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楼市11月成交纪录被刷新。截至11月29日,成都全市新房成交11233套,环比上涨54.5%,创下年内成交最高值;二手房市场表现更加出色,11月成交量持续攀升,单日成交纪录不断被刷新,截至今日累计成交26115套,为2023年4月以来最高值。
每经记者 陈利 每经编辑 程鹏 陈梦妤
成都楼市11月成交纪录被刷新。
截至11月29日,成都全市新房成交11233套,环比上涨54.5%,创下年内成交最高值;二手房市场表现更加出色,11月成交量持续攀升,单日成交纪录不断被刷新,截至今日累计成交26115套,为2023年4月以来最高值。
据此,11月至今,成都已卖了3.7万套房。
此前的10月15日,成都多部门出台“一揽子”楼市新政,涉及购房落户、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商转公、取消住房限售、取消履约保证金等多项利好,推动楼市“止跌回稳”。
“新政对成都楼市效果较为显著。”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客户信心明显增加,看房热情提高,无论新房还是二手房,都呈现成交量增长趋势,进一步说明了新政在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成都某二手房 每日经济新闻资料图
新房成交量创年内最高值
“不仅城区核心地段热门项目热销,多个县(市)销量同样在上涨。”成都一新房渠道工作人员告诉每经记者,就算是一些项目已收回部分优惠,甚至涨价,但依然阻挡不了购房者热情。
以万科为例,11月初万科成都宣布旗下在售项目优惠收回,其中仅高线公园所有房源就收回3%优惠,但项目依然延续了10月的热销态势,“成都公司今年销售额已超70亿元,货值相对充足的万科·星光都会,11月客户到访量已累计超1000组,环比业绩提升了15%。”万科成都公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每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去年9月底至今年2月上市的菁弘万科·樟宜星光、万科·古翠隐秀等四个全新项目,目前也已进入了尾盘期。
去化加快的不仅是万科。
11月25日,龙湖观萃项目宣布清盘,该项目9月首开,3个月时间完成整体销售;11月10日深夜,中环天宸开盘,首批次取证248套房,吸引1000组客户认筹,3小时销售8.8亿元;保利四川旗下项目近1个月总共成交达到34.6亿元;新希望·长粼府项目客户来访环比上涨超120%,累计成交金额超2亿元。
成都住建局公开数据统计显示,截至11月29日,成都11月新房成交量达11233套,环比10月的7269套上涨54.5%,创下年内成交最高值。
据悉,包括仁和春天·29号院、CCIC公园里、麓湖·丽世缦华、首开臻礼著、越秀金茂·天鹭满园等在内的新项目预计12月推出。
新房市场的火热,也增加了房企拿地信心。11月成都先后进行了4次土拍,其中民营房企润达丰滨江溢价44.44%拿下锦江区林家坝地块,刷新成都土拍楼面价TOP3纪录;远达斩获成都高新大源宅地,成交楼面价26300元/平方米,刷新板块楼面价纪录。
实地看完一套房就买了
买卖双方情绪高涨
二手房成交量同样在上涨。
在实地看了第一套房后,来自遂宁的张先生随即付了定金,买下龙泉驿十陵板块的一套三房,而这距离其决定买房并付诸行动才两天。
“之前已经在网上看过几套了,房子合适、价格合适就买了,看多了反而难选择。”据其透露,年初就想买房,但一直在外地工作,最近休假才来得及看,“主要也是为了落户,方便孩子读书”。
这并非个例。买卖双方情绪高涨,是过去两个月成都二手房市场最直观的体现。
“这两个月二手房成交量猛增,特别是这个月无论是看房人数还是成交量,都比10月增长更明显。”成都大丰板块德佑一门店经纪人告诉每经记者,购房者不像以往,长时间犹豫不决,只要价格等方面合适,一两天就成交的情况增多,不合适就直接转看其他房源。
另据贝壳找房App监测,截至11月29日,成都二手房看房人数达到了241641人,环比上涨62.5%。
成都购房通小程序数据显示,截至11月29日,成都二手房单月成交量已达26115套,环比10月上涨31.8%,同比增长35.3%,仅次于2023年3月28189套,创下近20个月以来的新高;11月11日创造的1553套,也是2024年成都二手房单日成交纪录。
上涨的还有价格。
据贝壳找房App监测,10月28日~11月24日,成都二手房挂牌均价为1.67万元/平方米,环比上涨0.1%。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成都二手房价格环比上涨0.40%,结束了今年的连跌之势。
成都市房地产经纪协会会长杨奕锋表示:“去年很多二手房的成交周期在12个月以上,今年上半年也是‘以价换量’,但最近随着此前观望客户的集中入场,二手房成交周期明显缩短。”
“多个重要政策在11月落定,对房地产市场产生影响,政策导向仍是明确的,更多支持政策仍会不断引导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贝壳研究成都分院分析指出,成都二手房年末有望以“翘尾”收官。
记者|陈利
编辑|程鹏 陈梦妤 杜恒峰
校对|赵庆
|每日经济新闻 nbdnews 原创文章|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镜像等使用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