPT-4的三十分之一。
对于零一万物的狂奔,李开复向记者解释,零一万物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从阿里、华为、谷歌、微软、字节跳动等一线大厂招揽到了世界级的顶尖技术产品人才,既有芯片专家、模型专家,也有应用专家,多种工种的人才在一个屋檐下针对一个任务去“共建共创”。
“这种跟大厂迥然不同的‘集中资源办大事’的创新机制让我们在技术产品层面具备很大的优势。”李开复进一步表示。他同时提到,零一万物的策略很独特,从创立第一天就执行“模型+Infra(基础设施)+应用”三位一体的布局。
“一些大模型公司模型很厉害但是不太懂AI Infra,有些可能选择放弃模型预训练重点关注应用。而在零一万物的‘三体布局’中,模型团队的训模实践经验为AI Infra团队提供了优化方向,更高效地算力管理平台也使得模型团队能够高效、低成本地完成模型训练。”李开复向记者表示。
做世界上最大的AI猎头
从微软亚洲研究院到创新工场,李开复一直在中国AI领域内扮演着布道师的角色。横跨学术与产业界的经验,这也让很多人期待,面对其他人解决不了的难题,李开复能够有更优的解法。
从“六小虎”创始人的年龄来看,其他创业者平均年龄为35岁左右,这是一个典型的“年轻人主导的世界”,但年龄似乎并未成为李开复投身大模型创业的阻碍。
“作为CEO,我会根据每个阶段的具体情况来制定创新战略,跨部门调取技术骨干成立War Room进行技术攻坚。”李开复表示,据他透露,零一万物最新发布的Yi-Lightning也是出自War Room。War Room内部也会不定期内部分享最新进展和前沿技术,鼓励大家进行脑暴交流。
李开复曾在《世界因你而不同》中提到20世纪90年代他在北京组建微软中国研究院时,给会议室取了一个昵称叫“火药库”,而如今零一万物这个攻坚需要随时抽调技术骨干的War Room也有着他浓厚的个人风格。
记者从零一万物员工处了解到,李开复会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去“犒劳”他的技术团队。一位员工向记者透露,每当零一万物内部面临重大攻坚项目的时候都会启动War Room,李开复也会去观察项目进展。
“但是他不会去了就问进度,更多的时候还是在旁边看,时不时发问,在不打扰大家的前提下了解目前每个人在做的事情。他经常会给War Room点奶茶、点心之类的,奶茶多的都喝不完。”该员工表示。
李开复提到,在招揽人才时,他不仅会看中人才质量,同样更看重团队的多样性。“以模型预训练为例,它需要有非常多有才华的人一起工作,需要懂芯片的人、懂模型基础架构的人、懂算法的人一起做出来。今年以来,在模型训练、多模态、产品等方面都有世界级的优秀人才陆续加盟,很感谢他们对零一万物的认可和信任。”李开复表示。
不过他也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坦言,在大模型这个极度渴望人才的行业中,头部科技公司、互联网大厂和明星独角兽之间的人才流动在大模型业内屡见不鲜。
“你也能看到大模型人才流动是很频繁的,放眼全球,Google、OpenAI等巨头都会参与世界范围内的人才竞争。而我能做的,就是做世界上最大的AI猎头,筛选出与零一万物的愿景一致的一流人才。”李开复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我们的愿景是Make AGI Accessible and Beneficial to Everyone——让通用人工智能普惠各地,人人受益。只是做出AGI远远不够,‘Accessible’普惠很重要,只有认同这个愿景的人才同心协力,把世界一流的、推理成本更低的模型做出来,才能一步步实现AGI,并让AGI变得‘Accessible’,人人可用。”李开复表示。
大模型到“落地为王”阶段
在长达40多年的人工智能领域从业经历中,李开复经历了AI1.0时代和如今的AI2.0时代,他认为,在AI2.0时代,大模型能够重写PC和移动时代的每一个应用,创造巨大的平台型创新创业机会,市场规模也会比移动互联网大10倍。
李开复直言,在中国,大模型行业已经进入到了“落地为王”的阶段,比起移动互联网时代的PMF,大模型时代应当加入Technology(技术)、Cost(成本),组成TC-PMF(技术成本×产品市场契合度)。
应用落地是李开复为中国大模型公司规划的第二条路。他认为,在可支配的资金、算力等资源方面,任何一家中国大模型初创公司都比不了Google、Meta或者 OpenAI、xAI。
“以 OpenAI 的打法和OpenAI竞争,是必然失败的。中国大模型公司需要走出适合自己的第二条路。”在他看来,弯道超车的关键点在于,以“多快好省”的打法后发制人,用最少的资源做出成本更低、速度更快、性能处于世界第一梯队的模型,推动大模型应用的爆发,最终形成大模型生态的良性循环,为后续的追平甚至赶超,积蓄创新力量。
但遗憾的是,在他看来,当下的大模型生成式AI生态系统并未形成健康、良性的生态。过多资金和利润被芯片层和AI Infra层分去了,特别是芯片层吸引并创造了巨大的市场价值,而大模型的应用层不论中外都还在持续地探索验证TC-PMF。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